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經濟低迷下擴張軍備 習做最壞打算

人氣 4235
PlayListen to More News

【大紀元2025年03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綜合報導)針對中共總理李強昨天(3月5日)在人大會議上宣讀的政府工作報告,外界專家認為,中共在救經濟乏力的情況下持續增加軍費,讓人看到毛澤東時代的戰爭幽靈浮現。也有評論說,這不僅是針對台灣,中共黨魁習近平也是在為保政權做最壞打算。

經濟低迷下擴張軍備 中共被指重回毛時代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張正修3月6日在「Newtalk新聞」撰文表示,李強在其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要通過擴大內需來恢復中國的經濟。

李強在報告中稱,今年赤字率擬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赤字規模5.6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加1.6萬億元。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比上年增加3000億元;擬發行特別國債5000億元,用於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4.4萬億元,比上年增加5000億元,重點用於投資建設、土地收儲和收購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業帳款等。

張正修說,中共的報告將「促進消費以擴大內需」作為今年政府的首要「任務」,顯示其試圖推動刺激經濟的措施。但是即便將去年的財政赤字規模與今年追加的赤字及未納入預算的超長期特別國債相加,作為刺激經濟措施的財政支出也僅占GDP的3%左右,這個力度並不是很強。而且公布的時機也比較晚,恐怕很難消除人們對中國經濟未來的悲觀看法。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昨天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發債的本質是以新債還舊債,其實是為了維持目前政府急需開支的項目,並不是用來推動實質的經濟增長,真正流入市場的資金比例非常低。發債並沒有解決真正的經濟問題,中國經濟結構性衰退的壓力越來越大。

據中共財政部透露,中共今年軍費預算為1.78萬億元,同比增長7.2%,增幅與去年持平。這是自2022年以來,中共軍費預算增幅連續第4年超過7%。

張正修認為,中共軍費繼續增7.2%,顯然中共政府不在乎中國經濟是否復甦,而是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擴張軍備,這明顯看到毛澤東時代「不要褲子要核子」的幽靈又漸漸浮現。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昨天(5日)對大紀元表示,中共軍費的增長高於經濟增長,反映出北京的戰略腳步沒有放緩,也就是要爭奪海上霸權的地位。而且國際智庫普遍認為,加上隱藏的軍費預算,中共實際軍費約為公開預算的1.4倍。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對大紀元說,中共在追求擴軍,其2027年「建軍百年」的野心被普遍認為指向對台軍事占領。目前的經濟困難狀況不僅沒有制約中共的軍事擴張,反而更加刺激中共搞軍事擴張。中共政權的危險性是不能低估的。

習在為保政權做最壞打算?

李強和去年作報告時一樣提及「習近平強軍思想」,強調中共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及「軍委主席負責制」。

因眾多軍官落馬,參加兩會的軍隊代表人數大幅縮水。先前傳出「出事」的軍隊人大代表,如原陸軍政委秦樹桐、海軍政委袁華智及武警司令王春寧,均未現身「兩會」,大清洗似乎並未結束。

法廣3月5日評論說,「兩會」開幕前,習近平在政治局會議上強調了幾個「安全」,諸如「政權安全」「經濟安全」「軍事安全」,但一切都要服從於「政權安全」,而「軍事安全」是這個「政權安全」的保障,這就是軍費連續幾年持續增長、2025年繼續保持7.2%高水平的原因。

該評論說,中共軍隊大整肅旨在要讓「槍桿子」掌握在對習「絕對忠誠」的人手上,這不僅是針對台灣,也是在為「保江山」做最壞打算。

不過,評論人士鍾原在大紀元撰文指出,在3月5日軍隊代表團的分組討論中,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在發言時沒有強調軍委主席負責制,另一軍委副主席何衛東發言時把「黨中央」放在了「習主席」前面。包括兩名軍委副主席在內的其他發言的軍隊代表,都沒人像以往那樣專門向習表忠稱「堅決聽習主席指揮」。另外,在習近平經過時,有的官員鼓掌,有的卻沒有鼓掌,多數人的目光沒有放在習身上,而是瞄向了習身後。

鍾原說,這些變化難免會引發更多猜測,關於中共軍權爭奪和中共黨魁去留的傳聞恐怕不會停止。

責任編輯:李仁和#

相關新聞
兩會前習高喊保權防風險 專家:中共陷死局
兩會前夕 中共兩副部級高官被開除黨籍
兩會前中共頻向民企示好 專家析民企未來
美中貿戰升級互加關稅 專家:衝擊中共兩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