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16日訊】美國總統川普正在進一步推進新關稅計劃,從全面對等關稅轉向行業特定關稅。一些行業正面臨第232條款調查,之後實施的新關稅有可能使這些行業的商品變得更貴。
川普展開的行業調查依據了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該條款允許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目的保護國內產業。
美國商務部此前已針對銅和木材啟動了第232條款調查。根據《聯邦公報》4月14日公布消息,本月早些時候,川普政府已開始調查製藥和半導體行業。
銅和其它關鍵礦產
美國尚未公布具體將調查哪些關鍵礦物,但針對銅的調查已在進行。銅是美國電氣化及國防等行業的關鍵元素。美國約50%的銅依靠進口。
隨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耗能行業增長,對銅的需求將會增加。其價格也會隨之上漲。
木材
軟木材(softwood)是房屋建造的關鍵材料,美國的30%需求依靠進口來滿足。房屋建造商警告,軟木材及其它材料的關稅可能會導致木材價格上漲,加劇住房負擔危機。
木材進口成本上升還會影響家具甚至衛生紙的價格。為支持美國木材業,川普政府近期已下令開放一半國家森林用於伐木。
藥品
ING醫療經濟學家迪德里克‧斯塔迪格(Diederik Stadig)上週撰文稱,川普希望降低藥價並支持美國製造業,雖然品牌藥生產可能逐步轉向美國,但是仿製藥生產大幅增加不現實。
新設施的建設需要大約10年。關稅會推高醫療成本,影響藥物可負擔性。在25%關稅下,常用藥每片將從82美分漲至94美分,每年平均多花42美元。而癌症治療等複雜處方藥的成本,可能會增加8000至1萬美元。
半導體
醫療設備、路由器、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汽車、家電和LED燈泡等一系列產品均含半導體晶片。一輛新汽車甚至需要數千晶片。半導體晶片被喻為「21世紀的原油」。
疫情期間發生的晶片短缺,曾導致汽車等產品供應緊張,推高了通脹。目前美國仍缺乏電子組裝能力。美國生產的晶片需運往台灣、韓國、中國或墨西哥組裝成成品。而這些成品再進口美國時將面臨關稅,導致價格上漲。
《新唐人快報》製作組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