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 中共喉舌恐嚇他國 專家解析

人氣 604

【大紀元2025年04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松、駱亞採訪報導)美中關稅戰步步升級,中共試圖聯繫他國反擊美國,卻處處碰壁。近日,中共央視聲稱,如果誰拿所謂「中國利益」給美國當投名狀,中方絕不答應。

專家指,川普用關稅方式懲罰幫中企洗產地的國家,各國會選邊站,中共或報復部分站隊美國的國家,但範圍、烈度很有限。全球供應鏈將重組,中國製造不再是唯一選擇。

央視威脅他國

週日(4月13日),中共央視旗下新媒體帳號「玉淵譚天」發文聲稱,美國加徵對等關稅後,中國(中共)第一個反制。中方要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但輿論場也有聲音在擔憂——如果其它國家都和美國達成了協議,中國怎麼辦?

「玉淵譚天」威脅稱,其它國家不管是反制美國還是和美國談判,都是各國的主權事務,中方沒有任何意見。但如果誰拿著中國的利益給美國當投名狀,中國(中共)絕不答應。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4月14日(週一)對大紀元表示,央視發出這種警告,也是針對過去與(共產)中國關係密切的這些小國家,「由於全世界現在只有(共產)中國採取報復性行為,這些國家又沒有跟著抵制或報復,所以中國(中共)的反應才會這麼強烈。」

他認為,目前,還不確定中共央視上述言論是否代表中共官方政策,但可以感覺中共因為在貿易戰中軟肋被捏而非常生氣。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表示,「玉淵譚天」雖非官方機構,但常被視為央視「輿論試風向」的平台,「這次說法明顯升級,不排除是政策鋪墊」。

中共四處碰壁

自從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以來,原本的全球關稅戰,如今演變為美方劍指中共的大戰。

目前,川普政府除了將對華關稅提高至145%外,還尋求堵住中國廉價品經由第三國輸入美國的途徑,嚴防中企利用墨西哥、東南亞等國家「洗產地」。有消息稱,越南將打擊中企「轉口避稅」以達成和美國的協議。

週一(14日),中共黨魁習近平將開啟其對東南亞三國的訪問,首站是越南,停留兩天,然後前往馬來西亞和柬埔寨。

據中共官媒新華社,中越雙方簽署45份雙邊合作文本,內容涵蓋互聯互通、人工智能、海關檢驗檢疫、農產品貿易、文化和體育、民生、人力資源開發、媒體等領域。

大紀元專欄作家周曉輝發文分析,4月3日以來,越南領導人連續召開多場會議、通話,聽取企業意見,商討方案,確保雙方利益平衡,還成立了以副總理裴青山為首的「加強合作、主動應對美國經貿政策調整」工作組,越共書記蘇林還主動給川普打電話。

越南是會助力美國封殺中共轉口貿易,為自己爭得利益最大化,還是會在中共大撒幣和許諾下,有選擇地滿足美國條件?周曉輝分析,越共看到川普政府全面遏制中共的戰略後,為了不引發美國的不滿乃至招致制裁,不會在實質上與中共保持過於熱絡的關係。另一方面,中越經濟緊密關聯,越共也很難與中共脫離合作關係。不過,至少越南已有了跟中共說「不」的一些底氣。

此外,中共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近日頻頻聯絡歐盟、東盟各方。4月8日,與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視頻會談;4月9日,與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的貿工部長通話。

然而,中共本想聯手他國對抗美國,迄今處處碰壁。

上週四(4月10日),東盟經濟部長通過視訊會議,東盟聲明表示,「我們準備與美國坦誠對話,合作是關鍵。」2025年東盟主席國馬來西亞強調,成員國一致反對報復。

歐盟已宣布暫停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90天。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希望給談判一個機會。她同時歡迎川普暫緩全球多數國家的關稅決定,稱這是穩定全球經濟的重要一步。

中共駐澳洲大使肖千4月10日在《悉尼先驅晨報》撰文譴責美國,並呼籲澳洲與中共一起反對美國貿易政策。但澳洲副總理馬爾斯之後對澳洲九號電視台表示,不會與中共結盟,這事不會發生,「我不認為我們會與中國(中共)攜手合作」。

美中關稅大戰 各國將選邊站 中共報復非常有限

對此孫國祥表示,中共的報復在於維護形象與威信,如果完全不作為,會損害其國內合法性與國際地位。中共可能「殺雞儆猴」,會精準、有限度地報復一些所謂「投名狀」的國家,「中國(中共)的報復應該不至於過甚,因為報復太凶,容易加速更多國家向美國靠攏,特別是歐洲與東南亞。」

他分析,中國對外貿依賴仍高,「報復可能也會影響自己進口的重要資源或市場。美國可能拉攏十幾個盟國,例如日本、英國、墨西哥、德國、越南等,中國(中共)不可能一一出手。」

孫國祥認為,在美中關稅大戰情形下,各國被迫選邊站,「小國趨於務實、分散風險,像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多半會左右逢源。他們可能會同意部分美方要求,但不完全拒絕中國投資與市場。」

「歐洲可能更偏向美國,特別是在AI、半導體、軍工與人權等議題,歐盟與中國裂痕加深。德、法會儘力維持與中國的貿易額,因中國仍是重要出口市場。」他說,「亞洲製造強國更為尷尬,像是南韓、日本、越南,對中國依賴高,但地緣與安全又靠美國。這些國家會成為中美『競逐合作』的焦點區域。」

分析:供應鏈將重組 中國製造不再是唯一選擇

孫國祥表示,世界將發生什麼樣的變化,目前難以精準掌握,「推論為全球供應鏈重新排列,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地快速崛起,中國製造不再是唯一選擇。」

「貿易多邊主義弱化,WTO等機構影響力持續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小圈子貿易』(友岸外包)。世界會被切成幾個供應鏈圈——美系、中系、中立區。」

他認為,科技和軍事分裂將進一步加劇,AI、量子、太空、半導體等將變成新的「冷戰科技壁壘」,各國將減少依賴,重視技術自主。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關稅猛漲 中國外貿行業叫苦不迭 盼中共倒台
關稅戰下習將訪東南亞 專家:各國各有盤算
回應暫時免稅 川普:芯片等將面臨國安關稅
「彭載舟」再現?傳成都高架橋懸掛反共橫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