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入地球的大刀 緬甸地震破壞性為何大

人氣 3670

【大紀元2025年03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當地時間週五(3月28日),緬甸曼德勒市(又稱瓦城)附近的實皆(Sagaing)地區發生7.7級強​​震,造成大量建築物倒塌,至少144人死亡,逾730人受傷,同時鄰國泰國也受到了強震影響。

援助組織表示,工作人員正在廢墟中搜尋並評估損失,但通訊中斷和道路受損阻礙了他們接觸受災民眾的能力。

緬甸地震也波及到泰國曼谷,導致曼谷一棟由中鐵承建的在建大樓倒塌,至少10人死亡,16人受傷,101人失蹤。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表示,他已與緬甸官員進行了通話,並將向該國提供一些地震協助。

醫院人滿為患 強震宛如「切入地球的大刀」

非政府組織「國際地質災害」(GeoHazards International)南亞地區協調員、土木工程師哈里‧庫馬爾(Hari Kumar)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他從朋友那裡聽說,緬甸曼德勒綜合醫院已經人滿為患,不再接收病人。

「這絕對令人難過,因為這是(該地區)唯一一家向公眾開放的醫院。顯然,有很多很多人受傷住院。」他說。

庫馬爾補充說,他了解到曼德勒醫院已經停電停水。

「他們現在治療病人的能力有限,這真的很令人難過。」他說。

與此同時,一位地震學家告訴CNN,7.7級強震襲擊緬甸就像一把「大刀切入地球」。

英國劍橋大學的詹姆斯‧傑克遜(James Jackson)表示,這場地震是由持續「整整一分鐘」的斷裂引起的,導致地面側向移動。

「想像一下一張紙被撕裂,它撕裂的速度大約為每秒兩公里。」他說,「它正在移動一條斷層,就像一把大刀切入地球。」

週五地震的破壞性為何如此大?

緬甸位於兩大構造板塊的交界處,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躍的國家之一。但在實皆省地區,大型破壞性地震相對較少。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教授、地震專家喬安娜‧福爾‧沃克(Joanna Faure Walker)說,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之間的板塊邊界大致呈南北走向,從緬甸中部穿過。

她說,這兩個板塊以不同的速度水平地相互移動。雖然這導致的「走滑」(strike slip)地震通常沒有蘇門答臘島等「俯衝帶」(subduction zones)的地震那麼強烈,但它們仍然可以達到7到8級。

實皆近年來發生過多次地震,2012年的一次6.8級地震造成至少26人死亡,數十人受傷。但據路透社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的另一位地震專家比爾‧麥奎爾(Bill McGuire)說,週五的地震「可能是」四分之三個世紀以來襲擊緬甸大陸的「最大地震」。

英國地質調查局榮譽研究員羅傑‧穆森(Roger Musson)告訴路透社,地震發生的深度較淺,意味著破壞會更加嚴重。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僅為10公里(6.2英里)。

「這次地震的破壞力非常大,因為它發生在很淺的地方,衝擊波在從震源傳到地表時尚未消散。建築物受到了全力衝擊。」穆森說。

他補充說:「重要的是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震中,因為地震波不是從震中輻射出來的,而是從斷層的整條線輻射出來的。」

實皆地區靠近人口稠密的曼德勒,大型地震相對罕見。該地區的基礎設施無法抵禦地震,這意味著面臨強震時,損失可能會更加嚴重。

「緬甸大部分地震活動都位於西部,而這次地震發生在該國中部。」穆森說。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台灣民眾受困東南亞詐騙園區  外交部:每天都在努力交涉
緬甸發生7.7級強震 雲南多地民眾:震感強烈
緬甸強震 曼谷在建大樓倒塌 民眾街頭狂奔
緬甸強震 曼谷中鐵承建大樓倒塌 110人被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