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君宜綜合報導)總部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 簡稱剛果(金)]的鈷與銅生產商Chemaf Resources Ltd.已決定放棄與北方礦業有限公司(Norin Mining Ltd.)的收購交易。
彭博社近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指出,該交易因未獲剛果(金)政府批准,並遭國營礦業公司Gécamines反對,最終宣告破局。
該收購案由中共國有軍工企業中國北方工業公司(Norinco)旗下子公司推動,原計劃收購Chemaf的核心資產。然而,由於Gécamines擁有Chemaf主力礦場Mutoshi的採礦許可,並握有對控制權轉移的最終否決權,交易未能成功。
儘管Chemaf當前產量不高,但由於擁有豐富的鈷礦資源,這項收購案在地緣政治與全球電動車供應鏈安全層面具有高度戰略意義。分析人士認為,交易破裂反映出美國試圖阻止中共在關鍵礦產領域擴張的政策奏效。
美方官員曾向剛果(金)政府施壓,要求其阻止交易完成。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的共和黨成員上個月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表示,「關鍵礦產的安全就是國家安全。若中(共)國進一步控制這些供應鏈,對剛果(金)和美國都將造成傷害。剛果(金)政府必須確保北方工業公司的收購案被徹底阻止。不要再讓中共前進一寸!」。
Critical mineral security is national security. If China increases its control over these supply chains it will be detrimental to both the DRC and the U.S. The DRC government must ensure that Norinco’s bid remains blocked. Don’t give the PRC another inch!https://t.co/QeBK0DfDPl
— House Foreign Affairs Committee Majority (@HouseForeignGOP) February 25, 2025
Chemaf目前背負約9億美元的債務,急需資金投入以完成其旗艦礦場Mutoshi的建設,該礦場未來每年預計可生產1.6萬噸鈷與5萬噸銅。
早在2022年,總部位於瑞士和新加坡的大宗商品貿易巨頭托克(Trafigura)曾提供6億美元融資,協助其升級Etoile礦場並推進Mutoshi建設,並取得該公司鈷產品的獨家貿易權至2027年。不過,隨著鈷價下跌,專案進度停滯不前。
原本若交易成功,托克與其他債權人可望獲全額償還。但目前Chemaf已致信債權人,表示將與剛果當局協商替代方案,尋求新投資者進場以紓困。
剛果(金)作為全球最大鈷供應國與第二大銅生產國,其資源版圖已由中國企業主導。若此次交易成功,將進一步鞏固中共在全球鈷市場的主導地位。
根據資料,北方礦產(Norin)在剛果(金)擁有兩座礦區,2024年鈷產量合計約6,000至7,000噸,占全球總產量約3%,位居全球第四,僅次於中國五礦資源(CMOC)在當地營運的兩大礦場。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今年2月,剛果(金)政府向美方提案,願開放礦產勘探權給美國企業,以換取對總統齊塞克迪(Félix Tshisekedi)政府的支持,協助其對抗境內武裝叛軍。
剛果(金)參議員皮埃爾‧坎達‧卡蘭巴伊(Pierre Kanda Kalambayi)上月致信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指出:「雖然中(共)國長期主導剛果(金)礦產供應鏈,但齊塞克迪總統的政策轉向,為美國建立直接且合乎道德的供應鏈提供了難得的契機。」
責任編輯:李夢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