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14日訊】自從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在4月2日宣布以來,金融市場大地震,嚇壞了一眾經濟專家和投資人,對經濟衰退的預測也紛紛調高。在房地產方面,人們又開始擔心會不會重演2008年的房市崩盤。到底現在的市場和當年崩盤的前兆有什麼相似之處呢?這就是本集要討論的重點。
我們先來到佛羅里達州的坦帕看一看,有一處建築工地外的標誌,上面寫著:「新房子零首付!」哇,這個機會實在太難得了,是不是!但是,回想2008年發生的金融海嘯和房地產危機,這個廣告好像似曾相識。
隨著現在特定市場的房屋庫存增加,還有建築商優惠措施的大力增加,代表賣家正進入一種擔心無法售出的心理。尤其在對等關稅宣布之後,造成美國以至全球股市的暴跌,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甚囂塵上。由於很多購房者的頭期款,都是來自股票市場,股價的暴跌,直接導致買房行動受到嚴重影響。
專家調高經濟衰退預測
在川普發布關稅聲明後,摩根大通分析師將全球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預測,從幾週前的40%提高到60%。同樣,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Mark Zandi)將經濟衰退預期上調至60%。
那到「經濟衰退」到底是指什麼呢?根據負責正式宣布經濟衰退的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說法,經濟衰退是指多個行業的經濟活動嚴重放緩,持續時間超過幾個月。
經濟衰退的典型特徵是招聘放緩、裁員增加和失業率上升。然而,經濟衰退與股市崩盤,並不相同——儘管市場大幅下跌,可能會引發真正的經濟放緩。但是,川普堅稱,他的計劃將促進美國經濟,他可能會與主要貿易夥伴達成互利協議,減少關稅計劃帶來的經濟衝擊。
為了減少衝擊,川普後來也在4月9日宣布,對那些沒有對美國實施報復的國家給予獎勵,暫停對等關稅90天,以便川普團隊可以和這些國家進行貿易談判。隨後,股市馬上反彈。但是這樣的特效藥無法持久,藥效過後,股市還是一陣慘淡。
似曾相似的場景
從本質上講,經濟衰退會帶來更高的失業率,增加許多家庭的經濟壓力。結果,買家的需求自然會回落,房屋銷售量下降。然後,因為待售庫存開始堆積,並在市場上停留更長時間,買家需求下降將對房價造成下行壓力。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之前在一些快速成長的市場,例如佛羅里達州和德州的部分地區,今天的住房趨勢可能讓人感覺異常熟悉:庫存增加、需求低迷,以及房屋建築商爭相提供大幅優惠。
據一位建築商的買方經紀的說法,該公司提供零首付抵押貸款,甚至準備將部分房屋轉為先租後買模式——這些做法與上次房地產市場的衰退如出一轍。
另外,全美建築商Lennar為新房提供了總計相當於房價13%的獎勵,這是十多年來最大的新房優惠活動,在德州、佛州的降價也隨處可見。這樣的跳樓大甩賣場景,令人不禁開始思考,房地產的崩盤是不是快來了?到底現在和2007、2008年的時候有什麼不同?
與上一次崩盤的不同之處
1. 非投機性購買
事實上,我們現在所處的背景和之前的市場崩盤,有一個最大的不同之處:今天的價格上漲主要由實際供需驅動,而不是投機性購買,或者是魯莽的借貸行為。
差異在於,2000年中期的許多購買人都屬於經濟狀況不穩定的人,債務收入比過高,然後銀行的過度寬鬆,導致這些人可以貸款買房,甚至用次級房貸購買第二套房,在購屋者中也很受歡迎。
此外,次級抵押貸款的利率通常是可調整式利率。次級貸款機構提供消費者短期低利率抵押貸款,然而,初始階段結束後,利率就會大幅上漲。然而,沒有做好財務槓桿的人,最終會無法支付貸款而違約。當這種情況開始蔓延之後,最後就導致金融市場結構性的崩潰。
然而今天的購買人,通常具備很好的貸款素質,銀行在借款時會謹慎審核資格,大大降低了貸款違約的風險。所以,今天2025年,防止經濟崩潰的最大保障是房主的財務實力。
重演2008年房市崩盤!?有哪些崩盤端倪|三大與2008年不同之處|如何從上次衰退中學習不敗 4/12/2025
2. 房屋淨值已大幅提高
另一個不同是,如今的房屋價值已經大幅上漲,就算房價一夜之間下跌高達 20%,如今的房屋淨值占比仍將高於2008年房價下跌之前的市場水平。當然這不是說所有人都一樣,還是會有屋主因為經濟困難,難以支付房貸的情況,但是這只是市場的少數。
