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焦點】Tank在大陸換心肝 被疑器官哪來的

人氣 248

【大紀元2025年04月12日訊】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紀元焦點》,我是琬琰,今天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大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今日焦點:習失勢在即?又一地盤失守;Tank換心肝重生 網友質疑:器官哪來的?牛馬擺爛等熱詞非搞笑 年輕人調侃背後藏苦痛。

習失勢在即?又一地盤失守

日前,中國文聯下屬中國舞協主席、分黨組書記等三名官員同日被查,引發外界震動。有分析稱,這起案件的背後,涉及的是高層權鬥。這是怎麼一回事,讓我們來看一下:

4月4日,安徽紀檢監察部門發布通報,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原分黨組書記羅斌,以及藝術交流處副處長韋立,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調查。不少分析認為,這次行動看似來得突然,但卻並不孤立。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有分析稱,想要搞清楚這件事情的始末,有一個節點需要特點注意。

中國舞協被清洗的時間點非常敏感。公開信息顯示,中國文聯主席鐵凝與下屬機構中國舞協關係密切。但在一個月前,中國文聯黨組書記突然換人,作協主席鐵凝在任期未滿之前,突然卸任。

這裡要說一下鐵凝:

鐵凝長期執掌中國文聯與中國作協,她和習近平早有淵源,倆人關係不錯。

習近平十八大上台後,鐵凝於2016年12月出任中國文聯主席,成為第一個同時擔任中國作協主席和中國文聯主席的人。2021年12月,鐵凝第四次出任中國作協主席,同時連任中國文聯主席。而習近平的妻子彭麗媛在2011年11月至今,一直擔任文聯副主席,也就是鐵凝的副手。

中共二十大,習近平打破慣例連任,在2023年3月的兩會上,鐵凝升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晉升副國級。

2024年9月27日,鐵凝作為習近平的特使,出席墨西哥總統權力交接儀式。

但在2024年7月三中全會後至今,中共政局異常狀況頻發,習近平失去軍隊控制權,乃至高層人事主導權的跡象不斷浮現。

2024年底,鐵凝長年掌管的中國文聯與中國作協被工作組巡視,隨後,文聯黨組書記換人,鐵凝異常卸任作協主席。接著,中國文聯下屬中國舞協高層被清洗。從整體來看,這些動作連環發生,並非孤立存在。因此,有評論認為,這是習失權的又一大徵兆。

近年來,習近平曾提拔重用的各級官員相繼出事,比如中共前外長秦剛、軍委委員苗華等副國級高官。

現在同為副國級的女高官鐵凝又與中國文聯、中國作協腐敗案脫不了干係,其仕途是否會被波及,還需要持續觀察。

在鐵凝卸任後沒多久,與她關係密切的舞協高官遭到整肅,尤其是韋立,坊間傳聞稱,她是蔡奇的情婦。說他們出事,與習近平失權沒有關係,不太可信。

有分析稱,從這一連串變動來看,中國文藝界,似乎在經歷一次大清洗。從表面上看,「舞協風暴」是在反腐,但其背後卻可能牽動中共高層複雜的權力鬥爭。鐵凝這位副國級女高官的卸任、及與她密切相關的官員落馬,或許會給外界觀察中共高層權利紛爭提供一扇新的窗口。

好,關於這一話題,我們先說到這裡,接下來的話題比較沉重,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Tank換心換肝重生?網友質疑:器官哪來的?

台灣歌手呂建忠,也就是大家熟知的Tank,在近期剛剛完成心肝同時移植!4月7日,相關消息傳開。因為中共國涉嫌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因此有不少網友好奇追問,器官從哪裡來?這究意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憑藉《給我你的愛》《專屬天使》等歌曲走紅的呂建忠,長期受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困擾。2007年,他在宣傳專輯時突發心臟病,被緊急送院搶救,植入心臟去顫器保命;2024年,他病情惡化,心臟衰竭連帶引發肝硬化。同年9月,他已經無法站立。

2024年11月,他收到「捐贈器官」通知,決定接受「心肝同期聯合移植手術」。

中共黨媒「人民網」在4月7日的報導中高調宣稱,「2024年11月21日,一位因特重度顱腦損傷致腦死亡的大愛者無私地捐獻了器官,呂建忠在浙大二院肝臟移植王偉林教授團隊、心臟移植董愛強教授團隊、麻醉手術嚴敏教授團隊、重症監護室黃曼教授團隊等多方通力協作下進行了『心肝同期聯合移植手術』。手術持續了12個小時之後終獲成功。」

4月7日,呂建忠正式出院,在微博發文感謝祖國。

這一切聽起來似乎是一件「好事」,是一個值得吹棒的「醫學奇蹟」,但由於中共國惡名昭著,長期涉嫌摘取法輪功學員的器官。除此之外,在近年,中國還有大量年輕人失蹤,不少遺體被發現時,器官丟失,包括破綻百出,被當局判定用鞋帶自殺的胡鑫宇。

因此,很多人在問,「移植的肝和心誰的?」「怎麼做到同時匹配上心和肝的?」「是不是失蹤人口的?」「腦死亡者怎麼同意的呢?」「我想知道,這是誰的心和肝臟,他媽媽還在嗎?現在是開心還是難過?」「內地真牛X,同時湊齊一副心肝。」「浙江的醫院真牛X,想要啥器官就有啥器官。」

