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婕美國聖地亞哥報導)3月1日至2日兩天,日本花道小原流(Ohara School of Ikebana)聖地亞哥和美支部(San Diego Wabi Chapter)在當地富有文化氣息的巴博亞公園舉行年度插花展,傳播日本花道。
小原流花道聖地亞哥和美支部創辦人、祖師級花道大師、96高齡的Akiko Bourland仍然給花展帶來自己的作品。她說,舉辦花展的目的是「傳播日本花道的美」,同時也讓學生有機會展示他們所學到的插花藝術。
Akiko在1973年創建了小原流聖地亞哥和美支部並擔任了35年的會長。她開啟了在聖地亞哥退休教育社區大學(SDCCE)教授日式插花的先例並一直教授50年,於2021年退休。她有不少學生獲得日本花道學會認證,成為教授下一代學生的老師。
和美分部前會長賴惠玫是Akiko的學生之一,三年前她開始接替Akiko,在社區大學教日式插花,每週四班,有100名學生。她說,學生來自不同的背景,但很多人都認為插花「有療癒作用」。她說,看到人們從插花中找到幫助,也讓她感到雖然每次上課前花時間準備花材比較辛苦但很值得。她並說,從學生們的花展作品中,看到他們的技術越來越好,也令她感動。


聖地亞哥中華學苑前校長陳玫秀和聖地亞哥中華藝術學會前會長張慧娟都在2-3年前開始跟賴惠玫學插花。陳玫秀說:「插花可以修心養性,讓你變得有耐心。」她並說,插花猶如做人。
「花長得什麼樣子已經定了,不一定是你要它長的樣子。看到一個花,我會想,我可以利用哪一部分來展現它的美?就好像一個人,你要去發掘那個人的優點。所以插花和做人有些像。」
談到她在花展上的作品,她說,本來想採用「直立型」構圖,但發現手頭的主枝「不配合」,於是就順其自然,採用了「傾斜型」。
張慧娟也表示,每次看到花,都覺得好開心。「插花時,可以把那些讓你生氣、不高興的事情通通忘掉,眼裡就只有花。想的是怎麼樣把花構圖出來。怎麼樣讓它們更好看。」
負責策劃花展的Ken Fernandez 說,「我在1988年第一次來看插花展,就決定要學習插花,自從那時起,就沒有停止。」
他的插花中採用了很多黃色和紫色的花。「我認為黃色和紫色很搭,在一起非常好。」他說自己的設計屬於「自由派」,希望給人很開闊,很自由,很舒展、好像在起舞一樣的感覺。






賴惠玫介紹,日式插花起源於中國隋唐時期的「佛前供花」,後來傳至日本,現在又傳播世界各地。主要流派是池坊流, 小原流和草月流。池坊流是最早的流派,有很多嚴謹的規矩;小原流採用時令花材,比較自然、自由,有更多發展空間;草月流比較現代派,具有創新性,造型也比較巨大,更受西方社會歡迎。
她介紹,最早的供花採用「投入式」造型,將花材一同放入一個較高的花器。1895年建立的小原流,開創了「盛花」形式,在水平的、低矮的花器裡進行插花,大大拓展了空間和創作力。#
責任編輯:鄭念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