根據2025年第一季的止贖房報告,第一季度共有93,953處美國房產申請止贖,比上一季度增長11%,但比去年同期下降2%。這樣的數量與過去二十年相比,仍是在歷史低位,止贖率全美是1,515個房產,會有一個止贖房,在加州是1,358,佛州是1,059,麻州是2,200,紐約州1,724,德州是1,271,華盛頓州是2,845,最少的州是南達科他州,19,945個房產,才有一個是止贖房。
3. 供需仍不平衡
第三個不同之處是供需情況,從2004年開始,新房建設大量攀升,直到2006年達到頂峰,各個建築公司都在瘋狂地建造新房,加上銀行亂貸,買家亂買,造就了一場完美金融風暴。
因此,在過去的數十年間,美國的新房建設一直在下滑,直到2012年中才開始反彈,但是人口的增長,讓數量大幅落後,導致供需天秤失衡,一直到今天,新房的銷售數量也沒有超過2006年時創下的峰值。
今天的供給不足的另一個原因,還有高利率的鎖定效應。在疫情前的低利率,為許多買家創造了購買機會,但是隨後因為高通貨膨脹帶來的升息,讓抵押貸款利率一度高達7%、8%,所以讓很多屋主不敢賣房。就連到今天,2025年的春季房市,儘管西部和南部有更多的二手房供給,但是在東北部與中西部,供給仍是遠低於疫情之前的水平。
所以,以上歸納的三大面向:非投機性購買、房屋淨值大幅上漲、供不應求,造成了今天市場與2008年不同的格局,也就是說歷史沒有重演的可能性。但是,退一萬步來說,假設今天還是發生房市崩盤,原因也會與上一次的原因完全不同。
經濟數據仍然良好
今天,我們處在一個經濟下行高風險的局面,表面上是川普對槓全世界,導致各國的企業、投資人人心惶惶,無法確定關稅最後會帶來哪些結局?也不清楚,自己國家與美國最終談判的結果如何?所以對經濟市場做出悲觀反應。
但是,在美國最新的就業數據和通脹數據,都顯示情況不僅沒有惡化,還在往好的方向前進。3月份新增的非農就業數據是22.8萬,高於預期;失業率升至4.2%,略高於預測的4.1%;3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俗稱通脹率,降至2.4%,低於2月份的2.8%。
所以,大致上來看,美國經濟目前沒有大的問題,主要的問題還是在「關稅」議題上,看川普如何和各國達成交易,假如能破除關稅壁壘,局勢會一片看好。但是,在談判尚未塵埃落定之前,投資市場肯定會有一陣低迷期。
簡而言之,經濟衰退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可能是顯而易見的,但不會是災難性的,而且主要是先前存在的趨勢的延續:買家減少、庫存增加和價格走軟。儘管可能會迫使一些房主出售房屋,因為他們再也負擔不起抵押貸款,但大多數現有房主(54%)的抵押貸款利率低於4%,相對來說他們是有能力支付房款的。
此外,房屋建築商已經面臨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在經濟衰退的時期,他們會大幅削減新房建設,加劇現有的房屋供應缺口。反過來說,現在減少供給這對保持價格是有好處的,這會讓供需天秤不會過度向需求方傾斜。
從過去衰退中汲取哪些教訓?
即使今天的房地產市場不是2008年的重演,但這並不意味著當時的教訓不再適用。事實上,許多專家們一致認為,讓買家陷入困境的習慣——例如入不敷出,或過於關注短期收益——在今天仍然會產生風險。
首先,人們應該從2008年金融危機中吸取的最大教訓之一,就是不要讓自己過度擴張。購屋者不應該過度擴張自己的支出,買你能負擔得起的東西——甚至可以少買一點,這樣至少在發生危機時,也不會讓自己陷入困境。
第二,要習慣建立「財務緩衝區」,可以防止短期的財務損失,導致失控的滾雪球發展成長期問題。可以設定一個目標,例如將三個月的開支存起來,作為儲備金或應急基金。許多人的財務問題,都是從意外開支或失業開始的,如果開啟緊急借貸,很快就會演變成財務災難,因為債務會拖垮一切。
第三,要選擇合適的貸款產品,即便是可調利率抵押貸款(ARM)可能提供較低的首付,但如果利率持續波動,則可能會變得有風險。五年內或許能享有比三十年固定更低的利率,但是過後,或許會承擔更重的利率,尤其在經濟波動期,更有可能會面臨突如其來的變化。
最後,2025年購屋的關鍵不在於試圖完美掌握市場時機。關鍵在於了解您的財務限制,了解房屋所有權的全部成本,並選擇適合您的抵押貸款。其實,這不僅適用今天我們所處的背景,也適合任何時候,而現在會比過去更需要如此。◇#
責任編輯:李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