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16日訊】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紀元焦點》,我是琬琰。今天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大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今日焦點:用女性滲透世界?中共「紅色娘子軍計劃」外洩;外貿停擺貨運航線取消 大陸民間一片哀嚎;知情人曝內幕 蘋果加速撤離 中共拚命阻攔。
用女性滲透世界 中共「紅色娘子軍計劃」外洩
最近,一則新聞引發關注。美國政府全面禁止駐華美國政府人員、擁有安全許可的家屬以及承包商與任何中國公民「談戀愛」,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據稱,這與中共特意制定的「紅色娘子軍計劃」有關,至於什麼是「紅色娘子軍計劃」?簡單說來,就是培訓一群美女,以談戀愛等名義對特定外國目標進行性賄賂,獲取情報,或達到某種目的。
1987年,美國曾因蘇聯間諜色誘美軍,全面禁止美國駐蘇聯和駐華人員,與當地人談戀愛或發生性關係。冷戰結束後,這類限制有所放寬。
但在日前,美聯社突然爆料,美國政府禁止駐華美國政府人員、擁有安全許可的家屬以及承包商與中國公民談戀愛。
對此,獨立評論人杜政在台灣《上報》撰文稱,美國在防中共用肉體炮彈來獲取機密方面,恢復到對待前蘇聯的警戒級別,這本身是開啟新冷戰的表現。
杜政在文中稱,中共這種使用色誘操作是有計劃、有預謀的。中共一知情者稱,共產黨在1980年代開放國門之後,為了適應所謂「改革開放」的情報需要,曾有一個「紅色娘子軍計劃」,培訓了一批準備派往海外的女子特務軍團。
有知情人稱,為了完成「紅色娘子軍計劃」,國安部從北京一些高校,特別是外國語學院招人,因為政治背景要「清白」,當時有許多官員子弟加入。
有消息稱,中共國安系統到相關高校挑選特務是慣例,最初中共會對他們進行短期的培訓,一日受訓,終身不能脫離國安。
杜政指出,兩國交兵,相互防範和暗攻並不奇怪,但過去外界一直低估中共來自共產陣營的傳統,沒有想到它們會毫無底線,更加低劣和陰險。這種做法與中共在近三十年裡,在官商界氾濫成災的性賄賂相結合,成為國際社會的巨大威脅。
這些年,不止國安部,軍方的情報部門,外交部,統戰部等都在祕密招人,特別是女性,也就是所謂的「紅色娘子軍」。
近20年來,「紅色娘子軍計劃」越來越骯髒,其成分也更加複雜,更多的任務由女性完成,有些隨時應召的女性其實就是社會上的妓女。
過去二十年,外國很多政商界人士到中國,中共設局拿下他們,讓其為己所用。但凡獲得免費到中國遊玩的外賓,基本上跑不掉被設局、被控制的結局。在中國,由官方指示相關企業來安排性服務並同時錄像,這些外國人回去後就會被擺布。
其實這種手段並不全使用在外國人身上,一位大型民企集團辦公室的主任稱,他們集團有一個公關組,清一色的女性,這支隊伍執行的是特殊任務,就是拉高官下水,使其為企業的商業利益服務。比如,恆大集團創辦人許家印就有一個由美女組成的恆大歌舞團,這支團隊就起這樣一個作用。
長期以來,中共在全球範圍撒下「美人陷阱」,從低階幕僚到實習生,再到政客層層滲透。在對外滲透中,短線是性賄賂,而談戀愛,直至合法結婚則是「紅色娘子軍計劃」裡的一種長線操作模式。
比如,2010年代初,方芳(Christine Fang)作為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加州活動,幾年間與多位美國政界人士建立曖昧關係,其中包括時任民主黨眾議員埃里克‧斯瓦韋爾(Eric Swalwell),斯瓦韋爾後來成為美國眾議院情報常設委員會成員。方芳的存在引起了聯邦調查局的注意,之後她逃回中國。
2011年,時任加拿大保守黨國會議員兼外交部長國會祕書的鮑勃‧德克特(Bob Dechert)曾公開為他與中國女子施蓉(Shi Rong)的戀情道歉。當時施蓉是中共官方媒體新華社駐多倫多記者。戀情曝光後,施蓉突然被召回中國。
