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報導)奧地利維也納素有「音樂之都」的美譽,各式樂團很多,人才濟濟。當地有個奇特的蔬菜交響樂團(Vegetable Orchestra),使用以蔬菜打造的樂器來表演。該團在過去27年來舉辦過344場音樂會,因而締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又稱金氏世界紀錄)。
據吉尼斯世界紀錄網站3月5日報導,蔬菜交響樂團創立於1998年。在過去27年來,該團的11名團員以自製的蔬菜樂器舉辦了344場音樂會,創下「舉辦最多音樂會的蔬菜交響樂團」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該樂團指出:「我們相信我們可以發出其他樂器無法(輕易)發出的聲音。你可以聽出其中的差異。它們有時聽起來像動物的聲音,有時就像抽象的聲音。」這就像蔬菜「隱藏」在聲音中的生命在表演時浮現表面,讓觀眾看到。
該樂團將其音樂描述為「蔬菜風格」。他們認為,其音樂的真正意義(除了娛樂之外)是為了證明音樂可以來自各種地方——甚至超市。
該樂團的成員具有電子、搖滾、龐克和古典等多種流派的音樂背景。在其他藝術家的啟發之下,他們不斷尋找新的聲音並開發新的樂器。
該樂團的經典樂器包括用紅蘿蔔做的豎笛、用茄子打造的打擊樂器,甚至是用韭菜製作的小提琴等。其團員在表演當天才會購買所有新鮮蔬菜,觀眾可以在現場看到這些樂器在舞台燈光下破裂和乾掉時的聲音如何變化。
該樂團說,在某些情況下,使用蔬菜樂器的聲音變化是樂曲的特徵之一。另一方面,像紅蘿蔔做的豎笛或白蘿蔔做的馬林巴,這些可以演奏出旋律的樂器所發出的聲音應該是固定的,至少在樂曲演奏的時間內是如此。
當然,這些樂器都只能使用一次,因此該樂團在演出後會把所有未使用的蔬菜煮成湯,供現場觀眾享用。他們也會把殘餘的蔬菜分給別人,或將其歸類到有機廢物中。
儘管該樂團很難為紅蘿蔔寫出樂譜,但他們認真對待他們的工作,創建了自己的作曲和錄音系統,其中包括圖形符號或漫畫,有一些相當抽象。
大紀元此前報導,該樂團在表演當天買完菜之後,會花大約兩三個小時製作樂器,接著進行試音。由於他們每次表演都使用新的樂器,所以試音會花比較長的時間。
他們的蔬菜樂器有三種,一種是現成的,不需加工就能使用,例如兩個青椒在互相碰觸時就會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第二種是經簡單裁切就會發聲的蔬菜,例如茄子在切幾刀之後就可以用來拍擊。而第三種則是比較複雜、比較像正常樂器的蔬菜,例如南瓜可充當低音鼓。
該樂團告訴吉尼斯世界紀錄網站說,他們經常被觀眾詢問,他們是否吃素?他們說:「不,我們不是。不要再問了。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聽過300萬次了。」◇
(點擊這裡可以看該樂團表演的短片)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