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30日訊】經過了三年的戰爭,俄烏兩國終於達成了一個臨時的部分停火協定。雖然這個協定距離實現和平仍然是非常遙遠,但起碼它走出了第一步。但這個由川普政府努力推動的第一步,是不是能夠得到一個最終的效果,甚至協議本身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落實,還都是未知數。另一方面,近期,雖然局勢有所緩和,但戰鬥沒有停止。這場已經拖延了三年多的戰爭,到底會如何結局呢?
30天能源停火協議下 俄烏未停戰 爭奪最大利益
知名軍事頻道的主持人周子定在新唐人《菁英論壇》節目中表示,30天能源設施的停火協議,上週就初步達成了意向。簡單來說就是兩方面,一是,30天的能源設施的停火。二是,黑海的停火。就是說在黑海海上,大家不要有互相攻擊行為。
但是在協議達成的當天,有報導說,俄羅斯的導彈襲擊了烏克蘭頓巴斯地區的能源設施。然後當天夜間烏克蘭又發動了上百架無人機,攻擊俄羅斯的煉油廠。所以,其實過去一個星期以來,雙方的攻擊是每天都有發生。準確地說,雙方都沒有遵守停火協議。
周子定說,其實在美國、烏克蘭和俄羅斯中,最想達成和平協定的是美國,烏克蘭和俄羅斯他們想達成停火協議的意願,都沒有美國強烈。
我們先說俄羅斯,3月24日,美國和俄羅斯在沙特進行了12小時的會談,25日又進行了很長時間會談,才達成所謂的黑海停火協定。雙方其實交涉了非常多的東西,而黑海協議只是很基礎的一個事情,是相對容易達成的,但雙方花了這麼長的時間。可以看出,俄羅斯在試圖利用這樣的機會,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籌碼。
比如說,對黑海協議它有一個前提條件,要求美國和西方國家解除對俄羅斯國有農業銀行,以及其它相關的從事農產品化肥出口的一些制裁。
烏克蘭方面,它對俄羅斯缺乏一定的信任,或者說對前景抱有懷疑態度,再加上感情上的國恨家仇在裡面,所以使得烏克蘭想要的東西,美國現在也沒有辦法給,比如說加入北約。所以就造成一個局面,其實美國是積極性最高的一方。
周子定說,前段時間戰場上主要大的變化是在庫爾斯克,戰鬥在一週之內基本結束,俄羅斯拿回絕大多數的失地。
但過去一週以來,戰爭仍然在發生,是在零星幾個地點。據俄羅斯和美國的戰報,過去兩天從庫普揚斯克到萊曼,再到庫爾斯克、再到南部的紮波羅熱一帶,都在發生戰爭,但是雙方的推進都比較小,以俄羅斯進攻為主。在庫爾斯克一帶是烏克蘭在進攻。
一週之前,烏克蘭軍隊進入別爾哥羅德,但它沒有往前推進太多。我認為這不會發展成一個大的攻勢,烏克蘭也沒有足夠的兵力發展大的攻勢,它更多的是從外交上的施壓,另外一個就是試圖從軍事上分散俄羅斯的注意力。它必定是一個非常小規模的類似遊擊作戰的,向前突擊的一個軍事任務。所以,戰爭還是沒有停止,但是規模比前一段時間要小一些。
獨立電視製片人李軍在《菁英論壇》表示,這次俄烏的臨時停火,主要是川普政府在拚命推動,歐洲領導人總的來說有一個共同點,希望停火能帶來和平。但歐洲現在對普京是完全不信任的,川普會不會維護烏克蘭利益,他們也是懷疑的,這兩個是挺大的問題。所以英國首相斯塔默對停火表示謹慎支持,也強調俄羅斯必須同意停火。法國總統馬克龍認為,停火可能給俄羅斯喘息的機會。德國國防部長認為,俄羅斯並非真心尋求和平。德國總理朔爾茨說,德國會繼續軍援烏克蘭。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拉斯說,俄羅斯並不想做出任何實質讓步。
