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原:中共政治局會議為何又提「能上能下」?

人氣 1344

【大紀元2025年04月01日訊】3月31日,中共報導的政治局會議僅發布了兩項內容,包括生態保護和第四輪巡視情況,但仍沒有提及如何應對當前嚴峻的內外形勢。2025年以來,中共政治局的3次會議都用了避重就輕的障眼法,看上去政治局根本沒幹正事、可有可無。不過,最新的會議討論巡視工作時又提到了「領導幹部能上能下」,還刪去了以往巡視工作強調「習核心」的說法,再度耐人尋味。

巡視工作沒有「習核心」了?

中共政治局3月31日的會議稱討論了《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條例》和《關於二十屆中央第四輪巡視情況的綜合報告》。

生態保護應該仍是湊數的內容。1月20日的政治局會議就曾討論過《關於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意見》,3個月內兩次拿生態保護說事,顯得政治局實在無所事事。不過,政治局會議關於巡視工作的內容,似乎有不少看點。

一年前,2024年3月29日的政治局會議內容就是審議《關於二十屆中央第二輪巡視情況的綜合報告》。一年前,中共黨魁雖然已經面臨各種亂局的挑戰,但似乎還沒有完全喪失權力。當時的政治局會議稱,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巡視工作,二十大以來部署開展兩輪中央巡視。

一年後的這次政治局會議,雖然照搬了一年前關於巡視工作的一些套話,但也有多處顯著變化。最明顯的一處是沒有再提「習核心」,也沒有提「黨中央」的高度重視、部署巡視工作,一開頭就直接稱中央巡視組如何如何。

這表明與一年前相比,中共高層權力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黨中央」似乎也不再對巡視工作有多大興趣了,只是用來填充政治局會議的公開內容,以掩蓋無法言說的真正議題。

「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被第二次提及

一年前的政治局會議討論巡視工作,但沒有提到「領導幹部能上能下」。當時的第二輪巡視主要針對中管企業,政治局會議還稱「黨的建設得到加強」和「從嚴治黨取得新成效」,僅稱「存在一些問題」,要求整改。

一年後的這次政治局會議沒有對第四輪巡視工作做出上述比較肯定的評價,僅稱「發現一些問題」;但第四輪巡視後,政治局會議提出了「著力解決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並再次稱「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常態化」。

2024年10月28日的中共政治局會議曾審議了《關於二十屆中央第三輪巡視情況的綜合報告》,黨媒簡短的報導中少見地冒出一句話:「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

當時北京的政治傳言此起彼伏,政治局開會忽然稱「能上能下」,引發了不少新的聯想。然而,10月25日提前公布的第三輪巡視反饋通報實際輕描淡寫,並未公開多大問題,針對中央機關和中管金融企業的第三輪巡視看起來只是走過場,通報措辭不算嚴厲。

當時的政治局會議也稱,中央機關、中管金融單位黨建「得到加強,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但同時又突兀地稱,要「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

政治局會議更像是在借題發揮,等於證實了種種傳聞,表明政治局內部權鬥開始走向公開化。

5個月後,2025年3月31日的政治局會議再次借題發揮,二度稱「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但又省略了「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不知政治局的內部運作是否又有了新的變化,或者即將發生某些新變化。

2025年3月5日,李強在中共人大會議上作報告,黨媒的攝像機密集對準了主席台上的中共高官。(Adek Berry/AFP via Getty Images)

反腐不再需要「高壓態勢」?

一年前的政治局會議還稱,要「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

5個月前,2024年10月的政治局會議也繼續稱,要「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

最新的政治局會議雖然也提及了「反腐」;但沒有再提「高壓態勢」。「高壓態勢」是習近平曾經常說的話,如今政治局會議不再說了。

相反,最新的政治局會議對巡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稱要「實事求是、依規依紀依法,準確把握政策」,還稱要「如實反映問題,強化紀律意識和法治意識」。

這樣的要求實際等於政治局在給巡視工作猛踩剎車,中紀委的權力似乎正在被限制,不能再動輒抓人,也不能再充當某人或某些人清除政治對手的工具。3月26日,中共軍紀委副書記唐勇被罷免政協委員資格,應該算是一個範例,過去10年借反腐大量清理異己的做法現在可能行不通了。

哪些領導幹部「亂作為」?

最新的政治局會議第二次提及「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常態化」;同時還稱應「著力解決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

此次會議討論的第四輪巡視針對34家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2024年10月公布的巡視單位包括:中宣部、統戰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台辦、中央黨校、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人民日報社、求是雜誌社、光明日報社、中國日報社、經濟日報社、科技日報社、浦東幹部學院、井岡山幹部學院、延安幹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委員會、婦聯、文聯、作協、歸國華僑聯合會、新聞工作者協會、台灣同胞聯誼會、宋慶齡基金會、工商業聯合會、民族事務委員會、文化和旅遊部、廣播電視總局、新華社、社會科學院、廣播電視總台、文物局。

這些單位主要是中共的宣傳、人事和統戰機構,應由蔡奇和王滬寧分管。政治局會議討論此次巡視時,偏偏提到了「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不知是否故意有所指。如果此類說法具有針對性,可能意味著政治局內部不同勢力之間爭鬥正酣,甚至出現了此消彼長。

新華社的「低級黑」

3月31日新華社報導政治局會議的同時,也在顯著位置報導《求是》雜志刊登習近平的文章《朝著建成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似乎繼續在維持關於中共黨魁的宣傳。

這篇文章實際是2024年6月24日習近平在科技大會、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主要還是祕書們寫的稿子。當時的講話強調了「黨中央對科技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的體制」和所謂的「舉國體制」,誰都知道是空話、套話,但沒人願意說破。

3月31日,新華社在顯著位置還刊登了另一篇文章《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文章承認,民營企業「貢獻了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還稱民營經濟「擁有與生俱來的市場基因」,創新者爭相駛向「新藍海」。

這篇文章和《求是》雜志的習近平文章唱了對台戲。民營企業引領了主要的技術創新,但中共搞的「舉國體制」就恰恰走了相反的道路,硬把資源都塞給了國有企業和國有機構;民營企業基本撈不到,只能靠自己。「黨中央對科技工作集中統一領導」就更是一句笑話。

政治局會議稱要解決「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新華社表面上在宣傳中共黨魁,同時卻在揭醜,等於拋出了中共最高層「亂作為、不善為」的一個典型事例,頗有些「低級黑」。

北京的傳聞正一個比一個驚悚,中共黨媒不知所云,政治局會議似乎又添了一把柴,新的政治地震恐怕又要來了。

大紀元首發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七旬老人遭非法庭審 法官掩蓋警察施暴罪行
中國怪象叢生 百業蕭條 民眾活得艱難
中國大型投行中金公司業績雙降 連續三年下滑
中國連鎖火鍋第一股呷哺集團4年虧12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