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 專家提四建議籲台灣應把握機會

人氣 312

【大紀元2025年04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批准75國「對等關稅」暫緩90天,但宣布對中國徵125%關稅,中共報復將對美進口商品關稅提高到125%。專家指出,台灣應把握此機會明確表達立場,並提出4點建議。

美對等關稅暫緩 電子產品將個別徵收關稅

川普9日宣布高額關稅措施暫緩90天實施,美國目前對中國關稅累計稅率已提升至145%,中共報復也發布公告,從12日開始,將美國進口貨品加徵關稅稅率由84%提高至125%。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在臉書發文表示,台美雙方於11日進行貿易談判,會後雙方雖未共同發表聲明,但皆分別對外表示過程順利。當天,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同步公告,針對原先預告的「對等關稅」措施,暫時豁免包含通訊設備(如智慧型手機)、電腦、半導體設備與積體電路等核心資通訊產品。對台灣而言,此舉可謂重大利多,既顯示美方對台灣高科技供應鏈的重視,也為產業爭取到了戰略緩衝空間。

杜奕瑾說,中共迅速展開對外宣傳操作。其商務部發言人對此回應,聲稱美方此舉是「修正單邊錯誤的一小步」,並透過官媒與社交平台大舉釋出「習近平出手、川普反覆、因美債壓力不得不低頭」等敘事,試圖扭曲事實、混淆視聽。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13日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採訪時指出,智能手機、電腦和其它一些電子產品將與可能在一個月左右實施關稅的半導體一起被徵收獨立關稅。

杜奕瑾:美篩選可信任夥伴 進一步排除紅色供應鏈

杜奕瑾表示,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立即進一步澄清,指出目前的豁免為「暫時性措施」,並明言未來可能將部分半導體、電子產品、製藥與汽車等項目納入《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Section 232)的國安審查範圍。這代表美國將對全球關鍵供應鏈展開更高標準的「安全溯源」調查,篩選出可信賴的夥伴,進一步排除風險較高的「紅色供應鏈」。

杜奕瑾分析,這對台灣而言,不僅是一次出口暫獲喘息的「利多」,更是產業與國家定位轉捩的「關鍵時刻」。他呼籲「我們不能心存僥倖,幻想模糊應對可繼續行得通;也不能誤判形勢,順應大國文攻武嚇或經濟戰敘事。今日的產業選擇,正是未來國安與經濟命運的前提」。他認為,台灣應把握此機會,明確發表立場,並提出四點建議:

一、強化與美方對口單位合作,建立信任產線與製程透明機制,確保台灣資通訊產業符合美方未來232條款下的「安全供應鏈」條件,穩固台美經貿與科技合作基礎。

二、拒絕紅色供應鏈滲透,建立自主產品溯源標準與排除名單,防止中國成分「借殼進入」,保護台灣企業長遠競爭力與國際聲譽。

三、推動產業內部升級與北美佈局,爭取在美墨加設廠、取得安全產地認證,減少貿易壁壘風險,並進一步強化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不可取代性。

四、政府應統籌規劃「產業安全與韌性行動方案」,整合科技部、經濟部、國發會與資安單位力量,協助企業因應未來地緣科技與經貿規則的快速重塑。

針對川普9日宣布高額關稅措施暫緩90天實施,中華民國行政院長卓榮泰12日表示,台灣時間11日晚上台美已經進行視訊會議,雙方就對等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以及出口管制等多項議題交換意見。台美雙方都願意在這樣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將來基於雙方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會進行更有效的談話與合作。

杜奕瑾認為,政府可參考越南迅速表態,在新的國際局勢中,「清楚立場」就是最大的保護傘,而「兩邊討好」已成過去式。「台灣若要繼續站穩全球科技戰略高地,必須建立在全球可信任基礎,在價值與利益上堅定選擇符合自由民主價值的安全合作路線,讓台灣成為未來AI時代全球安全供應鏈的最佳品牌。」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對等關稅生效在即 美三大股指收盤下跌
川普對華關稅加碼 暫停其它國家對等關稅
對等關稅暫緩 立委:台應爭取加入CPTPP
美國宣布豁免手機、電腦及芯片的對等關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