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六四紀念館3月23日關館 將搬往加州

人氣 844

【大紀元2025年03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丹紐約報導)位於紐約曼哈頓的六四紀念館將於3月底遷往加州,3月23日(週日)是其最後一天開放。中西族裔的參觀者趕在這天前來參觀,絡繹不絕。

紐約六四紀念館最後一天開放,參觀者紛至沓來。(林丹/大紀元)
紐約六四紀念館3月23日最後一天開放,將搬往加州,參觀者紛至沓來。六四親歷者呂京花(中)與義工李昕燕(右)、安強(左)合影。(林丹/大紀元)
帶孩子來參觀。(林丹/大紀元)

在2023年6月2日開幕的紐約六四紀念館,因租金高昂且籌款不順利,難以負荷每個月超過1萬元的月租和各項開支,在今年1月宣布將搬遷至加州——那裡華人多而租金支出只有紐約的一半。在消息發布後,眾多參觀者紛紛趕在其搬遷之前來參觀,並捐款表達支持。

23日中午12點一開門,參觀者紛至沓來。記者見到,參觀者中有1989年在上海參加學運的大三學生,他後來遭關押和長期監控;有遠道而來的英國遊客——她很慶幸在閉館前沒有錯過這個機會;有前來捐贈香港雨傘運動史料的西方友人;有哥倫比亞大學的留學生帶著西人朋友前來;有在紐約讀書和工作的年輕華人;有參觀者把孩子也帶來;有來自大陸的年輕新移民——他們從小到大對六四屠殺一無所知,直到近年網絡翻牆看到真相……

他們在每一件文物和史料前仔細瀏覽,拍照、錄像、捐款,購買紀念T恤……

希望中國人不要遺忘

從英國來的華人遊客王Jane說:「我知道它馬上就要搬了,我家人不來不要緊,我自己來,趕上最後一天,非常感恩。」說到這裡,她的眼圈紅了。

王Jane說:「那時(中國)幾乎是全民支持學生的,但現在的中國人寧願相信中共的說法,只顧賺錢,看看中國現在是什麼地步了,我覺得很可悲。」

「我很心痛,中國這塊土地陷入苦難,因為當年做出的錯誤的選擇。」她說,「我覺得最慘烈的是,有些人他們願意去忘記,不願意去追想,寧願閉上眼睛、願意忘記歷史,放棄自己的良知,這是最令人傷心的,我不知道能做什麼,能讓人們重視、不要遺忘……」

六四事件對中國年輕人的影響

八九學潮時在天安門廣場擔任播報員的呂京花對記者表示,在紀念館將搬遷的消息公布後,不少人趕在閉館之前來參觀,並講述他們與當年學潮和六四事件的連結。例如上一週,有一對1989年出生的、事業有成的年輕夫妻——妻子1989年6月出生,丈夫是在5月19日戒嚴令當天出生,他們帶著從中國來的母親參觀六四紀念館,「他們表示,我們這一代出生的孩子不會忘記六四,她媽媽還回憶說,1989年6月生孩子時,因戒嚴導致交通受阻、食品緊缺。他們還購買紀念品、捐款,表達敬意。」

呂京花說,還有一名19歲藝術系的女大學生在上週來,她曾將紀念館的圖片發給在中國的父母,隨後母親接到公安電話詢問。「她說母親表面敷衍,但私下非常支持,家人早已長期對中共體制不滿。她坦言說:我不怕講六四,我知道真相,我要說出來。」

這位女學生還分享:她在中國時的歷史老師「隱晦」地引導說:你們要多方尋找資料,看看1989這一年發生了什麼事情,與世界大事(如蘇聯解體)有什麼關係。她主動翻牆查閱資料,受到觸動。

中國疫情封控期間一片恐怖,「她說父母幾乎快要瘋掉了,無論如何花多少錢都要把她送出國留學,說:女兒你不要回來了,這個破國家!」

年輕新移民:從六四開槍到疫情封控 中共不可能改良

程小剛、魏娜趕在最後一天來參觀。(林丹/大紀元)

來美國兩年左右的程小剛、魏娜夫婦參觀後表示,由於中共封鎖真相,他們這一代人對六四一無所知,直到因中共極端疫情封控,2022年底爆發了白紙運動,人民喊出「共產黨下台,習近平下台」,「當我們拿起白紙的那一刻,我們才知道什麼叫自由,什麼叫『自由是生命』。」

程小剛、魏娜說:「八九民運是建國以來中國人民第一次集體反抗的一個標誌性運動,六四的槍聲不能忘記,從共產黨開槍,說明它是不可能改良的,不要對它心存幻想。」

「就像它說了香港一國兩制50年不變,但30年不到它就變了;共產黨只准生一胎的時候說『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我媽媽懷第二胎的時候,被強行拉去做流產,非常殘忍,但現在政府養老了嗎?共產黨一次次地推翻它的承諾。」魏娜說。

他們還講述了2022年9月貴陽「隔離大巴」慘烈車禍,讓他們看透了共產黨的本質——住在他們家對面居民樓的四十多個人,半夜三更被拉去「疫情隔離」,貴州山路多,大巴凌晨2點多翻車,死了27人(官方說法),「(這件事)把我們的怒火點燃了,我們憤怒到無法自已」。

他們還表示,希望六四紀念館搬到加州後,有更多人參觀,勿忘歷史。

吸取歷史教訓 人類才更文明

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生Kevin參觀後表示:「這是歷史,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不應該被假的宣傳所代替,不應被中共的謊言來代替,應該讓人們知道這是真實的歷史,只有吸取歷史的教訓,人類才更文明。」

「還有,中共對法輪功的迫害,人們也應該知道。當年中共對學生和平民的屠殺,還有後來對法輪功的迫害,都體現了中共的黑幫性質。」Kevin說。

年輕義工是大陸新移民

紀念館的年輕義工基本上是來美國不久的大陸新移民。他們曾因共產黨封鎖真相、對六四不了解,但在了解真相後義不容辭地投入紀念館的工作。

長期義工李昕燕說,學生當年沒有喊「打倒共產黨」,他們只是希望這個國家更好,但是共產黨卻以機關槍和坦克對待他們,共產黨殘暴的殺人歷史提醒人們千萬不要相信它。

呂京花說:這些近年從中國大陸來的年輕義工,他們排隊報名,表現出強烈的責任感,年輕一代正以實際行動守護歷史記憶、推動社會良知;他們不是為了利益而參與,而是出於對自由、人權、普世價值的認同與責任感,這些年輕人是中國未來的希望。

加州六四紀念館今年6月開放

六四紀念館搬遷到加州洛杉磯後,將於今年6月正式開放。八九學運領袖王丹已搬回加州居住。他曾表示,紀念六四的目的是「永不忘記,永不放棄」。

據悉,加州的六四紀念館除了展出歷史文物之外,還會定期舉辦沙龍、講座、電影放映、新書發布、讀書會等多樣的宣傳活動,給熱愛民主自由的朋友們提供一個交流思想、汲取知識的平台。王丹還打算在六四紀念館專門開設一門課程,把大學課堂搬到社區中。

紐約六四紀念館3月23日最後一天開放,參觀者絡繹不絕。(林丹/大紀元)

責任編輯:黃小堂#

相關新聞
「六四」紀念館香港開幕 力證屠殺慘案
「六四」35周年 加州上映紀錄片《最後一槍》
六四硬漢李旺陽去世12周年 洛城華人集會紀念
「六四紀念館」將從紐約遷至洛杉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