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斐珍採訪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上週五(28日)在白宮與來訪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發生激烈爭執之後,週一(3月3日)在記者會上談到了俄烏戰問題時表示,烏克蘭礦產協議還沒死,澤連斯基應該對美國的援助更加感恩。
專家分析,美國的角色扮演必須是中間立場,俄烏和平協議才能重回談判桌。積極的做法是讓俄羅斯去軍事化,讓普京沒有能力更進一步再去搞侵略,再把俄羅斯拉到西方陣營一起對付中共,這才是結束俄烏戰爭的真正意義。
美國總統川普3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聲明可能是他做出的「最糟糕的」聲明,美國「不會再容忍更久了」。
據彭博社報導,一名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坦言,美國將暫停軍援,直到川普認定烏克蘭領導人展現出和談的誠意,「總統已下令讓國防部長海格塞斯(Pete Hegseth)執行停止軍援的命令。包括拜登政府授權的最後一批彈藥和裝備。」
分析:美國調到中間立場 大家重回談判桌
上週五(28日),川普與澤連斯基在橢圓形辦公室不歡而散之後,川普當天在「真實社群」平台發表聲明表示,當澤連斯基準備好迎接和平時,他就可以回來。
澤連斯基隔天在X上發帖說:「對我國來說,得到川普總統的支持至關重要。他希望結束戰爭,但沒有人比我國更渴望和平。」
美國副總統萬斯週一(3日)接受福克斯新聞專訪時表示,如果澤連斯基願意接受所有協議內容,美國仍保持開放態度讓他回到白宮簽署協議。
這是否代表俄烏戰爭的和平協議,還可能重新回到談判桌?
對此,台灣政經評論家吳嘉隆接受大紀元訪問時表示,這一場不歡而散的會談達到了一個效果,就是美國把立場調到中間。
「先前習近平也想出來調停,可是大家都知道習近平是支持普京的,所以他出來調停,烏克蘭、美歐這邊就不信任他。一樣的問題,誰都知道美國是站在烏克蘭這邊,美國出來調停,俄羅斯同樣不信任他,所以美國一定要把自己調到中間的立場,跟烏克蘭切割,俄羅斯這邊才會接受。」吳嘉隆說。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2月20日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表示,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有可能會獲得緩解,但具體情況將取決於未來幾週的談判進展。川普則在2月26日對媒體表示,「某個時候」可能會放寬對俄制裁。
吳嘉隆談到,川普第一步是先修補美俄關係,第二步是要把俄羅斯找回七大工業國,第三個是將來要解除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讓俄羅斯回到國際社會。
吳嘉隆強調,如果沒有把俄羅斯拉到西方陣營一起對付中共,這場戰爭結束就沒有意義。他認為川普他不是要把戰爭結束而已,也不是要把安全保障給烏克蘭而已,這都是消極的想法。積極的做法是讓俄羅斯去軍事化,讓普京沒有能力更進一步再去搞侵略。
美國的礦產協議如同安全承諾
萬斯3日受訪時還談到,礦產協議就是烏克蘭的最佳安全保障。對於澤連斯基殷切盼望得到美國安全保障的承諾,萬斯強調,烏克蘭人必須理性認知事實,和美國的經濟協議就是最佳保障。他說:「如果你想要真正的安全協議,如果你們想要確保普京不會再度入侵烏克蘭,最好的安全保障就是讓美國未來在烏克蘭擁有經濟利益。」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3月2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News)節目採訪時,直言美烏礦產協議現在已經不在談判議程上,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川普起爭執「破壞協議順序」,直言現在「沒有和平協議就沒有礦產協議」。
台灣國防大學政戰學院前院長余宗基將軍對大紀元表示,事實上和平協議跟礦產協議其實是綁在一起的。礦產協議就是美國直接介入去保護這些在烏南、烏東4個省的礦產資源,也就是被俄國占領的這一些地區,所以美國這樣做,就會既保留了普京的面子,也確保提供烏克蘭的安全承諾。
余宗基說,這應該就是普京能接受的底線,也就是說他不要有正式的北約的或者是國際的任何維和部隊進駐在這些地區。
分析:維和部隊言之過早
美烏領導人在白宮發生衝突後,歐洲領導人紛紛向澤連斯基表示支持。週日(2日)在倫敦舉行的烏克蘭與歐洲安全峰會,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時提到,英法兩國以及「或許還有一、兩個國家」表態有意組成烏克蘭維和「志願者聯盟」。
不過,據塔斯社報導,早在2月26日,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被問及在有關衝突地區派遣西方維和部隊的言論,佩斯科夫表示,俄方目前並未考慮向烏克蘭部署歐洲維和部隊的任何方案。
川普一直強調要和平,想要俄烏雙方立即停戰。台灣淡江大學外交學系副教授鄭欽模對大紀元表示,如果沒有停戰,歐洲談維和部隊,基本上有點言之過早。
鄭欽模指出,有維和部隊就是有所謂的緩衝區,或者是一個DMZ(非軍事區),才需要維和部隊。這樣子的一個設立,當然還要普京同意。
對於上個月18日美俄外長在沙烏地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德舉行會談,鄭欽模表示,俄羅斯方面,還是非常堅持烏東的4個領土,已經透過公投正式加入俄羅斯。現在你要讓普京吐出來,恐怕需要很多談判的籌碼。
專家:中共有極大危機感 所以反應低調
當被問及是否考慮向烏克蘭派遣中共維和部隊時,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同樣回答說:「沒有」。
不過,有分析人士說,中共可能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余宗基則認為,美國也好,北約國家也好,是絕對不可能允許中共派遣維和部隊進入烏克蘭的。
余宗基說,儘管烏克蘭始終對中共抱持曖昧的關係,儘管烏克蘭不願意去得罪中共,但並不表示烏克蘭就樂意見到中共的維和部隊進入。
中共外交部週一(3日)被問及對上週五美烏領導人會晤有何評論時,發言人低調回應「我們注意到有關報導」。
吳嘉隆認為,中共現在什麼話都不能講,因為北京一要應對川普的新關稅政策,二要應付新的國際政治格局。整個國際局勢風向已經變了,再去支持普京,說不定普京把你賣了,偏袒烏克蘭也沒有可信度。因為很明顯普京跟川普握手言和,俄國要投靠美國這邊了。
吳嘉隆說,只要烏克蘭戰場的壓力一減輕,俄羅斯對中共、對朝鮮的依賴度就消失了,所以現在中共這邊有極大的危機感,反應低調是可以理解的。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