李軍說,歐洲人對於支持烏克蘭,不僅沒有什麼具體的進展,有些地方甚至在退步。馬克龍說,要尋找更廣泛的國際支持,比如通過聯合國來分擔責任。斯塔默認為烏克蘭軍隊已經很強了,甚至是歐洲最強的軍隊,歐洲可以去強化這種優勢。比如像提供裝備和訓練,而不是直接取代烏軍作戰。這又是一個很大的改變,從要派兵到現在大概半個月,他們的態度已經變了很多。
我認為,川普現在想讓普京安心下來做談判是很難的。普京最後肯定會給川普面子去停戰。因為他知道,只有川普才能制止這場戰爭。但是他可是很狡猾的,要拿到足夠的利益他才會罷手,但是又不想得罪川普,所以他是態度好動作慢。
李軍說,停戰是必然的,也不會拖太長時間。澤倫斯基在談判上確實沒有什麼籌碼,所以主談的還只能是美國。
短期內恐難達成和平條約
資深媒體人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我覺得在短期內達成未來的和平條約,恐怕很難。我們首先說一下歷史,朝鮮戰爭的歷史我們可以做一個參考。
朝鮮戰爭也是美國人不想打世界大戰,打到1951年4月以後就成僵局了。然後1951年開始停火談判,到1953年才正式談成,雙方談了兩年多。期間,美國和蘇聯都換了最高統帥,美國是杜魯門下臺,艾森豪威爾上臺。蘇聯是斯大林死了,換了馬林科夫和赫魯曉夫。
還有就是北韓和南韓其實都不想停戰,當時都想要打下去。
北韓的金日成必須聽蘇聯的,南韓那邊李承晚他不想聽美國的,但是他沒有辦法。所以,最後朝鮮戰爭的停戰協議,南韓方面就沒有簽字,朝鮮戰爭開啟了冷戰的序幕。
現在俄烏戰爭,恐怕也是開啟了一個新的時期,也許可以叫做新冷戰。俄烏雙方也都是不想要停戰,所以談起來恐怕也會拖一段時間。
郭君說,現在反而是美國特別希望能夠恢復和平。說到美國,還是從朝鮮戰爭的歷史說起。朝鮮戰爭,美國一直沒有投入很大的資源,它當時不願意在亞洲大規模作戰,所以美國一直希望停戰,原因是美國的戰略重心在歐洲。因為在亞太地區,日本是一片廢墟,中國已經被共產黨奪走。放眼看去,一個有力量的盟國和盟軍都沒有,所以美國的戰略,在亞洲是防守型的,在歐洲那就更進取。因為歐洲盟友多,戰略縱深也大,恢復歐洲是美國的重心。
現在的情況有點類似,但是反過來了。美國現在的戰略重心在亞太,實施印太戰略,最大的對手是中共,最大的威脅在亞太地區。現在日本、韓國、澳洲、印度已經形成一個大的圈子。而在歐洲,俄羅斯只能在自己國境不太遠的地方形成力量,不足以威脅歐洲,更談不上美國了。所以,美國想儘快結束歐洲方面的衝突,把力量轉移到亞太地區。
俄羅斯和烏克蘭都認為,戰場上仍然可以繼續,只要多打一點,哪怕贏一點,未來談判就多一點優勢。俄羅斯雖然也是筋疲力盡,但現在歐洲和美國都有各自自己的問題,內部的政治問題。內部政治形勢可能會出現有利的變化,所以拖下去說不定還會有新的變化。
而歐洲的情況就比較複雜。首先,歐洲不接受用武力改變國土,不希望看到這樣一個先例。但事實上冷戰結束之後,這種情況發生過好多次了。尤其是南斯拉夫分裂成六七個國家,之間也是打得不可開交。最後誰說了算?是北約說了算,北約的拳頭最大。
郭君說,歐洲另外一個問題,是歐盟的國家沒法形成一個共識。歐盟27個國家是一票否決制,很難形成一個共同的力量。歐洲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想要擺脫美國。
