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頒令推藥價改革 各州可進口平價藥品

人氣 230

【大紀元2025年04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週二(4月15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目的是降低美國患者的處方藥價格。該命令內容包括擴大藥品進口、改善藥價談判制度、調整保險給付規則,並全面檢討現行藥價機制的運作方式。

美國長期以來藥價居高不下,是全球處方藥價格最高的國家之一,即使有醫療保險,許多民眾仍須自行負擔大筆藥費。根據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委託蘭德公司(RAND Health Care)的一項研究,2022年美國品牌藥品的費用支出約為其它發達國家的3.2倍,這是目前最新的可得數據。

白宮官員表示,這項行政命令將為仰賴胰島素等藥物的老年人與低收入群體帶來實質幫助,並有助於建立更有競爭力的處方藥市場,使藥價更能反映藥品本身的實際價值。

擴大各州藥品進口權限

行政令指示,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應簡化進口流程,讓各州能在確保安全與品質的前提下,從價格較低的國家直接進口藥品。

目前僅有佛羅里達州獲准自加拿大進口藥品,其它州尚未獲准執行類似政策。

改善藥價談判制度 調整談判時程差異

行政令也針對《降低通貨膨脹法案》(IRA)中的藥價談判機制提出調整。根據現行規定,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可在藥品上市9年後對口服藥進行價格談判,但對注射劑則需等13年,因此備受批評。

有人認為,這樣的差異會讓投資傾向於高價、針對罕見疾病的大分子生物製劑藥品,而忽視更便宜、且針對更廣泛的患者人群的小分子處方藥物(通常為口服的片劑或膠囊劑型)。

行政令要求,衛生部長須在60日內提出2026至2028年適用的「公平最高價格」(maximum fair price,MFP)執行方針,提高醫保藥品價格談判的透明度,並優先針對Medicare支出負擔較高的藥品進行談判。同時,也應研擬讓小分子藥與生物製劑在談判時程上採取一致標準,以避免制度上的不平等待遇。

加強對老年人與低收入者的保障

行政令中也針對藥價壓力較大的族群,提出以下幾項重點措施。

高價藥支付試辦計劃:衛生部須在一年內設計並試行新的支付模式,以提升Medicare對高價藥品與生物製劑的談判能力。

調查藥品實際成本:要求調查醫院門診所購買藥品的實際成本,並視需要調整Medicare支付標準,確保與市場價格相符。

優化Medicaid藥品支付與回扣制度:行政令要求在180日內提出改革建議,強化回扣金額的準確性,並探索如何將藥品支付與實際療效或價值掛鉤,以協助各州更有效地管理醫療支出。在Medicaid制度中,「回扣」(rebate)是指製藥公司依據聯邦法律,須將部分銷售收入返還給政府,以降低藥品實際成本與公費支出。

調整340B處方藥計劃補助條件:要求獲補助的衛生中心,提供平價胰島素與注射型腎上腺素予特定族群,包括高自付金患者、無醫療保險者,以及尚未達到保險自付門檻的人。

促進市場競爭與產業創新

為了提升藥品流通效率並鼓勵創新,行政令也提出多項市場改革措施。

檢討中間商角色:總統國內政策助理團隊應與協同相關機構,在90日內提出建議,優化藥品供應鏈的競爭性與透明度。

加速學名藥與生物相似藥核准:FDA須在180日內提出改善建議,加快學名藥(Generic Drug)與生物相似藥(Biosimilar Drug)的核准流程,並優化處方藥轉為非處方藥的程序。

防止壟斷行為:衛生部將會同司法部、商務部與聯邦貿易委員會召開聯合聽證,提出防止製藥公司壟斷與反競爭行為的政策建議。

未採用「最惠國」價格制度

此次命令並未採用「最惠國待遇」(Most Favored Nation)政策,也就是要求製藥公司必須以全球最低價提供藥品給美國市場。

官員強調,這項行政令的重點在於改善談判機制與市場結構,以達到藥價合理化的目標。

此外,川普政府週一還啟動一項國家安全調查,評估是否對進口藥品加徵關稅,該行動可能加劇與他國的貿易緊張。但美方官員表示,藥價仍有下降空間。

這名官員向《金融時報》表示:「我們可以同時追求兩個目標:第一,讓政府支付與知識產權制度更合理,讓藥價能反映藥品的真實價值;第二,建立穩固的供應鏈,應對地緣政治或自然災害帶來的風險。」

責任編輯:李琳#

相關新聞
日本啟動與美關稅談判 或成全球風向標
印度擴大軍售 低息貸款搶占俄羅斯傳統市場
川普召開戰情室會議 重申不容伊朗擁核
美擴大對華芯片管制 輝達料損失55億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