【大紀元2025年04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中美關稅戰升級之際,中共國務院任命原中共常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李成鋼接替王受文,擔任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分析認為,中共臨陣換人可能是為了與美國談判,但更有內部找人背鍋的意味。
中共臨陣換人 分析:或是找人背鍋
4月16日,李成鋼被任命為正部長級別的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則被免去貿易談判代表、副部長職務。
58歲的李成鋼同時擔任商務部黨組副書記。他是安徽人,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德國漢堡大學法律經濟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曾任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司長、商務部部長助理,2021年2月被任命為中共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特命全權大使。李成鋼今年3月已經返國,以商務部領導的身分出現在中共發改委主持的企業家座談會上。
李成鋼短短4年由副部晉升為正部級,被視為超擢重用。外媒認為,他或將在中方與川普政府的談判中發揮核心作用。
自川普總統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計劃後,超過75個國家主動聯繫華府探討新的貿易協議,唯有中共公開報復。在經過兩輪針鋒相對的報復性關稅後,迄今為止,美國對中國進口的大部分商品徵收145%的關稅,中國對美國進口的大部分商品徵收125%的關稅。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對大紀元表示,臨陣換人是不尋常的訊號,李成鋼之前也在WTO工作過,對國際貿易談判相對比較熟悉,或許是代表中共真的有想要(與川普政府)談的意味。換個人上來,可能是為未來做準備,「應該是雙方都有想要談的意願」。
不過他認為,川普似乎希望由他自己來主導,跟習近平見面來談;中共則似乎不想這樣做,所以任命了李成鋼,還是由中美對口人員來對話。現在雙方在互相試探的階段。
獨立評論人蔡慎坤對大紀元表示,中共臨時換人,給外界的感覺還想坐下來跟美國好好談,但這樣談的結果不會是美國想要的結果。中共慣於用騙、瞞及推諉拖延的方式,試圖熬過川普任期最初的兩年,想等到中期選舉共和黨失去國會控制權,川普的關稅戰可能就打不下去了。到時候即使跟川普達成一紙協議,也是和川普上一任期達成的協議一樣,中共根本不會兌現承諾。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認為,現在中美之間暫時沒有什麼可以談的,現在美國要和別的國家談。如果美國和日本、台灣、以色列還有歐盟這些國家都已經談得很好了,跟中共根本就不用打了,全球就會形成一個反制中共的國際關稅同盟。
王赫還表示,臨陣換人,也可能是中共當局認為目前這個爛攤子需要找人背鍋,所以就把王受文換掉。
不過,王赫認為,中共官僚這些所謂技術官僚,特別是負責對外貿易談判的,從過去的龍永圖到王受文,再到現在的李成鋼,其實也是政治官僚。他們所有的表現、態度都是最高層定的,本人的能動性很小。「他們更多只是個表演者。中共進行國際貿易談判的時候,談判代表的也不是個人,是代表制度」。
現年59歲的王受文遠未到退休年齡,他是現任第二十屆中央委員。在此次任免中,未顯示他的下一步安排。
何立峰操盤貿易戰 被指使用「毛式打法」
值得注意的是,與川普第一任期不同,這次貿易戰,中方的操盤者由前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換成了何立峰。
現任中共副總理兼中央財經委辦公室主任的何立峰,早在福建時就是習近平的故交兼舊部,在眾多習家軍中被認為更接近習。
歐亞集團高級中國分析師尼爾‧托馬斯(Neil Thomas)曾認為,何立峰根本不是經濟技術專家,而是政客。
何立峰的前任劉鶴被國際投資者所熟知,他同樣是習的親信,但被外界視為中共內部的改革派。劉鶴2023年退休,最近傳出負面傳聞。英國《金融時報》4月6日引述多名知情人士的話爆料說,劉鶴的兒子劉天然因涉嫌金融腐敗被查。
何立峰之前掌發改委時,沒有參加劉鶴的談判團隊。
劉鶴當年率領的赴美談判的中方代表團人員,如今基本全部不在原職。
比如2019年1月28日劉鶴率領中方代表團抵達華盛頓,中方代表團成員包括央行行長易綱,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中財辦公室副主任、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工信部副部長羅文,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等。
如今除了劉鶴退休,易綱2023年7月卸任央行行長,寧吉喆也於2022年轉任全國政協常委。廖岷目前仍是財政部副部長,但2023年10月不再擔任中央財辦副主任。鄭澤光現為駐英大使。羅文現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韓俊現為農業農村部部長。王受文這次也卸任商務部職務。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大紀元表示,與習近平思維更接近的何立峰,現在操盤對美貿易戰,就是使用「毛(澤東)式打法」,但外界並不看好。
中共強硬應對美中關稅戰,聲稱「奉陪到底」。路透社日前有消息稱,中共中宣部主導制定應對美國關稅戰的措施。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稱「奉陪到底」,要硬扛,反正損失慘重的是民眾,它也無所謂。但因為很多關鍵技術畢竟還是掌握在美國手上,所以中共肯定覺得打到「適可而止」就行了。事實上中共已經無力再反擊了,沒有太多的牌可以打。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