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在阿曼重啟核談判 川普限兩月內達協議

人氣 137

【大紀元2025年04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美國與伊朗於週六(4月12日)在海灣國家阿曼(Oman)展開高層會談,這是雙方十年來首次恢復中斷已久的核談判,旨在遏止伊朗迅速擴張的核計劃,並防止中東局勢升溫。川普總統已對伊朗下達最後通牒,要求在兩個月內達成新協議,否則不排除動用軍事手段。

這場談判正值中東局勢動盪、美伊關係緊張之際,談判地點為阿曼首都馬斯喀特(Muscat),伊朗代表團由外長阿拉格奇(Abbas Araqchi)率領,川普政府則由中東特使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主導磋商。

雙方對談判方式的說法仍存分歧:伊朗堅稱只能「間接對話」,美方則希望進行「直接會談」。

川普施壓伊朗 限期兩個月內達協議

川普總統已對伊朗下最後通牒,要求其在兩個月內接受協議,縮減甚至全面終結核計劃。

「我不希望他們擁有核武。我希望伊朗能成為一個美好、繁榮、幸福的國家,但他們不能擁有核武。」川普於週五(4月11日)晚間搭乘空軍一號前往佛州途中表示。

川普週三警告,若遲遲無法達成新的核協議,可能對伊朗動武,並表示將由一直主張攻擊伊朗的以色列主導行動。

一位不具名的伊朗官員向路透社透露,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已授權阿拉格奇全權處理,代表伊方進行談判。

這位官員表示:「本次會談將僅限於核問題,持續時間取決於美方的誠意與善意。」

伊朗已明確表示,不會就其國防能力,包括導彈計劃進行談判。

伊朗持續推進核計劃 西方認為意在開發核武

儘管美國重新啟動「極限施壓」政策,伊朗的核計劃仍持續發展,目前鈾濃縮純度已達60%,距離軍用標準僅一步之遙。

伊朗一直堅稱,其核計劃完全用於民用目的,但西方國家認為伊朗意圖製造核武。

2015年,美國前奧巴馬(Barack Obama)政府曾與伊朗達成《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 JCPOA),即「伊朗核協議」,旨在限制伊朗核計劃,以換取國際社會解除部分制裁。

川普在第一任期內,批評這項核協議過於寬鬆,無法有效遏制伊朗的軍事擴張與核武發展,使資金流向支持恐怖主義的政權,並在2018年單方面宣布退出該協議,對伊朗重新施加嚴厲制裁。

今年2月,川普重啟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政策。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週四表示,他希望此次會談能帶來和平進展,並重申:「我們的立場非常清楚——伊朗永遠不能擁有核武,這正是促成這次會議的原因。」

區域安全形勢也是談判背後的重要驅動力。自2023年以來,中東戰火連連,並發生政變,包括加沙戰爭、黎巴嫩衝突、胡塞武裝襲擊紅海船隻、敘利亞政權垮台等,於此期間,伊朗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大幅下滑。過去所謂「抵抗軸心」的陣營,包括哈馬斯、真主黨、胡塞武裝與伊拉克什葉派民兵,如今多數勢力遭受重創。

川普政府官員將伊朗陷入目前困境,歸功於以色列行動。維特科夫指出,以色列的打擊已「摧毀」伊朗防禦力量。

以色列對協議前景抱持疑慮 警告可能採單邊行動

不過,儘管美國政府對外展現與以色列一致立場,川普本週宣布將舉行談判時,以色列對此似乎頗感意外。

兩名以色列消息人士告訴CNN,該宣布顯然不合乎以色列的預期。內塔尼亞胡表示,若核談判不斷拖延,以色列仍可能對伊朗發動攻擊。

目前,川普政府強調,外交解方仍可實現。維特科夫近日接受訪問時指出,美國軍力強大,但目前主張的是和平而非威脅。

伊朗外長阿拉格奇日前亦警告,美國若發動戰爭,將重蹈覆轍,並波及整個地區。

本週,他投書《華盛頓郵報》表示,若對伊朗開戰,將把美國及整個中東地區捲入一場代價高昂的衝突,這將是川普政府難以承受的政治風險。

「我們無法想像川普總統會願意變成另一位深陷中東災難戰爭的美國總統。」他寫道。

儘管難以在短期內達成具體成果,但雙方釋出重啟對話的訊號,對於全球穩定而言,這或許是邁向和平、降低中東衝突風險的關鍵一步。

責任編輯:李沐恩#

相關新聞
【時事金掃描】台灣歌手移植手術引驚天黑幕
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生6.2級地震 震源72公里
奧利里:美國須「像訓狗一樣」對待中共
關稅戰下習將訪東南亞 專家:各國各有盤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