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英國內政部表示,外界關注的《外國影響登記制度》(Foreign Influence Registration Scheme, FIRS)將於今年夏季實施。屆時,在英國讀書的中國留學生,可能必須申報他們與中共政權的關係。
若未依規定申報其與外國勢力的關係,將面臨起訴,並由警方依據適用的移民法規執行相關處分。
儘管此政策如何具體適用於英國大學尚不明朗,但這是政府首次確認外籍學生將納入FIRS登記範圍。
英國需加強防堵中共滲透
FIRS制度由保守黨於2023年擬定,但因政府遲遲未釐清對華政策立場,多次延後推行。然而,有越來越多對華鷹派人士警告,許多批評中共的中國留學生,可能在英國校園內遭到監控,加大了要求當局打擊中共滲透的壓力。
內政部發言人向《每日電訊報》表示,若國際學生「於英國境內在計劃中指明的外國勢力或實體的指示下行動」,將須登記於該名冊中。
發言人強調:「這項登記制度的設立,旨在通過提升透明度、嚇阻有害的祕密國家勢力威脅,並爭取更早期的干預時機,以此來增強英國社會對外來滲透行動的防禦韌性。」
FIRS要求替外國在英國進行影響輿情活動的人士向當局登記,並報告相關活動。該制度分成兩級,被視為對英國風險較大的國家會列入「增強級」(enhanced tier),個人或組織必須要向英國當局報告更多活動,相關監管將更嚴密。
至於哪些國家將被列入「增強級」,目前尚未確定,僅伊朗已於本月初被公告納入。

就讀英國大學的異議人士回國被拘留 中共滲透成焦點
不過,最近有越來越多人士呼籲,英國當局應加強防範中共箝制異議人士。
週二(3月25日),《每日電訊報》披露了另一宗事件。一名化名為浩宇(Haoyu)的中國學生表示,他在2022年底就讀一所英國頂尖大學期間,參與了聲援「白紙運動」的抗議活動。然而,這導致他在返回中國後被警方拘留。
他懷疑自己在英國的行動,被同學舉報給中共當局,此事件引發了對中共當局在海外監控異議人士的關注。
先前有歐洲媒體報導(鏈接),一些中國公費留學生被迫簽署協議承諾「不得從事有損祖國利益與安全的活動」,且有義務經常向中共大使館匯報情況,違反協議者可能遭到處罰。
英國智庫Civitas在2023年發布的一份報告(PDF)指出,一些中國學生在申請中共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CSC,留基委)提供的獎學金項目前,需接受「意識形態訓練」,以確保其觀點與中共保持一致。
目前每年約有650名中國公民,通過CSC前往英國攻讀博士學位。該報告認為,CSC不僅僅是一個提供教育資助的機構,也是一個執行中共對外意識形態輸出的工具。
瑞典媒體也在2023年報導,獲得CSC獎學金計劃、在瑞典著名的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就讀的中國留學生,被要求簽署效忠中共的合約,作為留學條件之一。(先前報導:歐洲第一國 瑞典開始拒收中國公派留學生)
根據中共2025年獎學金計劃申請規則(鏈接),獲得資助者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目前約有15萬名中國學生就讀英國大學,為非歐盟國學生中的最大族群。這一數字遠超來自印度、尼日利亞與巴基斯坦等國的學生人數。
專家:應加強校園人權保護 維護民主價值觀
多位中國問題專家呼籲英國政府,應清楚確定新制度對中國留學生的具體適用方式。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中國研究所所長曾銳生(Steve Tsang)指出:「中國由共產黨統治,而黨的運作直接服從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因此,今日的中國當局正執行習近平的個人意志。」
「關鍵在於英國政府將如何應對?又應該怎麼做?」
「我們可與中國維持良好關係,能夠交流、對話……但這絕不能以損害英國的核心利益與價值觀為代價。」曾銳生告訴《每日電訊報》。
他警告,若英國高教機構培養中國學生具備批判性思考能力,卻令他們因此遭中共懲罰,將違背教育初衷。
「我們甚至讓一些我們歡迎來英的中國留學生,處於這樣的情境:當我們教他們培養批判性思維的能力時,最終卻可能使他們遭到北京的懲罰。」曾銳生說。
英中關係智庫「英中透明」(UK China Transparency)主任山姆‧丹寧(Sam Dunning)也表示,英國高教體系在保障這些學生方面缺乏有效的作為。
「對中共施壓的學生缺乏保護,學術自由與智慧財產的風險也被忽視。整個體系對此形成一種沉默與不作為的共謀——但這種情況不可能也不該持續下去。」他說。
責任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