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07日訊】產能過剩、降價、内卷,是圍繞中國光伏行業的三大關鍵詞。隨著光伏行業年初爆發新一輪的「專利戰」,中國光伏行業競爭已從「價格廝殺」轉向「專利圍剿」。
2025年1月3日,中國光伏行業爆發了新一輪的「專利戰」,晶科能源在江西省南昌中院起訴隆基綠能,指控後者侵犯其TOPCon電池及組件技術相關發明專利,要求停止侵權並賠償經濟損失。隨後,天合光能也於2月10日在上海對阿特斯提起訴訟,索賠金額高達10億元(人民幣,下同)。
這標誌著中國光伏巨頭間的專利攻防戰全面升級。背後的原因在於,隨著光伏市場競爭從「價格廝殺」轉向「專利圍剿」,企業紛紛通過專利維權爭奪技術定義權和市場話語權,特別是在TOPCon與BC技術路線的競爭中。
《每日經濟新聞》3月6日報導,2025年,光伏行業競爭已從「價格廝殺」轉向「專利圍剿」。
晶科能源與隆基綠能在全球展開專利攻防,天合光能向阿特斯索賠10億元的訴訟震動業界,這場席捲全球的光伏「專利戰」,正將中國光伏產業拖入前所未有的「黑暗森林」。
表面是專利維權,實則是部分光伏廠商以知識產權為武器,爭奪技術定義權與市場話語權。這場混戰背後,既有TOPCon與BC技術路線的「生死較量」,也有中國光伏企業在技術升級與全球化擴張中的深層焦慮。
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光伏專委會祕書長呂芳表示,用專利糾紛互毆、內耗的現象要儘快叫停。這一輪光伏周期是漫長的,接近兩年了,不能在黎明前大家閉著眼睛互毆、內耗,把整個行業生態搞壞了。
責任編輯: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