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11日訊】川普高舉的關稅大棒終於落下來了,全世界的資本市場都立即做出了反應。目前除中國之外,世界各國政府的反應參差不齊。有的立即給美國降稅的,有馬上打電話給川普要討論的,也有不做反應、謹慎觀察的。現在對於大部分國家來說,非常現實的問題是,各國未來的經濟能不能夠承受這樣的震盪,各國有什麼樣的政策選擇,經過短暫的震盪之後,全球的經濟會出現一個新的穩定的格局嗎?
關稅風暴來襲 考驗各國立場
獨立電視製片人李軍在新唐人《菁英論壇》節目中表示,對全球經濟而言,川普總統關稅政策真的是引起了十萬層浪。美國一年的消費總額大概有20萬億(美元,下同),去年進口是3.3萬億。美國人一年的消費占全球的近三分之一,這樣巨大的市場如果遊戲規則變了,對全球經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和衝擊。
李軍說,川普的關稅一出來,包括歐盟、法國、加拿大等國家都會說,這個不行,我得有報復措施。但是大家理性下來考慮之後,很多國家都開始改變態度,要求談判,甚至願意雙方達成對等的零關稅。
按照現在白宮和一些方面的統計,大概已經有七十多個國家在和他們聯繫,要進行談判。動作最快的是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是第一個飛來跟川普談的。他說願意迅速消除與美國的貿易逆差,而且他希望與美國簽訂一個協議,成為全球談判的一個範本。
歐盟主席馮德萊恩說,歐盟委員會在4月7日出台了一個零對零的關稅協議,希望大家一起免於關稅。英國政府明確表示,優先考慮通過談判來達成經濟協議,以取消或者減少關稅。加拿大原來態度是很強硬的,最新的情況顯示,也有一定的緩和,表示願意談判,最好是雙方都取消關稅。
台灣總統賴清德表示,台灣將考慮與美國建立零關稅的對等協議,同時台灣已經制定了要加大對美國採購的計劃,縮小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並加大國防方面的採購。另外,台灣還考慮在電信等多領域加大對美國的投資,也希望美國加大對台灣的投資,共同打造美台的經濟黃金時代。台灣跟中共的態度相反,是非常積極。
李軍說,亞洲的日本、印尼、越南,甚至是津巴布韋也都說,要組建團隊與美國進行談判。其中日本、越南的團隊已經在跟美國談了。川普的團隊說,跟這些東南亞國家來談判,如果和美國達成協議,那麼這些國家從中國進口的原材料,要加30%~50%的關稅。據說,美國和越南現在談判很可能卡在去中國化的問題上。因為美國認為,越南在中美貿易當中,扮演了一個轉口貿易的角色。這個問題必須要解決,而且要防止中國商品通過越南規避美國關稅。
資深媒體人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美國對東南亞提高關稅,目標還是針對中共的,這是對中共故意繞過美國關稅做的一種針對性的政策。比如,對越南的零關稅建議,美國已經要求越南對中國原料和半成品加稅了,也就是為了阻撓中國通過第三國繞道出口美國的通道,主要不是為了抑制東南亞這些國家對美國的出口。
川普重塑全球新規則
時政評論人士橫河在《菁英論壇》表示,歐洲各個國家,對關稅的態度是不一樣的。歐洲有相當一部分國家,不僅不打算報復,還覺得是應該減關稅。為什麼呢?因為實際上西歐一些國家在恢復建設以後,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恢復的過程當中得到了美國的援助。
美國援助結束以後,基本上開始推動全球化,就是先歐洲一體化,所以就有一些條約,實際上就是內部降關稅。也就是說歐洲是有這個準備的,它只是沒有給美國,因為美國商品可能競爭力比較強。所以零關稅應該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或者就是大家都高關稅,或者大家就零關稅。
另外一個,歐洲不管怎麼說還是比較講理,因為美國算的是對等關稅,對等關稅算起來很複雜,但總的來說它是以平均關稅和一些特定領域。比如平均關稅的話,美國大概全世界進口平均只有2%到3%的關稅,美國商品進歐洲去,大概是3.5%的關稅,也不是很高,但是有些領域特別高。比如汽車,在美國買歐洲的汽車,只有3%~3.5%的關稅。但是如果在歐洲買美國的汽車,那就是百分之十幾的關稅,農產品要到20%。所以,實際上歐洲是沒理的。因為歐盟已經發展成了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美國第一、中國第二、歐洲第三,你已經是世界上第三大。而且歐洲人的生活是非常舒適的,比美國人要輕鬆得多。你到歐洲去玩,發現上午11點鐘之前,街上幾乎沒有人。美國早上4點鐘天不亮,街上就已經全是人了,大家幹活去了,所以美國人是很辛苦的。
因此,我覺得歐洲要仔細想一想,歐盟必須要統一意見。準備強硬的要去報復性關稅的,除了法國,可能還真的沒有特別願意這麼做的。我覺得大部分國家是願意跟美國談的,這是歐盟的情況。
但實際上現在的問題,不僅僅是零關稅的問題,因為川普這兩天說得比較清楚,零關稅是沒有用的,關鍵是貿易逆差。美國要解決貿易逆差的問題,你再零關稅也解決不了貿易逆差的問題。所以,以色列這次是一個樣板,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就是要解決貿易逆差的問題,其它國家也是這樣。所以說,零關稅只是個開始,實際上川普確實是在制定一個新的規則。
橫河說,全球化以後,世衛組織、還有以前的貿易協定、官方總協定都是一體化,然後大家都降低,但實際上只有美國真正降低了,別的國家都沒有降低,所以美國一直是吃虧。弄到最後這些國際協定,都捆了美國的手,美國最守規矩。所以,現在我覺得川普確實是在重新制定一個國際規則,這點很重要,大家也明白了,這個事情不是說你跟他談判了,就能解決問題的,解決不了。關鍵問題是大家怎麼樣去適應一個新的世界。
歐盟能否統一對策?
