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音時刻】美不畏戰 中共示弱 李嘉誠脫身

人氣 9424

【大紀元2025年03月07日訊】聽眾朋友們,晚上好,歡迎來到《佳音時刻》,我是佳音。今天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大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今日焦點:美國態度強硬不畏戰 中共弱態盡顯一再改口;李嘉誠親自操盤成功脫身 巴拿馬港口易主美國;美停止援烏 法總統用核武威懾俄國。

美國態度強硬不懼戰 中共弱態盡顯一再改口

3月4日,美國再次對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徵10%的關稅,加上此前美國已對中國加徵的10%關稅,美國共對中國加徵20%的關稅。

在當天的記者會上,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態度強硬。他說,美方如果別有所圖,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或者別的什麼戰,中方將奉陪到底。

除此之外,中共發起反制措施,對美國農產品和食品進口加徵10%∼15%的關稅,還以國家安全為由對25家美國公司實施出口和投資限制。

對此,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在3月5日的電視節目《福斯新聞》回應說,美國並不尋求和中共開戰,但美國會重整軍隊,為戰爭做好準備。他強調,越是渴望和中,就越要為戰爭做好準備,這就是美國為什麼要重整軍隊,只有在強大的軍事力量的保護下,美國才能恐嚇住中共及其它國家,讓它們不敢向美國開戰。因此,美國必須保持強大。

海格塞斯指出,當前世界局勢緊張,存在許多強國,它們的意識形態與美國完全不同,因此美國必須有所準備。

在3月6日的中共外交部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美國並不尋求與中國開戰,但會在川普(特朗普)總統的領導下重整軍隊,為將要到來的戰爭做好準備。對此,外交部如何評論?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一改日前「奉陪到底」的強硬態度,他說,無論是關稅戰或是貿易戰、冷戰還是熱戰,「都打不得也打不贏」。

對此,時政評論員岳山認為,此前林劍的強硬表態可能在中共內部受到了批評,尤其是來自軍方的不滿。其實,中共軍方內部一直存在不同聲音,有一派系並不希望與美國開戰。據說,軍方過去和外交部的「戰狼」有過衝突。如果美國真的對中共強硬起來,將加劇中共內部的分裂。

早前,《南華早報》曾稱,中共外交部和國防部為話語風格爭執,雖然外交部在國際上盡逞口舌之快,樹敵無數;但當民主國家真的被「戰狼」激怒,真正面臨軍事對抗時,中共軍方會拒絕戰爭,因他們不想和「多國聯軍」交戰。

李嘉誠親自操盤成功脫身 巴拿馬港口易主美國

3月4日,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和集團突然宣布,與美國貝萊德(BlackRock)組成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出售集團港口持有的巴拿馬港口公司90%的股權,以及與港口相關公司持有的80%有效控制權益,其中包括於23個國家43個港口的199個泊位等。此項交易不涉及香港和大陸的港口。

在此項交易中,長和集團獲利現金收入超過190億美元,引發市場關注。

自川普總統上任後,曾多次公開提出要拿回巴拿馬運河。對此,長和集團沒有公開回應,直到此次低調交易後,事件才得以曝光。

3月6日,長江和記的股票在香港上漲12.4%,延續了前一天因將巴拿馬港口出售給貝萊德而飆升的21.9%的漲勢。

該股一度上漲至52.95港元,創下自2023年5月11日以來的新高,遠超恆生指數(.HSI)當日2.2%的漲幅。

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這筆交易表示讚賞。美國國務院官員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美國投資者收購巴拿馬港口公司的控股權。」

澳洲《金融評論報》報導,自川普在1月20日的就職演說中說要奪回巴拿馬運河後,長和集團就開始籌劃。長和集團認為,雖說因為政治敏感就出售巴拿馬運河的港口並不明智,但此舉可以讓公司連續下跌數年的股票有所回升。

報導還說,該項目由已經96歲的李嘉誠親自操刀,他帶著兒子李澤鉅,與貝萊德執行長芬克(LarryFink)等巨頭談判,主要以視訊會議、電話等方式,在數週內完成協議。

路透社報導,最初,長和集團曾試圖保留其在巴拿馬的兩個主要港口的業務,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出售。

有知情人士透露,這一決定主要是為了規避地緣政治風險,並防止公司品牌受損。

但長江和記實業的共同執行董事陸法蘭(FrankSixt)在聲明中稱,這次交易「純屬商業性質,與最近巴拿馬港口的政治新聞完全無關」。

一位不願具名的香港時事評論員告訴中央社,外界認為李嘉誠是受到美國施壓而出售港口,但從另一角度來看,這是商業行為的精準計算。

這位評論員稱,作為事業版圖遍布全球的頂尖跨國企業創辦人,李嘉誠對國際局勢有自己的判斷,他知道如何遊走於不同的政治角力中。他說,「可能這次是以退為進,為日後帶來更大的利益。」

