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關稅升級 美中關係步入新時代

【大紀元2025年04月11日訊】(英文大紀元Terri Wu報導/趙鳳華編譯)隨著連日來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關稅戰急速升級,專家分析,兩國已經進入了對抗加劇和脫鉤的新時代,幾乎沒有逆轉的可能。

由競爭轉向敵對

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對中國大陸徵收34%的對等關稅,並對其它數十個國家徵收特定關稅。此舉揭開了美中之間一系列針鋒相對行動的序幕。

在北京祭出34%報復關稅後,川普政府將美國的對等關稅再提高50%,而中共政權再次對抗,將關稅提升至84%。中共政權還多次揚言,要「奉陪到底」。

4月9日,川普將對中國的關稅總額提高到145%。同時,暫停對所有其它國家的特定徵稅。

專家表示,美中關稅對峙的核心是世界經濟秩序之爭。

根據這些專家的分析,美中之間已沒有多少談判的空間,現在到了其它經濟大國在美中之間選邊站的時候了。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副總裁詹姆斯‧劉易斯(James Lewis)認為,這兩個國家正在走向「衝突」。

劉易斯對《大紀元時報》說:「中(共)國不會收手,至少從去年11月開始,他們就在計劃如何應對這一問題。」

他說,根據他從與中共官員的談話中了解到的情況,「他們預計會脫鉤,他們一直在計劃」。

「川普加速了這一進程。但至少從去年開始,他們就一直在計劃如何管理脫鉤」,劉易斯說。

數十年來為在中國做生意的外國投資者及交易商提供咨詢的美國商人Mike Sun說,自從川普上任以來,中共當局就一直在預期世界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攤牌。而現在,它終於發生了。

為免受中共政權報復,Sun要求使用化名。

在川普總統第一任期,中共提出購買美國產品。Sun表示,此舉呼應了川普減少兩國貿易赤字的需求。談判促成了2020年1月簽署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中共當局並沒有履行該協議。

然而,這次的遊戲規則有所不同。

Sun告訴《大紀元時報》,川普以實現與所有國家互惠關稅為目標,正在尋求重建全球經濟秩序。

美國徵收對等關稅顯然是為了反制中共數十年來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他說,中共也看到了川普目前的做法與以往不同。

「中共政權已經看到,對美國做出讓步將會導致一個它無法承受的結果,所以它選擇了對抗。」

Sun說,4月9日標誌著美中關係的一個分水嶺。中共政權跨過了關鍵門檻,從美國純粹的戰略競爭對手開始走向敵對地位,就像冷戰時期的蘇聯一樣。

中國問題專家Alexander Liao表示,中共政策的迴旋餘地很小。因此,他說,北京很有可能會訴諸入侵台灣來扭轉局面。他最近從中共軍方獲得的內幕消息似乎印證了他的看法。

Liao在中共軍隊系統背景中長大,曾駐守香港多年,後來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記者和香港分社社長。

盟友將如何回應?

自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美國股市經歷了一場過山車行情,從2020年夏天以來未見的三天連續下跌,到2008年以來最大的單日反彈。

川普總統此舉的不確定性激怒了部分投資者和一些盟友。

4月9日,川普在解釋暫停全球對等關稅的決定時說,人們 「有點猶豫,有點害怕」。他還說,在與各國合作達成交易和應對市場時,需要保持靈活性。

根據CSIS副總裁劉易斯與布魯塞爾官員的談話,他表示,當地的政治家目前非常傾向於與美國脫鉤。

他說,歐洲人對川普決策的不可預測性感到不舒服。

4月10日,歐盟暫緩了對美國鋼鋁關稅的反制措施,為期90天。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我們希望給談判一個機會」。不過,她強調,如果談判失敗,「所有的選擇仍然在桌面上」。

4月10日,歐元區和北京也同意研究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設定最低價格,以代替歐盟去年徵收的關稅。

Liao表示,他認為川普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將歐洲推向中共國的方向,但不會一直如此。畢竟,兩者在意識形態上存在巨大差異。

「與中(共)國站在一起會帶來巨大的道德壓力」,他指的是中共政權惡劣的侵犯人權行為。

美國全球戰略公司(AGS)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格雷(Alexander Gray)是川普第一任政府的資深國家安全官員,他稱讚川普將美國「提升到了一個極佳的戰略位置」。

格雷說,通過使用對等關稅,川普鼓勵了70多個國家走到談判桌前,拉平雙邊貿易。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大紀元時報》,總統還通過將所有國家的普遍關稅保持在10%,「讓更高的關稅成為常態」。