日本《週刊大眾》在2017年4月報導稱,至少有5萬名中國間諜在日本活動。據調查,日本陸上、海上、航空自衛隊有800人娶了外國妻子,其中7成是中國籍。
這是因為日本自衛隊基地周圍潛伏著大量的中國女性間諜,她們有的在與中共公安部門有關的卡拉OK店打工,有的在目標人物常去的超市工作,藉助收款之機認識目標,然後在下雨天假裝偶然相遇,以借傘的名義接近自衛隊員。
杜政稱,中共大規模搞「紅色娘子軍計劃」,給正常到海外的中國人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身在海外的中國人,要洗清中共強加的負面影響,只有發自內心地認識到,以馬列為祖宗的中共的邪惡本質,唾棄它,用行動去呼應全球剿滅中共。而這,才是真正的炎黃子孫所為。
說到這裡,讓人不由地想起,在2011年8月,出演《手機》、《大宅門》等影視作品的中國大陸女演員邵小珊突然在社交媒體發帖稱,她被迫成為中共軍情機構,總參二部的間諜。為了獲取情報,她不得不和西方外交官子弟談戀愛。她自曝,中共政府這麼多年利用她卻不給錢,不聽話就整她,讓她十分痛苦。
外貿停擺貨運航線取消 大陸民間一片哀嚎
由於中共的針鋒相對,美國不斷提高對華關稅,如今已累計加徵關稅145%。外貿企業的大量訂單被取消,讓很多人不知所措。他們幻想當局可以重新和美國談判,讓企業得以繼續運營。
但北京當局卻於13日發表強硬評論,要中國人「放棄幻想」,以果斷而有力的反制手段捍衛國家利益,並號召全國「以鬥爭精神」應對這場可能曠日持久的博弈。
與北京當局的慷慨激昂相反,外貿行業一片哀嚎。
廣東、江蘇等地的多家外貿公司稱,美國客戶已經停止向工廠下單,已經下單的也被取消了。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在廣東從事外貿工作的汪先生說,目前,很多貨物滯壓在深圳鹽田港,貨物停在那裡還會產生儲蓄費用。除非將這批貨由出口轉為內銷,否則老闆也不知該怎麼處理。如果貿易戰繼續下去,工廠生產的產品沒有銷路,肯定會停產。
廣東一外貿出口公司的潘姓員工稱,許多外貿公司已將出口市場轉向東南亞和歐洲,因為出口量驟減,許多工廠已經停工,員工被放假或裁員。他說,以前因為房地產行業崩塌,數百萬建築工人失去工作機會。現在因為貿易戰,同樣會讓很多人失業。
浙江外貿商李女士表示,有公司的貨物在美方宣布加徵145%關稅前已經裝船,現在貨物正在航運途中,無法調整。這些貨將面臨高額關稅,如果是一些價值不高的小商品,就直接不要了。
財新網稱,目前,上海洋山和外高橋兩大港區幾乎已看不到前往美國的貨輪。就在幾天前,這些碼頭還很繁忙,許多集裝箱船從美國火速趕來,力爭在新關稅實施前完成裝運。未能趕上最後一班船期的集裝箱堆積在港口,不少貨主正在辦理退關手續。
廣東出口商人錢先生稱,據他所知,廣東鹽田港的情況與上海港口類似,出海的集裝箱貨船非常少,大量貨物在港口堆積如山。
錢先生還稱,他到上海出差,一個朋友帶他到飯店吃飯,這個飯店在上海一條非常繁華的大街上,以前這裡高朋滿座,現在卻冷清得可怕。兩層店面,只有他和朋友兩個人在吃飯。他感嘆道,從1843年到1949年的一百多年,即使是戰亂,也未能阻止上海的高速發展。現在,整個中國都面臨制度問題,再加上貿易戰,已無路可走。即使繁華如大上海,也不能倖免。
據華泰期貨統計,未來一個月,中美之間的海運航次將出現大幅削減。從4月14日至5月11日,中國至美國東、西海岸的航次取消了26個,集裝箱運力削減近40%。
空運市場同樣遭受重創。據財新網援引華南一名貨運代理透露,下週,空運到美國的一般貿易貨量將減少九成,主要航司已經大幅削減貨運航班。
在經濟的壓力之下,民間情緒愈發低落。日前,話題「怎麼吃樹皮」在網路走紅。有網友詳細分享「晒乾、碾粉、過篩、蒸食」的方法,以此諷刺當前的生活困境。人們不再談論未來,滿是「過緊日子」的無力感。
一位博主在網上發文:「2025,難,但沒想到會如此之難。」
隨著局勢演變,外界高度關注中共是否會出台新一輪的經濟應對措施,以及美中貿易爭端是否還有緩解空間。很多人都在問:這場風暴,究竟還要持續多久?
