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擴大軍售 低息貸款搶占俄羅斯傳統市場

【大紀元2025年04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君宜綜合報導)在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打造全球工廠」政策推動下,印度除了成功出口低價iPhone與藥品,如今更積極進軍全球軍火市場,試圖將導彈、直升機與軍艦納入出口清單,並藉由擴大提供長期低息貸款,搶攻傳統依賴俄羅斯軍火的國家。

據路透社援引印度官員與業界人士消息,印度政府正通過其國營進出口銀行(EXIM)強化長期低息貸款機制,並同步增派國防武官駐外,全力推動軍火出口,重點鎖定過去依賴俄羅斯軍備的國家。

此舉顯示,印度政府前所未有地主動介入國防軍火市場的推銷與融資,時機正值全球軍備支出飆升、地緣政治格局重整之際。

鎖定俄系買家 填補美俄出口真空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西方大量軍援烏克蘭,導致武器供應趨於緊張;俄羅斯則優先滿足自身需求,難以對外出口。長期依賴美俄軍火的國家因此紛紛尋求替代來源,而兼具俄製與西方技術優勢的印度,順勢成為國際關注的替代選項。

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Rajnath Singh)本月初於社群平台X發文指出,印度正積極推動擴大國防出口的戰略目標。他表示,2024—25財年印度國防出口創下歷史新高,達2362.2億盧比(約28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增長12.04%。

他強調:「在莫迪總理的領導下,印度正穩步朝向2029年前將國防出口提升至5000億盧比(約58億美元)的目標邁進。」

根據印度政府公布的數據,2023—2024財年印度武器生產總值達148億美元,較2020年大幅增長62%。路透社亦曾報導,在烏克蘭前線發現多枚印度製砲彈,被用於支援基輔的防禦行動。

平價高效 印度軍火展競爭力

莫迪政府設定了到2029年將武器和設備出口翻一番達到60億美元的目標。十年前,印度的國防出口僅2.3億美元。

在全球供應短缺、軍火價格飆漲背景下,印度以「價格親民、交貨快速」為利器打入市場。以155毫米砲彈為例,印度生產成本每枚僅300至400美元,遠低於歐洲逾3000美元的價格。印製榴彈砲售價約為每門300萬美元,約為歐洲同類產品的一半。

印度私營企業,如阿達尼國防與航天(Adani Defence & Aerospace)與彈藥製造商SMPP也投入重型火砲與彈藥量產,並已獲得國外訂單。SMPP執行長阿希什‧坎薩爾(Ashish Kansal)表示,「隨著局勢演變,對砲彈的需求勢必大幅上升」。

低息貸款助攻 進軍南美與非洲市場

為解決金融機構對高風險國家貸款意願不足的問題,印度政府將通過國營進出口銀行的商業貸款部門擴大軍售融資。這不僅減少政府財政壓力,也有助於與提供貸款配套的中國與土耳其競爭。

印度特別看好巴西市場,國營進出口銀行今年初已在當地設立辦事處,並正在洽談出售印度自行研發的「阿卡什」(Akash)機動式防空導彈系統,並參與巴西軍艦建造計劃。印度最大的軍工電子企業巴拉特電子公司(Bharat Electronics,BLT)也於聖保羅設立行銷據點,該公司主要開發阿卡什導彈系統零件。

增派國防武官進駐新興市場

為擴大軍火外交,印度政府計劃在2026年3月向駐外使館增派至少20名國防武官,駐點包括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圭亞那、坦桑尼亞、阿根廷、埃塞俄比亞與柬埔寨等國,協助推銷印度武器並評估當地軍備需求。這些國家多數沿用俄系軍火,與印度製品技術相容,具備高度出口潛力。

例如亞美尼亞,自2023年印度首次派駐國防武官後,已明顯削弱俄羅斯在當地的軍火壟斷地位。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數據,2022至2024年間,印度占亞美尼亞武器進口比例高達43%,而2016至2018年間幾乎為零。

然而,儘管印度武器具備價格優勢,但在高端武器方面仍面臨推廣困境。專家指出,若印度無法在國內軍隊更廣泛部署並實戰驗證自製武器,其性能與可靠性將難以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

雖然印度大力推動國防自主化,但仍是全球主要軍火進口國之一。SIPRI最新數據顯示,2020至2024年間,印度位居全球第二大軍火進口國,占全球總量8.3%,僅次於因戰爭緊急採購武器的烏克蘭(8.8%)。

隨著全球軍備競賽升溫、傳統供應鏈重整,印度正以「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雙軌模式積極布局全球市場。未來能否在品質與政治信任度上取得突破,將成為其成功轉型的關鍵。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相關報導)

責任編輯:李琳#

相關新聞
美國強化新盟友關係 向印度出售戰略武器
對抗中共 毛里求斯獲1億美元貸款購印度武器
中印邊境雙方頻增軍備部署 印度研發高超武器
印度密集試射新武器 部署S400應對中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