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馬尚恩綜合報導)美國將從4月3日起對進口汽車徵收25%的永久性關稅,引起業界對汽車大漲價的普遍擔憂。此間,豐田公司已聲明無意漲價。
川普3月26日公布關稅政策時表示,美國先前對進口車徵收的基本關稅為2.5%,這次調漲至25%,預計每年給美國政府帶來1,000億美元收益。川普說,此舉將推動外國汽車公司提高在美工廠的利用率,並降低成本且快速地擴建工廠;美國車商也將受益,因為他把汽車製造業帶回了美國。
美國汽車工會對關稅新政備感振奮。也有專家向大紀元表示,川普總統的新戰略不僅保護本土製造業,更會長久地利益美國消費者和整體經濟。
業界憂關稅推高汽車價格
據《華爾街日報》,川普告訴一些著名車商CEO,最好不要因關稅抬高汽車價格。不過汽車業界和多家金融機構預計,此項新政將帶來顯著的價格上漲。
全球最大汽車服務和技術提供商「考克斯汽車」(Cox Automotive)表示,目前只有27款車的起步價低於3萬美元,其中多款已停產或即將停產。另據路透社報導,這些低價車型中只有豐田Corolla在美國組裝,其它都來自墨西哥、韓國和日本,包括通用汽車在韓國製造的三款——別克Envista、雪佛蘭Trax和Trailblazer。
2024年,美國進口汽車近800萬輛。考克斯分析師估計,新關稅將推動進口汽車價格平均上漲約5,300美元,美國國產汽車上漲3,000美元,促使中低收入買家退出新車市場,並帶動二手車價格攀升。
該公司也表示:「關稅不會立即適用於零部件,對美國國內汽車生產的破壞性估計不會像擔心的那樣大。」據川普政令,25%的汽車零件關稅將不遲於5月3日生效。
摩根史丹利的分析師估計,進口汽車價格將上漲11%~12%,以抵消關稅成本。高盛分析師認為,關稅可能給進口車輛帶來5,000~1.5萬美元的平均漲幅,美國生產的汽車價格也會提高。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則分析,車商若將全部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受影響最嚴重的汽車價格或上漲10,000美元;而車商目前更可能只求收支平衡,直到將產地移至美國。即便如此,目前每輛進口新車的價格可能至少會上漲4,500美元。
更容易受到關稅影響的汽車品牌包括通用(進口49%的車輛)及豐田、現代和日產(進口過半車輛)。但豐田公司本週一(3月31日)聲明,無意提高美國市場的汽車價格,而是將專注於降低固定成本。
美國汽車工會感振奮
在新關稅政策公布前,韓國現代汽車公司已宣布將在美國境內投資210億美元,包括在路易斯安那州投資58億美元建鋼鐵廠,供現代汽車在美國的兩家車廠製造電動車。本田汽車將在印第安納州建廠生產「Civic」混合動力車,以取代在墨西哥的生產線。跨國汽車製造商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早前也宣布將在美國擴大營運。
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主席肖恩·費恩(Shawn Fain)在新聞稿中表示,UAW對汽車關稅新政策感到振奮;新關稅將使美國汽車行業擺脫摧毀工人階層、推動行業競爭的有害經濟框架。
UAW認為,終結汽車業的跨國競爭,要從修復破壞的貿易協議開始,川普政府的行動創造了歷史,將給美國帶回成千上萬的工作機會。
據新聞稿,美國福特、通用等汽車公司曾解僱數千名工人;過去十幾年,美國汽車產量每年下降200萬輛;在美銷售的數百萬計汽車是依托國外的廉價勞動力製造的。
專家:有戰略遠見的政策工具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井友倫(Chris Ching)認為,川普的汽車關稅政策不僅是保護本土製造業的戰略性手段,更可能帶來有利美國消費者和整體經濟的連鎖效應。

他向大紀元表示,根據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羅德里克(Dani Rodrik)的「生產性發展政策」(Productive Development Policies)理論,政府在全球化背景下採取產業保護措施,有時並非扭曲市場,而是矯正市場失靈,「汽車作為高附加值、高就業帶動效應的產業,川普加徵關稅的措施正是朝這個方向努力」。
「汽車關稅是有戰略遠見的政策工具。」井友倫說,「川普的新政策並非迴避全球市場,而是調整不對稱規則。」
他認為,川普推動汽車關稅政策的背後,是一整套基於現代經濟學模型與實證數據的「巨集觀戰略」,不應被誤讀為「民粹主義」或「國家保護主義」。
「這是一次制度性調校、一種以國家利益為中心的貿易重構邏輯。」井友倫表示,「美國消費者的長遠利益恰恰需要這種主動干預、理性設計的產業政策。」◇#
責任編輯:嘉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