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綜合報導)進入2025年,中國樓市繼續暴跌,許多業主因債務壓力、失業潮和市場崩盤陷入困境。上海的中產因為買了房而承受著無邊的痛苦。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吐槽房市的惡性循環,令自己非常難受。
上海中產陷入絕望 無奈吐槽
近日,上海一名30歲業主的吐槽視頻在社交平台被刷屏。據其講述,他在上海做IT行業,曾經月薪3萬(人民幣,下同),想在上海安家,於是購買了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築橋的一套95平米的小三房。當時的單價是5.8萬/平米,總價550萬。找家裡父母湊了一筆錢,加上自己的積蓄湊夠了首付200萬,貸款350萬,每月月供19,631元。還貸30年。
但是,2020年互聯網行業開始降薪、裁員。該業主被公司列入第一批「優化」名單中。三個月過去了,他還沒找到一份月薪超過兩萬元的工作。近兩萬元的月供及生活開銷的壓力讓他透不過氣來。最後他受不了了,就跟女朋友商量把房子賣了回老家發展。他女朋友表示不想離開上海,也不想拖累他就和他分手了。
在失去愛情並飽受折磨後,該男子最終選擇通過中介賣房。他開始掛出售價600萬元,好幾個月無人問津。中介說,他的房子地方太偏僻,再加上大環境不好,建議他如果急於賣房的話就掛350萬,否則很難賣出去。他聽到後直接驚呆了——一下子降一半的價格。首付和已經付出的月供都虧沒了,但是又還不起月供,於是他乾脆選擇斷供了。
讓他沒想到的是,三個月之後他收到法院的傳票,是銀行起訴他。收到判決通知書他整個人都傻了:判決書說他惡意斷供,違反了合同規定,必須承擔合計120,867元的相關費用和罰款。他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還給銀行,逾期還會產生利息,同時還會被法院納入失信者名單。
這時他忍不住哭了。他說,他只不過是買了一套房子,為什麼會這樣?!虧損的247萬不要不行嗎?房子不要了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把他逼上絕路呢?
很多網民留言表示,非常同情該男子,但是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上海房價跌 買家砍價令業主很難受
湖北網民財哥3月27日表示,他2017年在上海買了套房,花220萬。今年在上海生意不好做,壓力太大了,就想把房子賣掉,回湖北老家去。
他說,「昨天去中介掛牌賣房,總價220萬,單價差不26,000/平米。昨天晚上中介給我打電話,說早上10點鐘有人來看我的房子。當時客戶看著還挺滿意的,但是價格沒有談好。」
財哥表示,買家開口就砍60萬,「真的讓我特別特別難受。雖然說現在市場行情不好,買家說最多給我160萬,你賣不賣?這樣的話單價就跌到了18,000/平米了。當時把我氣懵了」。他透露,買家也沒有多說,直接走了。
財哥說,他的房子所處的環境比較優越,地點也行,周圍有小學中學,公交地鐵各方面都很方便。房價開始下跌的時候,和他的房子同類的房子最高還能賣到3萬多/平米。
他無奈地說,砍個20萬還能聊一聊,或許還能夠談得差不多的價。按照現在這樣砍下去,我這個房子就跌到單價18,000都不到。再砍下去誰能賣?
上海各區域的房價走勢存在差異,不同區域的市場情況,例如市中心和遠郊的房價差異巨大。
上海市民王先生近日對大紀元記者表示,目前上海的房價確實跌了。他去一些周邊的地方了解到,房價確實跌得很厲害。他聽說,有的市區單價10萬的房子,現在降了七八萬,「這都是有可能的」。
他說,以前上海房價均價在8萬/平米,現在說房價腰斬應該沒問題。他住的浦東野生動物園區域的老小區的房價現在2.8萬/平米。他所在小區的後面,近一兩年新開發的小區,房價仍不到3萬/平方米。這裡不是學區房。以前單價約4萬。房價本就不算高,所以現在降得不是很厲害。
上海野生動物園位於浦東新區的郊區,距離市中心較遠。
中共頻出「穩樓市」政策 不見效果
中國樓市持續低迷。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今年人大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時,首次將「穩住樓市」寫入報告總體要求,強調要穩住樓市股市,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衝擊。
中共政府曾數次出台「穩樓市」政策,但樓市仍直線下滑。這次官方再稱「穩住樓市」,多方質疑如何能穩得住樓市。
大陸網民表示,現在中國樓市大幅下行,導致老百姓的家庭資產不斷縮水,人們對未來都沒有信心,也不敢消費,讓經濟處於這種通縮之中。
去年底,多家信評機構看衰中國房市。華爾街投行高盛表示,中國房價恐再下跌20%至25%。主因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人口紅利的逐漸消退,房地產市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上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持續調控,使得房價上漲的動力逐漸減弱。
高盛還提到,中國房地產的負債總額高達59萬億元。這些的負債每年光利息負擔就得上萬億元,開發商的資金壓力非常大。
摩根史坦利也稱,中國房市在2025年將繼續低迷,房價可能持續下跌9%左右。
上海便宜房產的坑
博主五哥3月28日表示,在2016年的瘋狂購房潮中,全國房價持續上漲,市場供不應求,買家恐慌性入市,理性被市場瘋狂吞噬。無論房屋品質如何,幾乎都能賣出高價。但是2023年樓市轉入熊市,上海房價至今連跌兩年,房價一天比一天低,尤其是老舊房、遠郊房跌幅最大。許多業主仍抱有不現實的價格預期,導致房子打七折都賣不掉。
五哥提到,有人羨慕黑龍江鶴崗的房價價格低到離譜。有人花4萬在鶴崗全款買一套70平米的房子。這些看似白菜價的房子,十有八九都是個坑。鶴崗人口流失嚴重,氣候不佳,產業單一,老齡化。這樣的收縮型城市,一萬元買一套房,最終也會一文不值。同樣,上海也有類似的房產:外環外的一些地區(如白鶴、月浦、奉賢海灣)因缺乏規劃、產業與人口,房價難以增值甚至長期不漲。
他說,上海外環外的邊緣地段沒有規劃,沒有產業,沒有人口,沒有硬產業。上海遠郊區域蓋了很多房子,因為當地不通地鐵,十年不漲價。他忠告年輕人,即便買不起好房子,也不要掉入房價便宜的坑。
(大紀元記者洛亞對本文有貢獻)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