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或為加州葡萄酒產業帶來轉機

人氣 519

【大紀元2025年04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Beige Luciano-Adams報導/張純之編譯)近日川普總統密集發布的關稅政策引發軒然大波,但加州葡萄酒業部分人士卻對關稅抱持樂觀態度。

史都華·史賓塞(Stuart Spencer )是一位釀酒師,同時也是加州中谷地區「洛迪葡萄酒協會」(Lodi Winegrape Commission)執行董事。他表示,近期媒體報導多半聚焦於依賴進口酒的餐廳與零售商,卻忽略本國葡萄種植者與釀酒師的聲音。

史賓塞說:「對加州葡萄農來說,我認為他們會認為關稅是支持性的,是有必要的,能幫助重建公平競爭環境。因為他們現在根本不是在公平競爭的狀態下運作。」

近年來,由於全球需求下降與大量廉價、受補貼的進口產品湧入,加州葡萄酒產業遭遇重創,許多農民被迫放棄大片葡萄園,任憑果實枯死在藤上。自疫情爆發以來,在生產加州約三分之二葡萄的中央谷地(California’s Central Valley),中小型家族農場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

出口訂單少了 但國內訂單在增加

傑夫·比特(Jeff Bitter )是第四代葡萄農,也是設於弗雷斯諾(Fresno)的產業組織「聯合葡萄種植者協會」(Allied Grape Growers)的主席。他表示,葡萄農和釀酒師對「(川普)關稅很糟糕」的說法早已感到厭倦。

他說,在葡萄酒產業裡,關稅並非對大家都是壞事。作為不依賴進口原料的加州葡萄農或釀酒師,關稅其實沒什麼問題,甚至可能是好事。

對加州葡萄酒產業的近期報導,大多集中於對川普威脅要對歐盟葡萄酒、香檳及酒類產品徵收200%關稅所帶來的不安。

然而,4月9日,川普政府宣布對大多數貿易夥伴的報復性關稅將暫停90天。與此同時,美國對所有全球進口商品徵收10%的基礎關稅,但中國除外。川普表示,對中國的「對等」關稅將提高至125%,這是日益升溫的貿易戰中的最新一擊。

史賓塞指出,貿易戰開打後,加州葡萄酒的出口訂單可能暫停,但進口也受到影響。「我們聽到不少釀酒廠說,他們的國內訂單正在增加。」他還提到,他自家經營的聖阿芒(St. Amant)酒莊,最近訂單也明顯增加。

史賓塞說:「我們與一家全美連鎖企業合作。200%關稅公布的隔天,他們就聯繫我們想進貨。之前六個月都沒訂單,現在三週內卻收到三筆訂單。」

加州生產成本全球最高

史賓塞指出,加州80%釀酒葡萄來自小型獨立的家族農場,而這些農場根本無法與歐盟政府大力補貼的葡萄酒產業競爭。「這造成極不公平的競爭,市場充斥著原本該被淘汰的供應,阻礙市場的自然修正。」他說。

加州業者在國內市場同樣面臨劣勢,不僅要與大量的廉價進口葡萄酒競爭。這些酒往往由同一批人進口、調配、配送與零售,這些企業同時也販售加州本地酒品——能利用聯邦的退稅漏洞獲得補貼。

史賓塞表示:「這對中谷地區的農業社區造成深遠影響。你會看到成千上萬英畝的葡萄園,去年秋天沒人修剪、沒人收成,而新的一季卻快開始。這些葡萄藤可能被拔除,或就這樣被遺棄了。」

史賓塞還說,加州業者還面臨極高的生產成本和嚴格法規。「在加州,葡萄或葡萄酒的生產成本大概是全球最高的。」比特說,「這與我們的法規有關——包括我們所遵守的環保標準、工資與工時標準,以及對員工的待遇。」

他表示,農民並不抱怨這些高標準,但他們無法與那些不受規範約束、成本極低的競爭對手抗衡。史賓塞和比特都認為,比起川普提出的200%關稅,更精細化的調整方式可能更合適,例如政府提供行銷推廣支持,或協助農民符合法規要求的資源。

比特說:「我們花了那麼多錢,以對消費者、對員工、對環境、對我們州、對整體經濟狀況都良善的方式來種葡萄、釀葡萄酒。那麼,我們在成本基礎上處於多大的劣勢?我們該如何調整進口商品的成本,來讓競爭環境更公平?」

許多人不敢公開支持關稅

雖然葡萄農可能對關稅政策感到樂觀,但並非所有人都願意公開支持。史賓塞說:「很多人不願發聲,是因為這已經變成高度政治化的議題。一半的國人不支持,單純因為他們不喜歡川普,卻不管關稅政策本身是否合理。」

比特補充,另一個顧忌是:不想得罪大型酒類經銷商,這些公司主導市場,同時大量採購加州本地葡萄和進口酒品。

對於在全球葡萄酒市場低迷中苦撐的加州業者來說,他們表示面臨諸多市場扭曲與貿易壁壘,使得競爭對手占盡優勢。雖然關稅無法解決所有問題,但在多年壞消息之後,至少帶來一絲希望。

史賓塞建議,那些完全依賴進口產品的美國餐廳與零售商,其實可以嘗試採購加州或其它美國本土葡萄酒品牌。他說:「這場變局會有贏家也會有輸家。對加州的葡萄農來說,這可能是一場勝利。」◇#

責任編輯:方平

相關新聞
川普警告對歐盟葡萄酒等徵稅200%
【全球新聞】川普對華關稅升至125%
高盛下調中國GDP增長預測 關稅衝擊為主因
美移民執法人員現身敏感地點 引發緊張不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