這裡還要說明一點,浙大二院是一家臭名昭著的醫院,這裡被多人指控長期涉嫌活摘法輪功學員的器官,其中有一些信息甚至是移植醫生本人洩漏的。

去年1月27日,浙大二院副院長陳靜瑜在微博中自曝:2023年,他在無錫、杭州做了370例肺移植手術。

有網友感嘆,一年365天,僅在無錫、杭州兩地,他就做了370例肺移植,平均一天一例不止。加上他在全國其它地區做的肺移植,數量肯定更多。

那麼,這些肺是從哪裡來的呢?陳靜瑜在微博上說:2015年,中國全面推行心腦死亡愛心器管捐獻,他移植的「唯一的器官來源」是「公民腦死亡愛心捐獻的器官」。

先不提有沒有這麼多「愛心器官」,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根據醫學界的解釋,「腦死亡」和「真正的死亡」不是一回事。所謂「腦死亡」,人在醫學上還活著,心跳和呼吸都可以靠設備維持,是可以孕育胎兒的「活體」。在這種狀態下摘取器官,倫理爭議很大。

更為諷刺的是,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曾因提供不了器官來源的倫理證明,被《國際肝雜誌》永久禁止發表論文。

所以呂建忠這次成功的器官移植,引來了不少尷尬和質疑。不少網友說:「不是不祝福他活下來,而是覺得器官的來路實在說不清。」

還有台灣網友感慨,「換了心肝,也換了立場,感恩祖國的發言讓人難以祝福。」

好,關於器官移植,我們先說到這裡,下面我們來看中國大陸:

牛馬擺爛等熱詞非搞笑 年輕人調侃背後藏苦痛

最近,有網友盤點網路熱詞,發現「牛馬」「擺爛」「四不青年」等詞彙備受關注,使用頻率極高。有分析認為,這些詞背後折射的是當下年輕人對現實困境的無奈與反抗。

比如「牛馬」,這是年輕人把自己比作「牛馬」,意思是每天累死累活地上班,像牲口一樣被壓榨;

「擺爛」就更直接了,意思是「我不演了,不努力了,能咋地?」面對壓不完的KPI、領不到的工資、還不上貸款,有些人乾脆就破罐子破摔,選擇「擺爛」,就這樣吧!不再掙扎了。

還有一個詞也很熱,這就是「四不青年」,其意思是說,有些年輕人不談戀愛、不結婚、不買房、不生娃。聽上去有點「佛系」,但其實背後隱藏著無奈,房子太貴,生活成本太高,即使努力也看不到希望。自己這樣也就算了,就不連累下一代了。

網友劉先生說得很直接:「以前再怎麼苦,至少有盼頭。現在是幹多幹少一個樣,乾脆不幹了!」

網友王先生稱,網路流行語就是社會情緒的一面鏡子,它們的興起往往意味著群體心理的轉變。現在大量人員失業,很多地方降薪,甚至拖欠工資,但員工還要努力工作,甚至連續加班,這就是「牛馬」。問題是,牛馬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工作了一輩子,最後被吃掉了。現在不也是這樣嗎?甚至不如牛馬。要知道,牛馬在工作時,可是能吃得飽的,農忙時,還能吃一些好料。可是現在的年輕人呢?付費上班,給你幹活,不但拿不到錢,還要貼錢,這不是比牛馬還不如嗎?

對於擺爛,鄭州前中學教師賈靈敏有自己的理解,現在工作不好找,即使找到工作,薪水還不能如期領到。有些年輕人就會想,我幹得辛辛苦苦,有時連工資都拿不到,還被欠薪,乾脆啥也不幹。有人還不起房貸,銀行要查封他的房子,沒有一點辦法,只有無奈,收走吧!

有網友解釋,這些詞之所以火,不是因為它們搞笑,而是因為太真實了。

關注中國就業問題的學者陸軍說,「躺平」一詞火了之後,現在「擺爛」又成了主流,反映出當下中國年輕人對社會競爭加劇、資源分配不均的不滿。他說,許多年輕人認為,無論如何努力,仍然難以改變自身處境,與其苦苦掙扎,不如「破罐子破摔」。

陸軍解釋,反映大眾意願的網路流行語之所以會迅速傳播、流行起來。說明它們在網民之間引起強烈的共鳴。其中有些詞是被官方打壓的,但它們仍然在民間廣泛傳播,這足以說明這種共鳴是非常強大的。

還有一個聽起來很「正能量」,但極具諷刺的詞語,那就是「靈活就業」。官方媒體很喜歡說這個詞,但大家都明白,其實這就是失業的代名詞。不少畢業生沒有辦法找到正式工作,只能送外賣、擺地攤,勉強維持生活。這種「靈活」,不是自由,而是「沒得選」。

陸軍還說,官媒曾多次批評「躺平文化」,說這是負能量,卻遭到網友抵制:「你可以不讓我們說,但我們的感受是擋不住的。」就像「四不青年」這個詞,其實這個詞早在2023年就出現了,說明那種對生活沒興趣、對未來沒希望的情緒,已經累積很久了。現在,這種不戀愛、不結婚、不買房、不生娃的狀態,已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了。

總的來說,這些網路熱詞,不是網路段子,而是年輕人在用調侃的方式,說出自己心裡的痛苦。他們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努力了太久、太久,結果發現什麼也沒有改變,甚至更糟。這個時候,「躺平」也好、「擺爛」也罷,其實就是在說:「我們也想要好好生活,但是我沒有這樣的機會。」

《紀元焦點》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相關新聞
【紀元焦點】與川普硬槓 中共自斷生路?
【紀元焦點】中南海內鬥 親習勢力將被連根拔?
【紀元焦點】關稅致股市暴跌 川普胸有成竹
【紀元焦點】中共報復美國 中國商家舉步維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