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一山香港綜合報導)明年1月起,公立醫院急症室收費由現時的180元大幅提升至400元,加幅超過一倍,一類危殆及二類危急病人則獲豁免收費。社區組織協會(30日)召開記者會,批評新收費加幅太大,令市民難以接受。協會促請降低收費及改善現時的「減免機制」申請條件及程序。而醫療費自動豁免對象應擴大至在職家庭津貼及普通長者生活津貼的領取者。
對於政府希望透過加價令有能力者流向私家醫療,社協表示,私家價錢亦不便宜,加上夜間很少醫療服務,認為此方法未必可達目的,反而可能阻礙基層求醫或增基層負擔。
雖然綜援人士自動豁免收費,但是非綜援的低收人士,要由社工審批,還要交付全家人的收入及資產作審查,很多基層家庭因要上班沒有時間見社工或文件難集齊,未能申請豁免,結果放棄求診,或支付醫療費用,令家庭更貧窮。
社協建議在降低加費幅度的同時,需要改善公營基層醫療服務,例如增加家庭醫學診所、社區護理服務、夜間門診等;急症室求診者一旦確定非緊急,應轉往門診,及退回全費。
減免機制方面,社協認為以整個家庭的入息中位數劃分全額及部份減免醫療費用,較易令有工作的一、二人住戶未能受惠。因為純長者住戶或失業住戶因入息較低,甚至沒有收入,將較大程度拉低這些住戶的入息中位數。
例如,一名基層勞工按即將實施的最低工資計算,每月入息將達8,757元,若二人住戶的成員同為基層勞工,住戶入息將達17,514元。現時優化「減免機制」下,一人及二人住戶全數減免入息限額分別為7,575元及16,950元,連基層勞工也未能獲全數減免醫療費用。因此,社協建議政府上調一、二人入息上限,或以從事經濟活動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計算。
另外,現時只有綜援人士及75歲或以上高齡長者生活津貼受惠者才獲得自動豁免醫療費,社協建議擴闊至現有其他在政府部門已完成審查的基層市民,以節省行政費及便利基層就醫,包括領取普通長者生活津貼的單身長者與長者夫婦,以及在職家庭津貼的基層勞工。
社協亦建議可在無須作任何經濟審查的每年一萬元醫療費「封頂」機制以外,新增一項須經濟審查的5,000元 「封頂」機制,以申請公屋的入息及資產限額為門檻,幫助中下夾心階層。@
責任編輯: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