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君宜綜合報導)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Heathrow Airport)日前因鄰近變電站突發火災導致全面停擺,引發全球航班混亂。儘管機場於週六(3月22日)重新開放,航班運作仍未全面恢復。英國政府與機場方面已分別啟動獨立調查,針對事故原因與應變機制進行全面檢討。
事故發生於週四(3月20日)晚間,倫敦西部北海德(North Hyde)一座由「國家電網」(National Grid)營運的變電站突然起火,導致希思羅機場大規模停電,機場於週五凌晨被迫關閉,航班紛紛取消或改道。
作為歐洲最繁忙的航空樞紐,希思羅機場每日處理約1300架次航班。事故當日,共計1351架次航班取消或改道,影響全球逾29萬名旅客,堪稱自2010年冰島火山爆發以來最嚴重的航空中斷事件之一。
英國能源大臣艾德·米利班(Ed Miliband)已指示國家能源系統營運商展開緊急調查,要求查清為何單一變電站失火能癱瘓整座機場,並強調必須強化「關鍵基礎設施的能源韌性」。
機場方面則委任前交通大臣、現任獨立董事露絲·凱利(Ruth Kelly)領導內部審查,全面檢討災難應變機制、資訊通報流程與備援能力。
倫敦警方初步排除惡意破壞或恐攻可能,調查重點聚焦於電力配電系統設備故障。倫敦消防局則正針對變電站設備與設施維護進行鑑識。
機場恢復營運 仍有逾百航班取消
儘管機場管理層強調週六早上已「全面恢復營運」,但航空公司指出,實際情況仍極為混亂。截至當日下午,仍有至少100班次航班遭到取消。
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作為希思羅最大運營商,取消約15%航班(約90班次)。維珍大西洋航空(Virgin Atlantic)與印度航空(Air India)也表示仍需時間調整班表、重新部署人力與飛機。
航空顧問約翰‧史崔克蘭(John Strickland)指出:「許多長程航班、特別是英航的,被迫降落在從未規劃的機場。沒有機組在場就無法起飛,這是一場連鎖災難。」
航空業內人士對機場聲稱「全面恢復」感到不滿,認為其未考量航空公司在全球調度人機所面臨的實際困境。
此外,為疏導旅客潮,機場臨時增派數百名地勤與安檢人員,協助超過1萬名額外旅客通關與安檢。
輿論升溫 質疑基礎設施脆弱
前英航執行長、現任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總幹事威利·沃爾許(Willie Walsh)對希思羅機場此次因火災導致的停擺事件表示批評,認為這反映了機場在應急規劃上的明顯失誤。
英國媒體亦大加撻伐,《太陽報》(The Sun)以「英國因機場大亂出醜」為標題,《每日郵報》(The Daily Mail)則形容這場災難「荒謬至極」。
報導指出,希思羅與倫敦其它機場近年頻頻發生技術故障,包括2023年的自動閘門與航管系統中斷事件,引發外界質疑英國機場的基礎設施能力。
能源監管機構「天然氣與電力市場辦公室」(Office of Gas and Electricity Markets,Ofgem)也呼籲政府與企業檢討,提升「關鍵國家設施的信賴程度」。
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已承諾將採取新措施強化系統韌性,並表示電力供應已全面恢復,相關單位仍持續調查起火原因及系統漏洞。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和英國《金融時報》的相關報導)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