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11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Daniel Lacalle撰文/原泉編譯)每當看到「凱恩斯學派」的主流觀點預測會出現災難時,我總會對市場出現調整感到興奮。那些聲稱大量印鈔和政府支出飆升不會造成通貨膨脹的人,現在卻能確切地知道關稅將如何影響總體價格。真有意思。
2016年6月,1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預計關稅將導致通脹,但這種情況從未發生。此外,其中許多經濟學家在2020年建議政府加大支出、美聯儲實施量化寬鬆政策,並表示無需擔心通脹。然而,這導致了30年來最高的通脹爆發。
事實證明,2016年至2019年期間沒有出現通脹,而2021年瘋狂的印鈔和支出熱潮引發了當前的通脹飆升。這種情況之所以發生,是因為許多經濟專家總是為政府的所有收支失衡和加稅行為辯護,但對任何減稅或供給方面的措施發出警告。我們永遠不應相信那些與社會民主黨政府關係密切的專家。
按照那些危言聳聽者的說法,關稅將在美國和其它國家引發巨大的通脹。估計唐納德‧川普(特朗普)總統的關稅將由美國消費者承擔,中國對美國的關稅也將由美國消費者承擔,歐盟的反制措施也只會由美國消費者承擔。如果我們相信這種說法,那麼關稅對全球企業來說將是最好的消息:美國人獨自承擔全部成本、利潤率不會下降,全世界都會高興。如果不是有數百萬人信以為真,那真的很可笑。
此外,按照主流說法,如果美國徵收關稅,將會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然而,如果是中國或歐盟徵收關稅,那就啥事沒有。
當凱恩斯主義者預言災難時,災難往往不會發生,而當凱恩斯主義的主流觀點告訴你沒有風險時,比如2008年那樣,那你最好趕緊躲開。
我們應該考慮一些相關因素。市場已經消化了經濟衰退和滯脹的風險,但最新的就業報告卻顯示了相反的情況。3月份新增了22.8萬個就業崗位。據Real Investment Advice的數據,ISM綜合指數表明經濟正在擴張,且經濟加權指數遠高於擴張水平(50)。所有投資和生產領先指標都遠未顯示出衰退的信號。此外,許多市場參與者似乎不相信美聯儲會採取鷹派立場、經濟會衰退,這種情況在過去二十年裡從未發生過。
我覺得有趣的是,多年以來首次,標普500指數的交易價格頗具吸引力。在經歷了多年的牛市且市盈率不斷攀升之後,我們終於可以說,即便大幅下調盈利預期,標普500指數也開始變得有吸引力了。2027年15.2倍的市盈率提供了足夠的修正空間,並且仍顯示出頗具吸引力的入場點。以2027年的企業價值與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V/EBITDA)10.3倍來看,股票價格相當便宜。
此外,隨著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達到3.99%,股票與債券相比,數月來首次顯得頗具吸引力。利潤率強勁,業績指引樂觀,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入場時機開始顯現,因為通脹壓力可能會受到限制,所謂的貿易戰也將通過談判解決,已有五十多個國家呼籲美國政府就貿易壁壘達成協議。
任何長期投資者都應關注那些因恐懼而被過度低估、估值具有吸引力且共識的擔憂是脫離實際的投資機會。可能是時候開始建立多頭倉位了,因為量化寬鬆政策和降息可能會隨著市場波動期之後出現。
投資人需要防範通脹主義以及央行對貨幣購買力的破壞,這種風險並未消失,由於全球各地政府持續增加債務並造成財政失衡,通脹正以更強勁的勢頭捲土重來。抵禦通脹的方法是採取平衡的策略,來構建既能保護財富又能幫助你應對市場波動的投資組合。
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和主張,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或招攬之用意。大紀元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的建議。大紀元不擔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或時效性。
作者簡介:
丹尼爾‧拉卡勒(Daniel Lacalle)博士是對沖基金特雷斯斯(Tressis)的首席經濟學家,著有《自由還是平等》(Freedom or Equality,2020)、《逃離央行陷阱》(Escape from the Central Bank Trap,2017)、《能源世界是平的》(The Energy World Is Flat,2015)和《金融市場的生活》(Life in the Financial Markets, 2014)等著作。
原文:We May Be Close to the Best Buying Opportunity Since 2009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