中國學者彭宏文稱,中美這場關稅戰可能持續較長時間。首先,川普表示,「暫不考慮與習近平談關稅問題」;其次,是中方表明「美國不降低關稅,不會和美方談判」。兩國領導人都不願讓步,不能談判,事情就沒有轉圜的餘地,關稅戰只能繼續,未來可能演變到包括金融戰在內的一場全方位的經濟戰。如果真的走到了這一步,經濟戰就不會輕易結束。
彭宏文解釋,這次中美貿易戰不同於1980年代的日美貿易戰。當時,日美作為盟國,具備政治解決衝突的條件和意願,所以最終以《廣場協議》妥協收場。但今天美中關係則完全不同,雖然美中兩國沒有走到互為敵國這一步,但雙方缺乏基本的互信以及互信妥協的足夠條件。
在美國的高額關稅下,中國的外貿企業無可奈何,而外國的企業則在拚命從中國撤離:
知情人曝內幕 蘋果加速撤離 中共拚命阻攔
目前,蘋果公司正在加速撤離,將關鍵產業鏈轉移到印度和越南;與此同時,北京卻在試圖設置障礙阻止供應鏈轉移。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根據《日經亞洲》的最新報導,蘋果公司正在利用美國政府給予的90天關稅寬限期,加緊把關鍵產業鏈轉移到印度和越南,以擴大海外工廠的產能。
有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希望,今年在印度至少生產5000萬部iPhone,這些iPhone的大部分將銷往美國。
但問題是,印度的工廠產能已經拉滿,想要繼續擴產可不容易。於是蘋果公司要求供應商儘可能多地從中國向東南亞和印度運送零部件,以支持美國市場對各類產品的需求。
一位蘋果部件供應商高管坦言:「我們被要求儘可能地將所有零部件空運到東南亞和印度……,這就像客戶正在把所有庫存都捲走,運出中國一樣。」因此,他的公司將不得不承擔額外的空運成本。
另一家蘋果主要供應商的經理證實,「蘋果正在加速從中國轉移業務的多元化進程。」
要知道,目前iPhone 16e在美國熱銷。有報導稱,蘋果從印度包機將600噸、約150萬部iPhone,空運到美國。僅一款手機就銷售得如此火爆,蘋果公司急於擴大產能的心情可想而知。
知情人還稱,除印度外,蘋果還指示其供應商加速將印刷電路板等零部件的生產轉移到泰國和其它中國以外的地區。
不過,一些零部件,比如連接器、機械部件和金屬外殼因在中國生產的成本效益高,因此幾乎不太可能將大量生產轉移到其它地區。也就是說,在短期內,這些零部件還得依賴中國工廠。
4月11日,美國宣布了一份豁免清單,未來中國製造的智能手機、筆記本、伺服器將面臨20%到45%的關稅。清單中包括蘋果的MacBook、iPhone,以及惠普、戴爾、聯想、宏碁這些品牌的筆記本電腦。
目前,這些品牌中的大多產品還在中國生產,但因為這波關稅調整,這些品牌必將重新考慮生產布局。
北京當局當然不願意看到這一局面。據傳,中共已加緊管控,限制產業鏈和設備的轉移。
有蘋果組裝廠高管直言,不是不想把設備和材料運出中國,快些擴大產能,但現在從中國出口設備真的是太難了,海關的檢查是越發地嚴格。
不止蘋果,連Meta、惠普、戴爾等美國科技巨頭,也都要求供應商加快在越南的生產,要求4月至6月產量高於此前的預期,因為這些廠家也想在90天的寬限期內,把產品拉到美國,建立庫存。
好,今天的新聞我們就說到這裡,如果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給我們留言,我們一起討論。感謝您的觀看,我們下期見。
《紀元焦點》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