二戰之後,歐洲從來都沒有真實獨立過,軍事上甚至政治上都嚴重地依賴美國。歐盟成立之初,叫煤鐵聯盟,也叫煤鋼聯盟。主要是因為法國和德國提出來,就是兩國之間的歷史戰爭,都是為了爭奪魯爾區。魯爾區有煤和鐵礦,對重工業是非常重要的,對軍事工業也很重要,特別是二戰時期。因此二戰之後,法國和當時的西德,乾脆在煤和鋼鐵行業全面合作,成立了這個煤鐵聯盟。後來,擴展成為歐共體,再擴展成為現在的歐盟。所以歐盟的關鍵,是法國和德國的聯盟。對於法國人來講,美國人在歐洲大陸的存在,是非常不舒服的事情。
比如說北約,法國人兩次退出又兩次加入,就是不想失去獨立的軍事控制權。所以,法國到現在雖然是北約成員,但不服從北約的統一軍事指揮。法國還有自己完全獨立的武器系統,有自己完整的軍工體系,就是為了有一天歐洲能夠徹底自立,不再依靠美國人。
正因為這樣,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法國人和德國人不想完全依靠美國,特別是不希望徹底依靠美國的政治影響力,這是一個大的背景。但是歐洲的問題是,沒有哪個國家有單獨的足夠大的影響力。
郭君說,歐盟經濟足夠強大,軍事潛力也足夠強大,但蘇聯解體之後,沒有了一個外在直接的威脅,所以,內部力量整合的需求比較小。這次烏克蘭戰爭,正好給歐洲一個機會,這是很多歐洲政客眼中的一個歷史機會。他們當然不願意輕易放棄。
俄烏戰爭未來啟示 無人作戰與太空技術致勝組合
周子定在《菁英論壇》表示,俄烏戰爭,我覺得最讓大家驚訝的就是,無人艇、無人機還有低軌衛星。
我們先說無人艇。烏克蘭其實是一個沒有什麼海軍的國家,但是俄羅斯黑海艦隊,過去二三年已經不敢到烏克蘭西部了,主要就是因為烏克蘭有大量的無人艇。所以可以看到,無人艇對現在戰爭一個極其巨大的作用。
周子定說,無人艇成本很低,一個無人艇十幾萬美元或者幾萬美元就能造了。但是俄羅斯一艘護衛艦,便宜的可能就要一二千萬美元。所以可以看到烏克蘭短期內,製造大量無人艇就能控制一定的制海權,這對未來戰爭一定是一個發展趨勢。
無人機也是一樣的,一個是在海裡遊,一個是在空中飛。在戰爭開始的時候,烏克蘭使用大量無人機。無人機可以偵察,情報是至關重要的。另外無人機可以遠端殺傷,成本又低,它極大地改變了現在戰爭的態勢。
還有一個就是低軌衛星,它其實是伴隨著無人艇和無人機。馬斯克的星鏈有很多優勢,它非常低、流量非常大、速度也很快。像烏克蘭無人艇,其實都是接了一些衛星通信的設施,因為你要遠端遙控。其實烏克蘭無人艇沒有太高深的技術,它只需要有衛星通信以後,連到後面遠端遙控就行了。
所以我覺得,無人艇、無人機、低軌衛星,將成為未來戰爭態勢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
新唐人、大紀元推出的新檔電視節目《菁英論壇》,是立足於華人世界的高端電視論壇,該節目將彙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熱點議題,剖析天下大勢,為觀眾提供有關社會時事和歷史真相的深度觀察。
本期《菁英論壇》全部內容,敬請線上收看。
《菁英論壇》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轉載和引用《菁英論壇》文章 ,請保持原文內容,並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