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單車撞傷華婦 葉凌霞即時協助籲嚴管

人氣 51

【大紀元2025年04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一名華裔婦女日前在布碌崙53街地鐵站出口處遭一輛電單車衝撞,頭部著地、血流不止,情況驚險。第38選區市議員華人候選人葉凌霞(Lingxia Ye)當時正在地鐵站內進行競選宣傳,得知事故後第一時間到場,協助報警與翻譯,陪同傷者就醫,事後她呼籲市府加強對電單車的執法管理與翻譯應急資源。

該華裔婦女在下公車後,遭一輛疾駛的電單車撞倒,頭部著地受傷。
該華裔婦女在下公車後,遭一輛疾駛的電單車撞倒,頭部著地受傷。(葉凌霞競選團隊提供)
事故發生在布碌崙53街地鐵站外,一輛貨車違規停在公車站。一名華裔婦女在下公車後橫越單車道時,遭一輛疾駛的電單車撞倒。
事故發生在布碌崙53街地鐵站外,一輛貨車違規停在公車站。一名華裔婦女在下公車後橫越單車道時,遭一輛疾駛的電單車撞倒。(葉凌霞競選團隊提供)

據葉凌霞表示,事故發生於上週四(4月10日)上午8時40分許,一輛貨車違規停在公車站,導致公車無法靠站,只能改停在馬路中央上下乘客。該名華婦正好下車,步入自行車道時,遭一輛高速行駛的電單車迎面撞上,當場倒地不起。

傷者頭部著地,嘴唇撕裂、頭破血流,並表示頭暈,當時處於短暫失憶狀態。葉凌霞說,「她完全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只記得自己要去上班。」因語言不通無法向警方說明情況,葉凌霞立即擔任臨時翻譯,說服她接受救護車送醫,並陪同前往醫院,直到醫護人員安排到會說中文的醫師為止。

事後,該名華婦向葉凌霞求助,表示醫院檢查發現腦部有瘀血,一下子生計受影響。葉凌霞說:「她做指甲的,現在頭暈沒法工作,等於沒飯吃。」她已協助對方聯繫律師,嘗試向相關責任方爭取賠償。

然而案件追訴面臨難題。葉凌霞表示,目前紐約市並未強制電單車登記、上牌或保險,「肇事者無車牌、無保險,幾乎無從追責。」至於違規停車的貨車,雖然有民眾拍照存證,但是否能追究責任,仍須由民事律師評估。

「幸好有律師願意接案,可能會從MTA公車公司這邊也尋求責任歸屬,看能不能要回一點賠償。不然電單車那邊幾乎是賠不到的。」葉凌霞說。

電單車無牌無管 無證上路成「行人殺手」

類似事故頻繁發生,葉凌霞表示,「就在隔天星期五,又聽說一位西語裔民眾在附近被電單車撞傷。這樣的事太常見了,尤其對老人、小孩來說更危險。」她強調,市府至今對電單車監管鬆散,讓其成為無證上路的「行人殺手」。

「現在的電單車速度快、重量重,幾乎誰都能上路,不需駕照、無需登記,根本沒人管。它們甚至能跟汽車並排行駛,還常常闖紅燈、逆行、在車流中穿梭,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對行人構成極大威脅。」

葉凌霞強調,此案暴露出多重城市管理漏洞,包括違停執法不足、電單車無牌照、無保險,以及翻譯資源不足等。「她送到醫院後,我在那陪了她半小時才等到翻譯人員,這還是在華人聚居區附近的醫院。如果是在其他地方,怎麼辦?」

她提到,2023年9月,曼哈頓華埠學校校長陸瑞英(Priscilla Loke)也曾因電單車撞擊喪命,肇事者逃逸後僅被開出闖紅燈罰單,凸顯法律制度的落後。該事件後市議會「常識小組」提出《陸瑞英法案》(Int 0060-2024),要求電單車註冊與設牌照,但法案至今未通過。

「因為這法案來自『常識小組』,與進步派立場不同,被不少市議員反對,包括我們這區現任市議員阿維萊斯(Alexa Avilés)和華埠市議員馬泰。當時反對派說時機不成熟、工作量太大,這根本就是藉口。」葉凌霞說,「當年建築工人安全法案也是一樣爭議,最後還是通過了。法律若通過,政府就必須投入資源執行。」

她說,自己參選市議員,就是為了推動更多「常識政策」,讓政策回歸市民生活需要,包括翻譯資源、交通安全、基礎服務等,「像這次的傷者,頭破血流還記得自己要去上班,這句話真的讓我很心酸。」

她並表示,自己曾在民選官員辦公室服務多年,僅在布碌崙地區就處理過多起電單車撞人致死或重傷的個案,「只是很多都沒被媒體報導出來。」她呼籲選民登記投票,強調:「38選區三分之一居民是華人,我們必須用選票,讓制度聽見華人的聲音,改變在體制下的弱勢地位。」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撞死七旬婦 單車手眾目下逃逸 華社要紐約市警回應
「亞潮萌」要求立法 強制紐約市電單車須辦執照與登記
紐約州議員提《陸瑞英議案》 要電單車登記牌照
涉設局專騙長者洗錢 華男紐約落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