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27日訊】3月24日(週一),川普總統再次發聲,呼籲美聯儲降息。這是五天內川普第二次要求美聯儲降低利率,這一表態延續了川普對貨幣政策的強烈關注。
川普在當天的內閣會議上說:「總體而言物價正在下跌,能源價格也在下行,我希望美聯儲降息,然後你們會看到利率下降。」
川普為何如此堅持於推動美聯儲降息?從緩解政府債務危機到刺激經濟增長,他的動機既有經濟層面的考量,也有政治策略的影子。
緩解政府債務危機的迫切需求
美國政府債務問題無疑是川普降息訴求的核心驅動因素之一。截至2025年3月,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可能已超過35萬億美元,且利息支出已成為財政預算的重要負擔。2023財年,利息支出已接近1萬億美元,而隨著債務滾動和新債發行,這一數字可能進一步攀升。川普希望通過降息緩解這一危機。降息的作用可以在短期債務中立即顯示出來,並對長期國債的價格產生長遠影響。
1. 短期債務利息的節省
美聯儲降息會直接降低短期國債(如1年期或2年期國債)的收益率,而美國債務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短期債務,需要頻繁滾動再融資。如果當前利率降至更低水準,每年到期的數萬億美元債務再融資成本將顯著下降。以1萬億美元短期債務為例,利率下降1個百分點即可節省約100億美元的年度利息支出。這種節省能為財政預算騰出空間,支援川普的其它政策優先項,如基礎設施投資或減稅。
2. 用短期新債償還舊債
在低利率環境下,政府還可以發行更多低成本的短期債務來償還到期的高利率舊債,這種「以新換舊」的策略能暫時減輕債務負擔。尤其是在2025年預計有高達3萬億美元債務到期的情況下(其中大部分是過去幾年美國財政部大量發行的短期國債),川普希望通過降息為這一操作創造有利條件,避免因高利率導致的融資壓力。
3. 債券價格與利率的反向關係
降息會導致現有長期國債的價格上漲,因為這些債券提供的固定收益在低利率環境下變得相對更有吸引力,因此,長期國債的收益率(利率)會下降。此外,降息後,市場可能預期未來利率會保持較低水準,因為投資者會想鎖定長期穩定的收益,這也會增加對長期國債的需求,從而推高長期國債的價格,降低長期利率。
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戰略考量
除了債務問題,川普對降息的堅持還源於他對經濟增長的重視,而低利率被他視為刺激經濟的「靈丹妙藥」。降息可以降低借貸成本,能激勵企業投資和擴張,同時減輕消費者的房貸、車貸等負擔。這種刺激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近期資料顯示,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第一季度實際GDP增長率估計為1.5%。與此同時,製造業PMI數據重新陷入萎縮區間。
3月24日,標普全球公布的資料顯示,美國3月份Markit製造業PMI初值是49.8,跌至榮枯分界線之下,不及預期的51.8,原因是川普關稅導致相關材料成本上漲。回顧2月份的Markit PMI數值是52.7,當時錄得2022年中期以來的最高水準,扭轉了此前兩年多時間以來服務業強勁、製造業衰退的局面。不過那時就有分析指出,製造業的增長可能是暫時的,部分工廠為了搶在關稅生效前提升產量,從而帶動了短期增長。3月份的最新資料驗證了這一點。
川普上台後推動的大規模關稅政策在短期內可能拖累經濟增長,而降息可以作為一種對沖手段來應對關稅政策帶來的經濟壓力。川普希望通過降息降低借貸成本,鼓勵企業投資和消費者支出,以提振經濟活動,防止經濟陷入衰退。川普在3月24日的內閣會議中也提到,考慮到即將實施的新一輪關稅,希望美聯儲配合以穩定經濟。
美聯儲與川普:獨立大於妥協
川普與美聯儲之間的關係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川普長期以來質疑美聯儲的獨立性,認為總統應該在貨幣政策中有更多的話語權。川普在第一任期內多次公開批評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指責其加息過快,阻礙了經濟增長。
24日川普的最新表態緩和了對美聯儲的批評態度,但是仍然顯示出他希望通過公開呼籲來影響美聯儲的政策。
3月19日,美聯儲在貨幣政策會議上連續第二次決定暫時不降息,主要原因是關稅引發的不確定性。美聯儲將今年的美國GDP增速預期由2.1%下調至1.7%,核心PCE通脹預期由2.5%上調至2.8%。美聯儲官員總體仍預計今年會有兩次降息,但是預計今年內降息的聯儲官員人數有所減少。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3月19日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沒有回避川普關稅的影響,他表示,川普的貿易議程可能會推高價格,但關稅對價格的影響可能是「暫時的」。他堅持美聯儲長期以來對川普正在執行的經濟議程做出實際反應前的觀望態度。
美聯儲作為獨立機構,其決策基於通脹、就業等經濟資料,美聯儲的法定使命是維持物價穩定(2%通脹目標)和促進充分就業,而非直接服務於總統的經濟目標。鮑威爾多次強調了這一原則,例如2024年11月份在回應記者的提問時表示:「法律不支持總統解雇我。」
川普希望美聯儲通過降息支持其議程,但鮑威爾堅持觀望態度,表明他不會輕易迎合川普,而是以美聯儲自己設定的長期經濟穩定的目標為優先。
英國《經濟學人》網站刊文認為,川普的政策與美聯儲正發生巨大衝突,美聯儲正在承受壓力。
可控經濟衰退逼美聯儲就範 川普下大棋?
