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採訪報導)中國經濟下行、房地產持續低迷之際,中共官方拋出一個強制執行的《住宅項目規範》,包括要求新建住宅層高至少3米,四層及以上住宅裝電梯等等。網上質疑聲一片,有人指二手房業主要哭了。專家揭官方四個深層意圖,並指新規將令房地產行業陷入新一輪震盪與停工潮,城市空間階級化加速,進一步加重地方債務負擔。
官方「好房子」國標引民間質疑:二手房怎麼辦?
3月31日,中共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號稱「國家標準」的《住宅項目規範》(簡稱《規範》)。其中主要標準是:1. 新建住宅層高不低於3米,原來是2.8米。2. 4層及以上住宅設置電梯。3. 提高牆體和樓板隔聲性能。4. 提高戶門、衛生間門的通行淨寬。5. 提高陽台等臨空處欄杆高度等。
該《規範》將於5月1日起施行,官方明確,《規範》為強制性工程建設規範,全部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多家官媒稱這是「好房子」的國家標準。
在今年3月全國兩會上的中共政府工作報告,曾首次提及「好房子」,並強調推動樓市「止跌回穩」等。中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當時在記者會介紹,該部近期在組織編制「好房子」建設指南、修訂住宅項目規範。
大多數網友表示質疑:「那以前的房子怎麼辦?」「多出點保障性住房比扯這第四代住房更親民。」「得,二手房子更賣不出去了。」「千方百計騙人買房。」「這得多錢一平啊。」「都在控制成本,沒有法規約束開發商。」「現在的房子一般的也買不起。」「羊毛出在羊身上。」
「中產先生」發文表示,現在樓市的趨勢是:二手房以價換量,新房有價無市。好房子新規頒布之後,大家可能也不買二手房了,等著買按照好房子標準建造的新樓盤不香嗎?那大部分二手房業主可能要哭了。」
北京知識分子老張對大紀元記者說,這種新規定顯然會增加開發商的成本,這個成本最終不是開發商承擔,它必然轉嫁到買房的民眾頭上。
老張認為,四層級以上設電梯以及層高,官方可以做倡導而不是硬性規定,具體應由開發商根據市場來選擇。「我不知道住建部搞這種規定,是否經過調研,是否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符合中國民眾的客觀需求。」
他認為政府顯然覺得自己的權力大得不得了,既沒有尊重市場,也沒有尊重民眾。而近年當局就房地產出台的東西太多,不管看起來好不好,民眾現在不吃那一套了,房地產照樣起不來,這種規定等於沒有用。
專家:改善住房品質只是幌子 官方四層意圖
網上也有網友叫好的:「總算對隔音開刀了,如今的房子,半夜咳嗽一聲或者打個噴嚏,樓上樓下聽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家庭之間的普通講話,在隔壁鄰居家竟也能聽到,非常尷尬,毫無隱私可言。另外一個,將現行要求規定的7層起設置電梯,提升為4層起就要設置電梯,這一點也不錯。」
然而,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對大紀元表示,北京官方出台這個規定,表面上說是「改善住房品質」,但本質上是一場政策導向與資源配置的戰略調控,至少有四個深層意圖:
第一是區隔市場、淘汰小開發商,進行行業洗牌。中共希望利用新標準提高門檻,讓資金不足、技術落後的小開發商自然退出市場,只保留「央企系+地方國企系」開發主力。其中「層高3米、電梯必備」,對於成本控制極端精細的三四線小樓盤來說是致命打擊。北京中央希望把未來城市住宅的供應權掌握在其認為可信賴的大國企手中。
第二就是引導需求轉向城市核心區域與保障房體系。新標準一出,大批三四線城市的開發用地或過往低標準小戶型房屋將難以出售。這正好將需求「驅趕」回一二線城市、核心地段或官方主導的保障性住房體系內。也是在將自由流動的民間購房需求,重新納入國家主導體系。
第三,這屬於政策話語反轉:由「保交樓」轉向「保品質」,是官方主動重構信心敘事。因為中國房市正在遭遇系統性信任崩盤。這項政策提供一種「虛假希望」:「你看!我們不是光保交樓,還在提升居住品質呢!」
黃大衛說,這是北京官方一種話語敘事工程,試圖壓制「爛尾潮」「維權潮」的聲音,用制度許諾蓋過現實困境。
黃大衛說,中共新規的意義並不在「真正提高住房品質」,而在於製造治理幻象與輿論轉移。這是一種「制度性虛偽」的典型表現。但制度標準高,不代表執行有保障。在中共體制下,「有法可依」不等於「有法必依」。正如過往雖然法規嚴禁「預售資金挪用」,結果爛尾樓遍地;法規號稱保障「陽光價格」,實則全靠人脈與潛規則。他質疑,現在官方說「電梯必備、層高3米」,但質量是否如實交付?
他認為官方的第四個意圖,就是中央再次收回過去由各地建設部門審批的建築標準與開發節奏權力,把住宅審批話語權統一交給中央系統(住建部)和中央技術規範委員會。
分析:新規有三重負面影響 房地產或現新一輪停工潮
黃大衛分析說,這套國標出台的影響,短期會令房地產行業陷入新一輪震盪與停工潮。大量舊規劃項目報廢或需重審,導致建設放緩,交樓延遲更多。房企必須追加成本,但銷售難以提升,企業債務壓力進一步惡化。
「中期影響是城市空間階級化加速。因為高標準會變相擠壓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可得性,導致貧富空間進一步分化。很多農民工、老百姓買得起的房因為新標準取消了。」
他表示,長期來看,地方政府可能會為符合新標準而投入更多基建預算、提供更多土地補貼給國企房企,這實際會掏空地方財政、加重地方債務負擔。
中共治下,豆腐渣工程頻發,維權浪潮一波接一波。黃大衛認為,豆腐渣工程與監理腐敗才是真正根源。「問題不是標準高不高,而是誰來監理?誰能讓開發商不偷工減料?若沒有民間監察與新聞自由,再高的層高也無法填補良心的缺口。」
「總結一句話:這不是『為人民造好房子』,而是為權力重塑話語邏輯、為國企重分市場蛋糕、為地方找台階下的藉口。」他說。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對大紀元表示,民眾當然希望住好房子,官方則是希望透過出台這種規定,讓你去買房子,認為可以刺激整體的房地產的景氣。因為中國經濟很糟糕,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房地產沒有起來,官方因為要照顧房地產,才會有這樣的政策出來。
但黃世聰表示,現在民眾沒有太多的錢可以買房,這個政策能夠怎麼執行,要等上路之後再來觀察,但是他基本不看好。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