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芬蘭研製出強韌且能自癒的水凝膠

人氣 1591

【大紀元2025年03月27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吳瑞昌編譯報導)過去的人造凝膠,只能在高硬度和自癒性上二選一,無法同時保有兩種特性。現在,芬蘭的科學家研製出一種特殊仿生水凝膠,不僅強韌還能自癒,為藥物傳輸、傷口癒合和人造皮膚等應用打開大門。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凝膠物質,包括用於頭髮的髮膠、蘆薈膠、果凍和各種膠狀物質。另外,人類的皮膚也具有類似凝膠狀的特性,但它兼具高剛度和高柔韌性,且還有卓越的自癒能力,能讓小傷口在一天內快速癒合。

為此,許多科學家都在尋找能夠模仿人類皮膚複雜特性的凝膠,將其用於軟體機器人、藥物傳送、人造皮膚等多方面領域上。

現在,芬蘭阿爾托大學(Aalto University)和拜羅伊特大學(University of Bayreuth)的一組研究人員,克服凝膠原本的限制,共同研製出一種具有獨特結構的水凝膠,使其擁有類似人類皮膚的特性。

該研究成果於3月7日發表在《自然材料》雜誌上,獲得超過2.8萬次的觀看,超過57家媒體進行報導,在相關的文章中排名第一。

在這項突破性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先是將聚丙烯醯胺(PAAm)的單體粉末、完全分層的合成鋰蒙脫石納米片(一種黏土納米片)與水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混合,將這些混合物放在紫外線燈下進行照射,讓混合物內的單個分子結合(纏結)在一起,凝固成彈力十足的水凝膠。

這種方法製成的水凝膠內含有大量的納米片,使其與人類皮膚一樣堅硬,且具備極高的彈性和柔韌性。其祕密在於單個分子之間緊密纏繞的聚合物,讓其擁有癒合的能力,而高機械性能則與黏土納米片的有序排列有關。

研究人員發現,若PAAm的單體粉末和黏土納米片與水的比例不同,製成的水凝膠性能會出現顯著差異。實驗人員最終找到高於1.5 wt%的黏土納米片,與62 wt%的PAAm製成的水凝膠效果較佳,能夠同時保持良好的機械性能和自我修復能力。

此外,4.6 wt%的黏土納米片與62 wt%的PAAm做出來的水凝膠效果最佳,其極限拉伸強度(UTS)達4.2 MPa,彈性變形強度則達到50 MPa。

研究人員還發現,若PAAm的比例從62 wt%降低至58 wt%,其彈性變形強度和拉伸強度均會大幅下降;而當PAAm含量為40 wt%時,水凝將就會變得柔軟有彈性,但會失去原有的硬度。

研究人員還對這些高硬度(黏土納米片含量超過1.5 wt%)的水凝膠進行切割,以觀察水凝膠修復的過程。結果顯示,水凝膠材料被切割4小時後,能自我修復80%到90%之間,24小時後基本能夠完全恢復。

除此之外,這種水凝膠還能夠黏附在玻璃、鋁、銅和樺木等基材上,且只需要0.5mm厚和2平方公分(cm2)大小的水凝膠,就能承受2.5公斤的重量。

芬蘭阿爾托大學應用物理系教授奧利‧伊卡拉(Olli Ikkala)對該校的新聞室表示,「這項工作展示了生物材料,是如何啟發我們探索合成材料的新特性。想像一下擁有堅固、可自我修復的皮膚或合成組織,可以自主修復。儘管距離實際應用還有一段路要走,但這次的結果已經實現關鍵飛躍。」

阿爾托大學應用物理系博士後張航(音譯,Hang Zhang)則補充道,「我們注意到水凝膠裡的聚合物層,會像細小的羊毛紗一樣相互纏繞形成纏結,且排列順序是隨機的,最終將難以區分這些分子。另外,水凝膠裡的分子非常活躍且具有移動性,使它們被切開後依然很快聚合一起(快速癒合)。」

他還表示,「過去,兼具堅硬、強韌且擁有自癒能力的水凝膠一直是挑戰。我們發現了一種強化傳統軟水凝膠的機制,這可能會徹底改變仿生新材料的開發。」◇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特殊細菌成PFAS污染物剋星 有望治理污染問題
新發現:「瀕死」的鳳凰星系團「涅槃重生」
中國產ESP32芯片被揭含29個隱藏指令
新發現:蜘蛛拉絲強化蛛網與蛋白排列有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