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週五(4月11日)飛抵俄羅斯,預計將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舉行今年第三次會談。此行正值美國與伊朗、中共緊張關係升溫,而這兩者皆為俄羅斯的盟友。
克里姆林宮證實,普京將於4月11日與威特科夫會面,討論烏克蘭戰爭問題,但強調此行「難有突破性成果」。俄媒《消息報》(Izvestia)發布影片顯示,威特科夫與普京的投資特使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Kirill Dmitriev)一同現身聖彼得堡。
川普正敦促俄烏結束戰爭,威特科夫已成為美俄溝通的重要橋梁。雙方除談及戰爭停火與和談,也探索在北極及俄國稀土項目的潛在投資合作。普京當天也主持一場俄羅斯海軍現代化發展的「極其重要」會議。
威特科夫此行亦涉及伊朗問題,預定週六前往阿曼,與伊朗當局展開核談判。川普曾警告,若伊朗拒談,美國將考慮採取軍事行動。俄方則多次表示願協助促成外交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美俄官員於週四在伊斯坦堡會談,雙方稱已在恢復外交人員正常運作上取得進展。但就烏克蘭戰事的全面停火協議,雙方條件仍存在嚴重分歧,談判陷入停滯。
川普曾表示,若俄羅斯拖延談判進展,他將考慮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實施二級制裁。
今年2月,威特科夫與普京會晤後,曾帶回被俄拘留的美國教師馬克‧福格爾(Marc Fogel)。而在本週四,俄美再度換囚:俄裔美籍芭蕾舞者和水療師卡雷琳娜(Ksenia Karelina)與涉嫌走私軍用電子設備的阿瑟‧彼得羅夫(Arthur Petrov)互換。美國表示,目前仍有多名公民或雙重國籍者遭俄羅斯非法拘押,包括教師史蒂芬‧哈伯德(Stephen Hubbard)。
歐洲加碼對烏軍援
同日,歐洲國家在布魯塞爾召開「烏克蘭防務聯絡小組」會議,宣布追加超過240億美元軍援,為歷來最大規模之一。英國國防大臣希利(John Healey)表示,「此次軍援增幅創紀錄,我們正加速將武器送往前線。」
北約祕書長馬克‧呂特(Mark Rutte)指出,今年前3個月,盟國已提供約210億美元援助;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負責人卡婭‧卡拉斯(Kaja Kallas)說,總承諾已超過260億美元。
烏克蘭防長烏梅羅夫(Rustem Umerov)表示,會議成果「明確、有效、規模龐大」,空防仍是首要任務。英國與挪威承諾提供5.8億美元,包含數十萬架無人機、雷達、反坦克地雷及裝甲車維修合約。
總統澤連斯基通過視訊出席,重申烏方急需更多「愛國者」防空系統。他的家鄉近日遭俄軍導彈襲擊,造成20人喪生,包括9名兒童。
戰爭進入第四年,俄軍取得戰場優勢。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Tammy Bruce)表示,華府提出停火方案已逾四週,俄方仍無明確回應。「這是一場絞肉機式戰爭,無法靠軍事解決。在開火停止前,其它都無從談起。」
烏方與分析人士預料,俄羅斯可能數週內發動新攻勢,以強化談判籌碼。愛沙尼亞國防部長佩夫庫爾(Hanno Pevkur)指出,普京可能希望在5月9日俄國「二戰勝利日」前促成某種協議,促使各國加快軍援。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Boris Pistorius)宣布,德國將提供4套IRIS-T防空系統與數十枚愛國者導彈。荷蘭則將提供「鷹眼」空中預警機。
美國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未親自出席會議,但通過視訊表示,美國正將重心轉向印太與邊境安全,歐洲應更多承擔對烏克蘭的安全責任。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和美聯社報導)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