10%是美國今年之前平均關稅水平的四倍。

跟中共站隊將一敗塗地

劉易斯承認,北京有意以產業政策主導全球市場。在全球市場上,若實行中共的遊戲規則,就意味著美國、日本、韓國、歐洲和其它國家的損失。

劉易斯說:「因此,如果你在目前的條件下繼續與中(共)國站在一起,將會一敗塗地。」

劉易斯表示,儘管如此,他仍擔心川普的行動會使全球經濟從美國和歐洲轉向中國大陸。

格雷則表示,在盟友的考慮因素中,將更警惕中共的行為。

「(川普)將中共政權置於難以自保的境地,揭示了我們許多人早已知道的事實:中共國建立了一個旨在為政權永續而發動經濟戰爭的經濟體系」。

「北京不願意也沒有能力改變行為方式,這暴露了中共的真面目,也讓美國及其盟友和合作夥伴成為反習運動的統一陣營」。

習近平處境不妙

分析人士就目前貿易對峙中支持各陣營的風險和因素進行了評估。

雖然世界不會看到中國大陸發生像美國一樣的街頭抗議,但據Liao透露,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他說,他不認為習近平擔心中國人民,但中共黨內的精英和官員可能對習近平的權力構成真正的威脅。

當精英不認同政策方向時,他們可能會結盟支持另一位領導人。

習近平工業政策的另一面是,它人為地提振製造業,製造業產生了大量過剩產能,增加了中國經濟對出口的依賴。

而川普的關稅將對支持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省份造成沉重打擊,包括廣東、浙江和江蘇。這些沿海地區以出口為主。

經濟衰退會傷害共產主義精英的財富,後果可能很嚴重。中共歷史上已有先例。

接替毛澤東的中共黨魁華國鋒在1978年的權力鬥爭中被鄧小平取代。鄧小平所陳述的理由是中國經濟瀕臨崩潰。

Liao說,這個理由可以用來廢掉習的權力。他說,共產專制的不透明性意味著,在新的獨裁者上台之前,外界的人不會看到任何動亂的跡象,這與民主社會不同,在民主社會中,政治權力的壓力是公開的。

Liao表示,他認為川普需要改善國內就業和通貨膨脹,才能在與習近平的對峙中勝出。美國經濟的韌性將成為川普的有力支點。

截至目前,美國的經濟數據保持堅挺。通脹在3月份降溫。最新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示,同比增長2.4%,低於上月的2.8%。上週,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報告顯示,3月份,美國經濟新增228,000個工作職位,幾乎是2月的兩倍,遠遠超過普遍預測的135,000個。

4月9日,390億美元的10年期美國國庫債券交易顯示,投資人需求旺盛。收益率低於預期,但仍是2013年6月以來的最高單週收益。

Sun表示,雖然很難實時證明,但他懷疑中共一直在拋售美債,以降低價格並提高利率。中共國目前持有約7,6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低於美國國債總額的3%。

Liao表示,強勁的債券銷售和股市反彈表明,美國經濟的基本面仍然強勁。

中共要打熱戰?

Liao表示,他相信習近平可能會對台灣發動侵略戰爭,試圖扭轉局勢。

「中共會想改變市場的基本驅動力」,他說,「由於和平時期的產能過剩,全球都是買方市場,而美國是最大的買方,因此擁有最強的力量」。

「然而,戰爭一開打,就意味著將經濟變成賣方市場——無論是賣武器還是賣裝備,戰爭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中(共)國製造業的作用」,他說。

世界銀行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製造業規模達到4.66萬億美元,約占全球總量的30%。

相比之下,美國的製造業在2021年為2.5萬億美元。世界銀行數據庫中沒有美國2022年和2023年的數據。

根據Liao在中共軍方的消息來源,中共解放軍發布了一份內部公報,重點包括:

第一,台灣戰爭必然發生。情況可能類似朝鮮戰爭,當時在戰火中進行了長達兩年多的和談。

第二,中美之間的戰爭必然會發生。

第三,解放軍將美軍各軍種的徽章分發給中國士兵研究,以便他們在戰鬥中分辨敵人的軍種。

「解放軍內部的氣氛相當緊張」,Liao說。

他補充說:「一場戰爭能為習近平解決很多問題:首先,經濟就不再那麼重要了;其次,他可以平息中共內部的反對派系,用一個外部理由向中國人證明共產黨統治的合法性。」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分析:中共制裁28美企難奏效 美中脫鉤將加速
美中對抗無解 田弘茂:美國將在戰略層級全力對抗中共
關稅戰下中國產業慘況曝光 專家:恐釀民變
關稅戰再升級 台商:中國經濟將陷入惡性循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