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稱川普暫免稅是糾錯 專家反駁

人氣 360
PlayListen to More News

【大紀元2025年04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駱亞採訪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政府日前公布了一份備受關注的關稅豁免名單,縮小了新關稅的徵收範圍。此舉被外界視為美國在全球貿易戰中的一次政策調整,但其背後意圖與實際效果引發多方解讀。

對於美國部分關稅豁免,中共當局稱這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官方評論將其視為中共在貿易爭端中的「勝利」。不過,4月13日(上週日)川普總統不點名回應說,針對這些產品(芯片和電子產品)的有針對性關稅正在醞釀。總統表示,將對它們進行國家安全關稅調查。調查結果很可能會產生新的關稅。

針對中共官方的糾錯言論,專家反駁認為,川普在做戰略性的重新設局,美中關稅戰只是開場,真正的生存戰、全球話語權的爭奪戰已來臨。

中共當局加強輿論引導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上週五(11日)公布了一份豁免名單,縮小了新關稅的徵稅範圍。這些豁免將適用於計算機、服務器、智能手機、打印機、芯片製造設備、無線通信設備(如基站、路由器等)、存儲器、顯示器、芯片相關器件、集成電路等。

白宮新聞發言人萊維特上週六(12日)表示,「川普總統已明確表示,美國不能依賴中國來生產半導體、芯片、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關鍵技術(產品)。正因如此,總統已從蘋果、台積電和英偉達(NVIDIA,輝達)等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獲得了數萬億美元的美國投資。在總統的指示下,這些公司正在儘快將製造業務轉移到美國本土。」

一位白宮官員透露,對於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這一豁免僅適用於川普的對等關稅。美國對華對等關稅本週已攀升至125%。除了對等關稅外,川普此前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20%關稅仍然有效。

該官員還說,川普很快就會下令調查半導體進口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這可能會導致對該行業徵收其它新關稅。「總統已表示,汽車、鋼鐵、藥品、芯片和其它特定材料將被納入具體關稅,以確保關稅公平有效地實施。」該官員說。

對於美國部分關稅豁免,中共商務部回應稱,這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一些官方評論員和媒體對此進行了更為激烈的解讀,有評論將其視為中方在貿易爭端中的「勝利」,還有人稱美國「撐不住了給自己找台階下」,甚至稱美國的舉動是「退讓」「下跪」。

不過川普13日再次點名中共,說沒有國家能逃脫不公平貿易。CNBC報導,川普指「關稅豁免」是假新聞,稱沒有任何國家能逃脫對美國不公平貿易逆差,以及非貨幣關稅壁壘的責任,並且特別點名「尤其是中國,它對待我們遠比其它國家惡劣得多」

專家:戰略性重新設局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認為,中共內部將美方豁免視為關稅破口或川普退讓,其實是內宣誤導。

他對大紀元表示,川普宣布豁免部分商品關稅,實際上是在激勵企業脫離中國轉向安全的供應鏈,也就是用稅制敦促供應鏈重組排擠中貨保護非中製造。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也認為,這不是退讓,而是戰略性的重新設局。

「川普這次豁免針對的是消費性的電子產品與零件。這些產品大部分在中國組裝,但背後的真正的核心材料跟技術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台灣。豁免這些產品可以避免美國消費者在2025年面臨電子產品價格飆升。」

黃大衛說,美國此舉也是在把中國供應鏈與非中國的核心技術進行切割,豁免也是有條件的,必須證明產品具有特定技術、無可替代來源等。

「川普的真正目的是從製造業科技鏈物流體系中擺脫來自北京的力量。」他說,美國以國別原產地加上高關稅比率,逼全球的廠商站隊,起碼要站在跟歐美國家一致的利益上。

美國總統川普上週六(12日)已表示,他將於週一(4月14日)提供芯片關稅的具體信息。

白宮官員發出的信息說明,即使川普暫時對芯片等產品給予對等關稅豁免,但這些產品的關稅前景仍充滿變數。

分析:關稅戰只是開場 「生存戰」已來臨

美中關稅戰在上週達到新高點。美國總統川普出人意料地於上週三(4月9日)宣布,對包括歐盟在內的多國新加徵的高額關稅將暫停90天。他同時將針對中國的關稅進一步提高至145%。

作為回應,中共當局於上週五宣布,對美國商品徵收125%的報復性關稅。然而,中共在聲明中罕見提到,「若美方後續繼續加徵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目前正在與貿易夥伴進行談判,希望能達成在川普看來對美國公平的協議。白宮官員表示,已有超過70個國家與美國政府接洽,希望展開貿易談判。

對於川普週日再次點名中共,強調沒有國家能逃脫不公平貿易,孫國祥談到,如果更多美企加速撤出中國、美國民意支持對華強硬政策,那麼川普很可能會更加毫無後顧之憂地升級與中共的貿易戰。

他表示,川普政府最終目的是通過精準關稅跟國安調查,達成去中國化的供應鏈、重塑美中經貿關係的目標。

孫國祥表示,如果北京以此作為談判籌碼或者是誤判美方立場,未來在更激烈的關稅或科技管控措施出現時,可能將面臨措手不及的風險。

黃大衛則認為,未來可能會進入以下幾種情況:金融制裁層級可能利用SWIFT打擊,導致外資從中國撤離、中資企業在美國退市;對華科技禁運可能不止芯片,甚至是精密加工模具;中美之間的人員和資本自由流動可能也要限制。

「美中關稅戰只是開場,真正的生存戰、全球話語權的爭奪戰已經來臨,川普要把中國從全球價值供應鏈裡面挖出來,北京將在全球逐漸成為孤島,而中共肯定不會坐以待斃。」

黃大衛指出,北京面臨的現實壓力是無法硬槓川普的貿易戰,現在中國出口已經大幅減少,內需無法消化過多的生產品,經濟萎縮,外資撤退,工廠倒閉人員失業,財政吃緊,當局面對應對空間不足等諸多危機。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中共反制美國關稅 中國智庫學者發文反對
關稅戰升級 中共推離境免稅政策 成效遭質疑
中共掉入美國關稅陷阱?分析:川普挖三個坑
中共拉攏歐亞國家抗美 分析:算計或落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