路透社認為,此項交易讓外界普遍認為,香港企業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地緣政治壓力。金融和風險諮詢公司Kroll的高級顧問史蒂文.奧肯就表示,美國政府很可能繼續採用類似策略,進一步削弱中國企業的海外影響力。

近年來,美國在貿易、航運、科技和金融領域加大對中共的遏制力度,這不僅影響中國大陸的企業,就連香港公司也受到影響。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香港上市公司高管表示,企業內部已經在討論,香港是否仍然是一個理想的上市地點,因為投資者可能會將其與中共聯繫在一起。這種不確定性,讓很多企業感到焦慮。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以前的香港擁有自己的司法系統及金融政策制定自主權。但近年,在中共的管制下,這種獨立性倍受質疑。一些律師、外交官和企業高管表示,自從2020年中共實施國家安全法以來,香港已失去了這種獨立性,現在已經完全受控於北京。現在,香港在國際上的信譽受損,西方國家也將其視為中共的一部分。

對於當前的趨勢,外界普遍認為,香港企業的經營環境正變得越來越複雜。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共政府高級官員直言,香港企業正被政治化和工具化,令人遺憾。而不少香港企業家也承認,與過去相比,他們的商業運營成本更高,經營策略也需要更加謹慎。

目前,一些香港企業已開始採取措施,以減少自身受到的影響。比如,總部位於香港的太古股份有限公司在2023年就將自己美國太古可口可樂的業務出售給自己控股的股東,即總部位於英國的太古集團有限公司,其目的就是為了避免被貼上「中國公司」的標籤。

還有一些香港航運企業也在向投資者強調自己的國際化特質,甚至在辦公地點和船舶註冊地等方面做出調整,以降低其敏感性。

好,關於李嘉誠和香港公司,我們先說到這裡,下面我們來關注國際局勢。

美停止援烏 法總統用核武威懾俄國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不歡而散,俄烏未能按計劃停戰。3月3日,川普總統示意歐洲提高保護自己的能力,同時下令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他說,歐洲必須對其安全承擔更多責任,美國不會保護國防開支不足的北約盟友。

除此之外,川普總統決定從堅定支持烏克蘭,轉變為對莫斯科採取更為和解的立場,這讓視俄羅斯為最大威脅的歐洲人大為震驚。

3月6日,歐盟領導人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緊急召開峰會,27國領導人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出席會議。

法新社報導,儘管布魯塞爾峰會旨在鞏固歐洲對烏克蘭的支持,但除了歐盟已對烏克蘭承諾的300億歐元外,不太可能再宣布其它重大援助。

在會議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歐洲盟友表達感謝,稱「烏克蘭並非孤軍奮戰」。

除此之外,歐盟領導人們在會上商討如何才能迅速提高軍事預算,彌補美國不再提供支持後的損失。

在峰會召開前夕,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提出投入8000億歐元的「歐洲再武裝」計劃,其內容包括對成員國提供1500億歐元由歐盟基金背書的貸款。

路透社稱,由於在以往的數十年裡,歐盟一直依賴於美國的保護,歐盟很難填補美國停止對烏克蘭軍事援助後留下的空白。

北約表示,去年,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40%以上的軍事援助,其中一些援助歐洲無法輕易取代。一些領導人目前還抱有希望,希望美國能被說服重新加入北約。

在歐盟峰會的前一天晚上,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全國電視講話中稱,俄羅斯已經成為法國和歐洲的主要威脅。他甚至提到,歐洲應該討論「核威懾」問題,以應對可能的危機。馬克龍的這一說法引發俄羅斯方面的強烈反彈。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在3月6日回應稱,馬克龍的言論「脫離現實」。他批評,「馬克龍每天都會發表跟之前完全相反的荒誕言論,這是在誤導法國民眾,必須向人民道歉。」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則強硬表示,歐洲國家派軍至烏克蘭等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進駐」。他說,如果法國真有派兵或動用核武的計劃,那俄羅斯將其視之為「直接威脅」。

俄羅斯和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大國,兩國都擁有超過5,000枚核彈頭。根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的數據,法國擁有290枚核彈頭,英國擁有225枚。

馬克龍的演講在法國國內引發激烈討論,超過1500萬人收看了這場直播。一些人支持他的立場,認為法國應該為未來做好準備,但反對者則批評馬克龍在「製造恐慌」。

好,時間過得真快,感謝您陪伴我們度過這段《佳音時刻》。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別忘了分享給更多朋友!明天同一時間,我們不見不散!

《佳音時刻》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佳音時刻】川普小澤吵崩了 美烏協議落空
【佳音時刻】美歐俄烏各有盤算 揭祕川普戰略
【佳音時刻】川普再加關稅 中共反制目的何在
【佳音時刻】經濟衰退來臨?李強政府報告洩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