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課稅125% 華人憂便宜貨成絕響 專家提建議

【大紀元2025年04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趙芬妮紐約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昨日(4月9日)宣布,對未對美國實施報復的國家,暫緩徵收對等關稅90天,但對中國的報復則採取更嚴厲措施,將關稅加碼至125%。這令部分華人擔心中國產品價格飆升。不過,有專家認為,美國整體物價不至於劇烈波動,建議消費者可以考慮選擇日韓等國生產的更耐用商品作為替代。

(圖三)2025年4月9日,一家華人超市販售的來自中國的「魯花」壓榨花生油。
(圖三)2025年4月9日,一家華人超市販售的來自中國的「魯花」壓榨花生油。(讀者提供)
(圖二)2025年4月9日,法拉盛一家華人超市舉辦方便麵優惠促銷活動。
(圖二)2025年4月9日,法拉盛一家華人超市舉辦方便麵優惠促銷活動。(趙芬妮 / 大紀元)
(圖一)2025年4月9日,法拉盛一家華人超市一款康師傅方便麵斷貨。
(圖一)2025年4月9日,法拉盛一家華人超市一款康師傅方便麵斷貨。(趙芬妮 / 大紀元)

針對這波突然加徵的高關稅,李小姐接受本報採訪表示,最讓她後悔的是沒有及早下單,導致無法再購買想要的書籍,「我打算從臺灣網站看看,能不能買到代替的。」不過她認為臺灣產品其實也不便宜。

她建議消費者可以趁早上網查看,或許還能找到尚未調價的存貨,她打算網購一款「專門泡茶用的」中國產的燒水壺。

此外,她也提到家人近日剛從中國訂製了一副眼鏡,正在海運途中,「不知道收到時會不會被額外收稅,現在很擔心。」

顏先生一早得知關稅上調的消息,趁上班空隙特地前往華人超市購買家中常用的「魯花」壓榨花生油。

「以前疫情前是39美元一桶,現在已經漲到48美元了。但是下一批不知道還會不會有,即便有,恐怕也不是這個價格了。」顏先生接受本報採訪表示,他發現貨架上僅剩六桶,當即全數買下帶回家。「夠我們吃兩年,也不會壞。」

柳小姐則為即將在五月份上調的小額包裹關稅加緊採買,努力搶在新規實施前完成訂購且到貨。她表示「剛剛發了一個空運包裹」,怕海運來不及,但也擔心空運的人太多,導致積壓推遲入關。即便如此,她仍做好被徵稅的心理準備。

2025年4月9日,法拉盛一家華人超市舉辦方便麵優惠促銷活動。(趙芬妮 / 大紀元)
2025年4月9日,法拉盛一家華人超市一款康師傅方便麵斷貨。(趙芬妮 / 大紀元)

專家:大型超市可消化部分成本 避免價格劇烈波動

針對這波中美貿易緊張是否會導致美國物價全面上漲,中國問題專家、曾在商學院任教的王赫接受採訪時認為情況不會太悲觀。他表示,美國大型零售商如沃爾瑪、Costco(好市多)等,長期以來都在全球尋找物美價廉的供應商,且通常會吸收部分成本壓力,減少對消費者的衝擊。

「Costco已經釋出訊號,將動用全球採購力量來避免價格劇烈波動。」因此,他認為此波加關稅不至於引發全面性通膨。

對於食品以及日用品,王赫指出,日韓產品雖然價格較高,但更耐用、使用體驗佳,性價比仍然不錯。他舉例,韓國榨菜8美元,中國榨菜1美元,但前者依然賣得好。他建議消費者不必過度迷戀低價,應注重品質與長期使用價值,「比如日本的小頭牙刷,用起來特別舒服;便宜的中國電扇我也買過,沒用多久就壞了。」

法拉盛的韓國連鎖超市「漢陽超市」(H&Y Supermarket)每個月的特賣日常常吸引不少市民,王先生向本報表示常常購買那裡的韓國豬肉餃子與紅豆包,他說,「吃過這家就不想吃別的了,口味真的不同,吃起來也更放心。」

對此美國此次加稅目的,王赫強調,中美之間存在龐大的貿易逆差,中國每年對美出口逾5000億美元,順差超過3000億美元,使其成為美國最大貿易逆差來源國。川普政府藉由加徵高額關稅,意在迫使中國改善貿易結構,從而讓美國糾正貿易失衡狀態。

他表示,若雙方能透過談判化解爭端,相關關稅措施也可能隨之調整,屆時市場擔憂也將隨之緩解。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唐浩:美中貿易戰開火 燒出中共危機
美中貿易戰 台經部:網通業出現轉單效應
美對中關稅升級 學者倡台灣「擴大內需」因應
台商回台熱挹注 經濟部:民間消費動能穩定成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