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關稅全球股市震盪 學者:投資者信心受挫

人氣 75

【大紀元2025年03月08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徐亦揚、寧芯採訪報導)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於3月4日生效,引發市場劇烈震盪,美股三大指數齊跌,亞洲股市隨之下挫,恐慌情緒蔓延全球。

經濟學者表示,貿易戰升級的憂慮令投資者信心受挫,部分避險資金或流向其他市場,加劇美股震盪。與此同時,俄烏戰爭的不確定性令歐洲市場承壓,全球資本流動趨於頻繁,市場波動難以避免。

美國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二」

美東時間3月4日,美國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二」,三大股指全線重挫。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狂瀉670.25點,跌幅1.55%,兩日跌超1300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1.22%;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微跌0.35%。

關稅政策成為股市下跌的直接原因。美國總統川普在3月3日簽署行政命令,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加之此前既有的稅額,中國商品面臨共計20%關稅。此外,墨西哥與加拿大不會倖免於25%關稅。話音剛落,美國股市應聲下挫。

當天,美股全線看跌,引發了華爾街的大規模拋售:道瓊斯指數當日收盤下跌650點,標準普爾指數創下12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比高點下降近10%,進入回調區域。

美股下跌也引發全球股市普遍出現拋售。在歐洲,斯托克歐洲600指數下跌2.14%;德國法蘭克福指數出現近3年來最慘跌勢,下跌3.54%;倫敦股市下滑1.3%;巴黎股市下跌1.9%。

在亞洲,日經、恒生一度跳水逾2.0%和1.5%,是領跌亞洲市場的兩大股指。日經225指數下跌1.2%,香港基準恒生指數下跌0.28%。

受牽連的亞洲股市還包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此外,台灣、泰國、新西蘭等國的股市均在3月4日下挫約1%。

美國加關稅為何引發全球股市震盪?

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加徵關稅的舉措,引發全球股市震盪。對此,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表示,這一現象背後涉及多重因素,但主要可歸納為幾方面原因。

孫國祥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首先,全球供應鏈受到衝擊。在當今全球化的經濟體系中,生產和供應鏈高度依賴跨國協作,對這三個國家加徵關稅可能導致部分產品的供應鏈中斷,推高企業成本,並對全球生產和貿易造成影響。

其次,市場情緒和投資者信心受到波動。關稅措施引發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促使資金撤離高風險資產,轉向黃金及政府債券等避險工具。

第三,被徵收高額關稅的國家可能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使貿易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

孫國祥進一步表示,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可能下調。隨著貿易壁壘增加,全球經濟增速或將放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機構可能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進一步打擊市場信心。因此,儘管關稅措施針對的是特定國家,但其連鎖反應已波及全球股市。

旅美經濟學家黃大衛對大紀元記者表示,川普的關稅政策對中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供應鏈層面。中國目前約占全球商品供應的20%至30%,其主要出口市場集中在歐美,利潤最高的部分則來自美國。因此,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直接衝擊中國的生產和供應鏈。

他表示,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投資者普遍擔憂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尤其是美國不僅針對中國,還在對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家升級貿易措施。這使得此前流入美國市場的避險資產,如黃金、美元或其它投資可能會轉向其它市場,進一步加劇美股震盪。同時,歐洲因俄烏戰爭帶來的不確定性,同樣面臨市場波動。在此背景下,全球資金流動趨於頻繁,整體市場震盪難以避免。

黃大衛進一步表示,美中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再加上美國對墨西哥、加拿大等國採取的貿易措施,使全球最大經濟體之一的貿易關係變得愈發不穩定,這無疑對全球經濟構成重大負面影響。

中加墨宣布報復措施

在美國關稅措施生效後,中共、加拿大和墨西哥迅速宣布報復措施。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3月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加拿大「不會退縮」。他宣布,政府將立即對價值300億加元(約合208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並計劃在21天內對另外1250億加元(約合862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關稅。

加拿大各省省長紛紛表態,支持聯邦政府的決定,並陸續宣布配套措施,或表示將在未來幾天內採取行動。

墨西哥總統辛鮑姆表示,她將於3月9日宣布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她在墨西哥城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的單方面決定影響了在墨西哥運營的國內外企業,同時也對墨西哥民眾造成衝擊。

中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稱,自3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包括對雞肉、小麥、玉米、棉花等商品加徵15%關稅,並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製品等商品加徵10%關稅。

與此同時,中共商務部宣布,將15家美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涉及船舶設計、人工智能、通信、航空等國防科技領域。這些企業即刻被禁止從中國採購民用及軍用相關產品。

這已是中共的第二輪報復措施。在川普於2月底宣布將於3月4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後,中方立即作出回應,宣布自2月10日起對美國部分商品加徵關稅。這包括對煤炭和液化天然氣加徵15%的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和皮卡加徵10%的關稅。

分析:貿易戰升級所帶來的影響

孫國祥認為,中共、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報復措施,預計將對美國及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他表示,美國的出口企業,尤其是農業和製造業,可能遭受嚴重損失,面臨訂單減少和收入下降的風險。此外,供應鏈中斷也可能成為一大隱患。他說,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的經濟關係高度整合,特別是在汽車和農業領域,相互加徵關稅可能導致供應鏈中斷,增加企業運營成本,從而影響生產效率和利潤率。同時,進口商品關稅的上調可能轉嫁給美國消費者,推動商品價格上漲,進一步加劇通貨膨脹,削弱消費者的購買力。

孫國祥還表示,主要經濟體之間的關稅戰可能會引發其它國家採取類似的保護主義措施,削弱全球貿易體系的穩定性,導致全球貿易量下降。與此同時,市場波動性可能增加,貿易摩擦加劇將導致市場不確定性上升,投資者信心受到打擊,全球股市可能持續震盪,進而拖累全球經濟增長。

黃大衛對此也表示,美國經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承受衝擊,但若疊加中共、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報復措施,情況會有所不同。

他解釋道,中國大量購買美國大豆,這一領域對美國中西部農業地區經濟至關重要。此外,美國中小型商品,包括服裝、電器和家具等依賴於中國生產,兩國之間的貿易依存度極高。黃大衛認為,美國在未來5到10年內很難在家電、家具和服裝領域實現自給自足。儘管短期內可以尋找到替代方案,但這一過程必然會推動物價上漲。

他進一步表示,貿易戰可能大幅增加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中共、墨西哥和加拿大相繼宣布反制措施,表明關稅政策的實施可能並不像川普所想的那樣順利,這無疑增加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因素。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墨西哥向美國引渡29名毒梟 以避免關稅
美財長:墨西哥願跟進美國對華加徵關稅
川普推遲對墨西哥商品徵收關稅
川普推遲對部分加墨商品徵收關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