橫河在《菁英論壇》表示,我覺得歐盟27個國家,拿出一個統一的策略來回應美國,還是有可能的,因為它已經實現了內部的免稅。就是說在歐盟27個國家裡面,他們實際上已經是一體化了。我覺得它最終是要拿出一個方案的。不然的話,那就是川普重寫國際秩序,使得歐盟也重寫,因為歐盟已經是一個地區性的一體化了。
橫河說,全球化實際上就是全歐洲化,如果說它拿不出一個統一的策略來應對美國,還不止對付美國,還要對付中共的。因為美國一旦關稅徵收起來以後,中國的廉價商品將湧向歐洲,歐洲會面對一個廉價商品的巨大浪潮。所以歐洲必須團結起來,如果團結不起來,那就全球化徹底完了,連歐洲一體化都崩了。所以,我覺得歐洲會盡力地團結起來,因為畢竟一個歐盟要比單獨每一個國家的力量要大一些。
李軍在《菁英論壇》表示,馬斯克最近警告歐洲,如果美歐的關稅問題談不攏,那麼歐洲出口經濟有可能面臨一種「大屠殺」般的重創。尤其在汽車、機械製造、奢侈品這些行業。馬斯克這是在強調,美歐之間如果發生貿易衝突,後果會比較嚴重。
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這次川普關稅大戰,對歐洲會有一個巨大的挑戰和考驗,如果應對不好,歐盟有可能就此完結了。歐盟最早是由一個統一的關稅聯盟發展起來的,原先是歐洲的經濟共同體,後來加入的國家越來越多,處理的問題就從經濟跨越到政治,但歐洲有自己的結構性的問題。
歐盟任何統一的法律和政策,都要面臨一票否決的考驗,只要有一個國家反對就無法通過。問題是歐洲27個國家,政治文化不但有分歧,經濟上的差異也很大,發展也很不平衡,但歐盟非要搞一個統一的中央銀行,實行統一貨幣,本來矛盾就非常大,這樣更難協調了。
郭君說,比如,有的國家經濟不好,要寬鬆的貨幣政策、要減息,但也有的國家經濟過熱,要加息應對物價,這個中央銀行怎麼決定呢?還有的國家希望和美國保持密切的關係,多做生意,有的國家就不願意,又怎麼統一?所以這裡很多要協調的地方。再比如,德國的經濟國情和羅馬尼亞的相差就很大,對關稅的敏感度很不一樣。所以,這一次關稅問題,恐怕各國家立場都不同,很難形成一個統一的政策,這對歐盟國家的考驗也非常大,尤其在政治問題上分歧就更大了。
大震盪至少一年 大資本失去方向
大紀元資深編輯與主筆石山在《菁英論壇》表示,我們以前看經濟數據的一些大波動,發現出現危機的時候,有的升、有的跌通常是黃金、石油和美元。黃金和石油升,美元通常就跌;美元如果升,黃金、石油就跌。但這一次非常奇怪,黃金、石油、美元一起下跌。
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這說明國際經濟格局發生了變化,說明過去幾十年全球經濟運行的一些基本要素,現在正在發生變化。以前的情況是,全球經濟綁定在石油美元這個基礎上的,美元既是國際交易結算貨幣,同時也是各國財富價值儲備的一個工具。所以,當美元貶值的時候,其它都會下跌,包括作為財富儲備的替代品黃金,還有用美元交易的石油,還包括其它礦產品等等。但未來這個基本的場景是否還會一樣,誰都說不準了。
我覺得目前全球經濟的基本調子是恐慌,大資本失去了方向感。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要等到大家都適應了新局面之後,才會慢慢穩定下來,這對全世界的經濟都是一個挑戰。
橫河在《菁英論壇》表示,2025年這一年基本上是處於一個震盪階段的,到2026年以後會逐漸平靜下來,新規則就開始建立起來,大家也習慣了。現在一下子大家不習慣了,很多國家都覺得在被挖肉,得有一個適應過程。因為整個供應鏈要轉移,不是一年兩年能夠完成這種大規模轉移的。當然短期已經可以看到一些效果,像有一些投資就進入美國了。
有兩個例子是可以說明的,一個就是特斯拉。前兩天剛剛評出來,最美國化的汽車特斯拉排第一位,它的零部件絕大部分在美國生產,做到這點不容易。蘋果就做不到,它的iPhone就必須在中國生產線,要是搬到印度就要差很多,因為它的供應鏈很完整。
但汽車行業是一個例外,除了特斯拉以外,日本曾經為了解決和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就像川普現在講的到美國來設廠,可以不交稅。他們在南方建了很多工廠,現在基本上也都是本土化,就是很多零件都本土化了。就是日本的汽車其實完成了一個大家都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整個汽車生產線和它的所有的供應鏈,全部搬到美國來,這就像現在覺得美國很多產業不可能回來,其實日本已經做到了。
橫河說,特斯拉不算,它從一開始就是美國企業,日本企業過去能做到,現在還在這裡堅持,其它企業也有希望。只是提高自動化管理、AI控制這些方面,現在科技也發展到這一步了,我覺得還是有希望的。
新唐人、大紀元推出的新檔電視節目《菁英論壇》,是立足於華人世界的高端電視論壇,該節目將彙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熱點議題,剖析天下大勢,為觀眾提供有關社會時事和歷史真相的深度觀察。
本期《菁英論壇》全部內容,敬請線上收看。
《菁英論壇》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轉載和引用《菁英論壇》文章 ,請保持原文內容,並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