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你的身體會產生光並吸收光

人氣 604

【大紀元2025年04月11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Sina McCullough報導/王月編譯)營養學博士西娜·麥卡洛(Sina McCullough),揭示了食品與健康的真諦。作為一名訓練有素的科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天生的記者,西娜將為你帶來關於健康、快樂和自由生活的事實報導與洞見。

幾十年來,大腦一直被視為是由電信號和神經遞質驅動的機器。但是,如果它不僅僅是這樣的,而是用光信號呢?

是的,是真實的光——一種被稱為生物光子的柔弱、極其微弱的發射光。

研究表明,大腦會利用生物光子,雖然肉眼看不見這些光線,但是,是一個精緻通信網絡的一部分,來協調身體的自我修復。

實際上,你的身體此刻正在發光,釋放出極其微弱的光信號,神經細胞正是通過這些信號來協調身體的癒合。

光的光纖高速公路

開創性生物物理學家弗里茨-阿爾伯特·波普(Fritz-Albert Popp)證明,生物體會發出微小的光束。他使用了一種光電倍增管——一種極為靈敏的光探測器,探測到了這種光出現在紫外線、可見光和部分近紅外波段的電磁光譜上。

波普將這種存在於生物體中的非熱輻射光命名為「生物光子」(biophotons)。這種光非常微弱,其強度約為人眼可觀測強度的千分之一,但通過超靈敏的攝像機仍然可以捕捉到。2009年一篇科學文章中公布了相關圖像,作者寫道:「人體真的會微微發光。」

據報導,在細菌、真菌、種子和動物組織中也檢測到了超弱的光子發射。

在波普的發現之後,生物物理學家提出了新的理論:生物光子可能參與協調細胞功能、新陳代謝、細胞複製與再生。這一觀點挑戰了傳統的生化模型對細胞運作方式的解釋。

儘管這一理論觀點仍存在爭議,但生物光子也可能確實被用於細胞之間的通信。

例如,神經元或許可以通過軸突,也就是傳導電信號的管道,將光信號從一個細胞傳遞到另一個細胞,就像光纖為光提高的高速公路一樣——這種機制類似於現代通訊網絡中的光纖電纜。

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不妨考慮這樣一個事實:生物光子的分析已經被用於癌症研究。科學家可以通過比較癌細胞與健康細胞發出的光來檢測癌變。健康細胞組織和健康的人體所釋放的生物光子比受損或患病的細胞組織更穩定。

神經元如何產生光

科學家們仍在爭論生物光子在體內是如何產生的,但目前主流的理論認為,它們主要來源於代謝過程,尤其是涉及活性氧(ROS)的反應過程。

活性氧是一類高活潑性的含氧分子,當數量過多時可能對細胞造成傷害,同時它們也是細胞正常功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活性氧與特定的細胞成分發生反應時,會產生「激發態」的分子,而當這些分子(從「激發態」)恢復到穩定狀態時,會釋放出微小的閃光,也就是所謂的光子。

被稱為「細胞發電站」的線粒體,可能是這種微觀下光芒閃爍的主要來源。

為了理解這些激發態分子是如何發光的,可以把原子想像成一個微型太陽系:中心是原子核,電子則在周圍軌道上運行。當電子吸收了能量後,會躍遷到更高的軌道。當它返回較低能級軌道時,就會以光的形式釋放出多餘的能量——就像原子內部上演的一場微型煙火秀。

「玻爾模型(Bohr model)」 認為,一個帶正電的原子核被帶負電的電子環繞,電子會在特定能量軌道上運動。儘管現代量子力學對這個模型理論進行了大幅修正,但其核心思想依然成立:電子從激發態回到低穩定態時會釋放出光。

神經元似乎也利用了類似的機制,這些微弱的閃光或者生物光子,可以在我們體內產生。

光的治癒康復能力

這些光信號很可能在身體的自我康復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當細胞受損時,一些科學家認為它會釋放出一陣陣光束,作為一種遇險求助信號,像在發送SOS求救信號一樣。想像一下,當你擦傷膝蓋時,身體會本能地引導免疫細胞和營養物質去癒合傷口。神經元也可能在使用類似的策略,通過光信號來啟動傷口的修復。

有科學家提出,人體產生的不同波長的生物光,可能會激活不同的修復機制,幫助細胞自我癒合。

這一理念與「光生物調節」(Photobiomodulation)相吻合,也被稱為紅光波長療法,這是一種通過特定波長的光來促進身體修復的療法。研究顯示,紅光和近紅外光可以增強線粒體功能、降低炎症反應,並提升神經系統的韌性。

科學家們正在積極探索光療法作為一種有潛力的方法來治療各類疾病,例如阿爾茨海默病(編者註:俗稱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抑鬱症、腦損傷和中風等。如果外部光源可以幫助治療身體,那麼我們體內產生的光,或許也具有類似的修復力。

光與細胞功能之間的關係不僅限於治療——它甚至標誌著生命的起點。

令人驚訝的是,科學家已經捕捉到了卵子與精子首次相遇時的真實畫面:那一刻,釋放出一陣閃光。

這種閃光常被稱為「鋅火花」(zinc spark),它象徵著新生命的開始。彷彿細胞在開始融合之前,就已經通過光彼此「認出」了對方。

這引出了一個引人入勝的話題:「光」 是否是身體最原始的語言呢?

我們真的會從食物中吸取光嗎?

如果生物光子是我們身體用來溝通的語言,那麼我們的選擇,包括飲食、環境、思想與信仰,可能決定了這場「對話」的清晰度。

物理學家波普曾將飲食描述為「從食物中吸取光」,這不僅是一個比喻,而是一個真實的生化過程,涉及到提取並利用儲存在食物中的光能。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捕獲陽光,將其儲存在化學鍵中。當我們攝入植物時,這些化學鍵在體內被消化打破並重新組合,釋放出能量,為身體提供動力。

就像神經元能產生光一樣,我們也能從食物中提取光能,當食物在體內被分解時,電子會在不同能級間躍遷(以釋放出能量)。

波普也提出,我們從食物中獲得的能量,歸根結底是一種光能。這一觀點與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著名的方程式E = mc² (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相契合,這也意味著,質量本身就是能量的濃縮體。因此,儘管食物有物理質量,其本質上卻是被儲存的陽光。

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不同食物發出的光的品質也不同。通過測量這些光的發射,科學家可以分辨出傳統種植與有機種植的番茄,以及有機雞蛋與傳統養殖雞蛋之間的差異。

2023年一篇研究文章指出,光的發射特徵能夠反映出食物的新鮮度和品質,這一發現挑戰了 「卡路里就是卡路里(calorie,編者註:物理學能量的單位)」 的傳統觀念。食物不僅僅是燃料,更是一種以光為載體的能量信息。

吃下高品質、結構有序的光,或許真的可以增強你體內的光能,提高細胞之間的溝通效率,促進自我療養。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教育用途,反映的是科學家西娜·麥卡洛博士(Sina McCullough, Ph.D.)的觀點,而非醫學專業醫生的建議。此內容不應被視為醫療建議或取代專業醫護人員的指導。在改變飲食、用藥或生活方式前,請務必諮詢你的醫護服務商。使用本信息的風險由您自行承擔。

英文報導請見英文《大紀元時報》:Your Body Creates and Eats Light

責任編輯:韓玉#

相關新聞
醫學前沿:光指引身體內 「殺手」攻擊癌症
戲劇副教授觀神韻 舞蹈演員身體散發光芒
目睹「萬丈光芒」 神韻觀眾被籠罩在強大能量中
老闆夫婦:神韻讓人內心陽光閃耀 樂觀積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