由於美聯儲的獨立性與川普的經濟議程不能相互契合。有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川普政府正在進行一場可控的經濟衰退,以此倒逼美聯儲降息,以解決迫在眉睫的美國債務危機。
前雷曼兄弟交易員、《熊市陷阱報告》(The Bear Traps Report)創始人拉里·麥克唐納(Larry McDonald)認為,川普政府正故意引發一場經濟衰退,從而緩解美國36萬億美元的債務問題。
麥克唐納在3月3日的一次訪談中表示,如果利率保持在當前水準,明年美國的債務利息將達到1.2萬億到1.3萬億美元。這比國防開支還要多很多。所以川普需要降低利率,如果他們能將利率降低1%,明年就能節省近4000億美元的利息。麥克唐納指出,美國政府不能通過大規模的財政支出來抑制通脹,川普團隊知道這一點。他們需要引發一場經濟衰退,只有這樣才能降低利率並延長債務期限。
另據MarketWatch 3月5日報導,野村證券策略師查理·麥克艾利戈特(Charlie McElligott)當天上午寫給客戶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川普總統及其政府需要一場人為的衰退來引發增長放緩和通貨緊縮,這將轉化為美聯儲降息和美元大幅貶值,以完成他下一階段的經濟議程。
對於美國經濟是否會出現衰退,目前還沒有普遍的定論,但是自川普上任以來,一些經濟學家將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提高到30%至40%。包括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在內的許多其它公司都下調了經濟增長的預測,但是沒有預測經濟衰退。
川普總統在3月9日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當被問及是否預計今年會出現經濟衰退,他回避了這個問題。川普說,「我不願意預測這樣的情況(經濟衰退)。因為我們要做的事情非常大,所以會有一個過渡期。」
市場分析認為,川普這段話顯示,他不排除美國今年陷入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這引發市場的擔憂。第二天市場發生了暴跌,道瓊斯指數下跌近900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2.7%,納斯達克指數下跌4%,當時的VIX恐慌指數一度衝向30。
不過,外界已經觀察到,與川普第一個任期時會看重股市行情不同的是,川普2.0政府不受股市短期波動的影響,而更願意推行長期的經濟政策。
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3月11日表示,川普的經濟政策即使導致經濟衰退,也是值得的。盧特尼克強調川普的政策為美國吸引巨額的投資創造有利條件,這將會反映在今年第三季或第四季的經濟資料中。
兩個月以來,川普執政已經為美國吸引了數萬億美元的大型投資專案。包括日本軟銀集團和OpenAI;美國甲骨文公司未來四年總共投資6000億美元,成立合資企業「星際之門」;阿聯酋承諾,未來十年將在美國投資1.4萬億美元;沙特未來四年向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蘋果公司未來四年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英偉達(NVIDIA)宣布未來四年在美國採購價值5000億美元電子產品;台積電(台灣半導體公司)宣布將在美國增加1000億美元投資興建5座新的芯片工廠等。這些投資為美國未來四年的經濟繁榮展示了光明的前景。
川普的經濟政策主要是解決兩大赤字,一是美國的財政赤字,二是美國的貿易赤字。而降息既是解決財政赤字(債務危機)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可以對沖關稅帶來的部分影響。
川普的確在下一盤大棋,不過是不是像經濟學家所說的「人為製造衰退以逼美聯儲降息」,這個說法也只能是似是而非,屬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但不容否定的是,美國的確處在一個特殊的過渡期。正如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的看法,美國經濟「繼承了一劑毒癮」,當前的政策收縮可能導致短期陣痛,但這是減少對財政及貨幣寬鬆的依賴,是必要的「戒毒過程」。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