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挺民企卻干預李嘉誠賣港口 中共進退維谷

人氣 2206

【大紀元2025年03月23日訊】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近日稱,目前中國外貿形勢「複雜嚴峻」,要為民營企業提供良好發展環境。然而,北京透過輿論與港府官員喊話施壓,試圖干預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出售港口業務,北京在維持所謂「力挺民企」的形象,與「力阻」李嘉誠交易案之間進退維谷。

李強3月18日至20日在福建調研。他主持召開外貿企業座談會並稱,當前外貿形勢複雜嚴峻,要擴大開放,大力開拓多元化市場。他還稱,「民營企業是中國第一大外貿主體。各級政府要努力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發展環境。」李強同時也對民營企業家喊話,「要發揚『愛拼才會贏』的精氣神」。

中共黨魁習近平在今年中共兩會期間表達力挺民企的立場,3月16日還在第6期《求是》雜誌發文《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力求挺民企,穩經濟。

然而,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近期計劃以228億美元出售全球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業務,轉讓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交易對象為由美國投資巨頭貝萊德(BlackRock)牽頭的財團。

就此,香港親共的《大公報》連發十餘篇文章批判李嘉誠;港澳辦轉發香港《大公報》的文章,香港特首李家超也提出關切。中共喉舌《人民日報》、新華社針對上述交易發表評論。這與官方所謂支持民企的口號背道而馳。

近年來,北京對大型民營企業的監管趨嚴,從阿里巴巴、騰訊到滴滴等企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政策壓力。儘管李強強調要「力挺民企」,但李嘉誠出售港口業務卻遭到北京的強力干預,這使外界對中國政府的「兩手策略」產生質疑。

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李嘉誠曾發表「黃台之瓜,何堪再摘」的言論,被中共官媒批評為「不作為」。這顯示北京對李嘉誠的態度並不完全是基於經濟考量,還可能涉及政治因素。

北京干預李嘉誠交易的背後,除了經濟因素,還涉及地緣政治和國家戰略考量。中共一直在強化對基礎設施和戰略資產的掌控,以防止外國資本影響其全球貿易布局。

北京的干預也讓人質疑其「力挺民企」的承諾是否真實。外界更加懷疑北京對民企的支持只是「選擇性支持」,即當民企符合政府戰略利益時才給予支持,否則則加以干預。

台灣的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副研究員侍建宇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如果香港還是維持中共宣稱的「一國兩制」,至少在自由貿易並未受中共政府管制,實際上北京並不適合出手干預李嘉誠。李嘉誠的長和集團香港業務僅占1成左右、9成業務不在香港,公司也並非註冊在香港。中共透過媒體喉舌或部分官員口頭放話,無法從香港法律處理港口出售事宜。

他說,李嘉誠處理這些港口事宜,讓中共在國際談判上的籌碼較少,至少面對美國時無法以此要脅。此外,在美國川普(特朗普)政府4月2日對等關稅即將上路之際,此時中共政府應想趁機吸引外資回流。中共若處理李嘉誠,可能會讓外資又開始有了提防和戒心。這是它不願意見到的,所以中共陷入為難。

自2019年以來,香港的外資環境已經受到政治與經濟不確定性的影響。如果北京強行干預這筆交易,可能會削弱香港作為自由貿易港的形象,並進一步加劇外資撤離的趨勢。

李嘉誠是香港最知名的企業家之一,其業務遍及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大陸和香港。他的企業近年來多次進行資產調整,減少在大陸和香港的投資,而加大對海外市場的布局。因此,他的資本流動行為經常被外界解讀為 對中國市場信心不足,甚至引發了一些親共媒體的批評。

責任編輯:方曉

相關新聞
李嘉誠父子賣出中國郵儲銀行1.01億股 引熱議
李嘉誠親自談判賣巴拿馬運河港口 長和大賺
趙麗穎起訴咖啡品牌 公司註冊地已人去樓空
【新唐人快報】美祭出冷戰禁令 防中共美人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