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趙芬妮紐約報導)近年來,紐約市零售店盜竊案件頻繁發生,許多商店紛紛將日常用品上鎖,民眾購物時不得不耗時等待店員開鎖。在此背景下,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辦公室正通過培訓零售商以加強執法,感興趣的企業主可聯絡該辦公室。

曼哈頓地檢於去年10月針對大型零售商推出「非法入侵警告書」專項培訓,目前已舉辦五場訓練,涵蓋逾200名商家業者或員工。
根據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辦公室本週提供的培訓文件,零售商可對竊盜者發出「非法入侵警告書」(trespass notices),當事人需簽署該通知以確認其知悉禁令。若該人再次進入店內並試圖行竊,檢方可依據通知將其從輕罪的「小額盜竊」(petit larceny),升級為入室盜竊(burglary)指控,該罪名可處1至3年監禁,並使案件符合須繳交保釋金的條件。
檢方表示,入室盜竊屬重罪,可促使被告接受強制治療或改造計畫,必要時甚至面臨監禁處罰。另外,也鼓勵受害零售商註明當事人簽署「非法入侵警告書」時是否有監控錄像,這有助於更有效地追蹤執行情況。
這一策略讓檢方可將案件從負擔過重的輕罪法庭轉移到刑事法庭,並在被告竊賊無法支付保釋金的情況下,將其羈押於雷克島監獄(Rikers Island)。
曼哈頓檢方還與紐約市警合作,後者在商業密集區加強巡邏與執法,使得盜竊狀況有所改善。
例如,在曼哈頓華埠零售盜竊多發的地帶取得了顯著效果。地檢辦公室社區聯絡官謝顯楊在2月召開的五分局警民會議上分享,一名慣犯因為曾收到「非法入侵警告書」,檢方得以將指控從輕罪升為重罪,嫌犯已經認罪並被判處一年監禁。
五分局局長尼爾森(Craig Nilsen)表示,將這些累犯關押起來,對於打擊零售竊盜和其它刑事犯罪來說意義重大,因為有些累犯會盯上同一家店鋪持續作案,最終導致店家倒閉或不得不撤離該區,因此他希望將慣犯關得時間更長一些。
五分局還在3月初的警民會上表示,零售盜竊一直是該區治安的重要因素,但此類案件今年已下降50%。
對於零售犯罪加劇的原因,檢方與零售業者歸咎於2019年的改革保釋金法案。認為此舉導致竊盜案件的法律威懾力下降,部分累犯因不受羈押影響,反覆進入商店竊盜。該法案由時任紐約州長庫默(Andrew Cuomo)於2019年簽署,取消大多數輕罪與非暴力重罪的保釋金要求,這意味著被告在案件審理期間通常不會被關押。
與此同時,輕罪法庭案件積壓,檢察機構難以有效追訴這些案件,也進一步加劇了零售犯罪問題。
根據曼哈頓地檢辦公室數據,2024年該區已處理超過6,000起零售盜竊案件,較2023年大幅增加,輕罪案件更是自2021年以來翻倍成長。
曼哈頓地檢辦公室表示將持續進行「非法入侵警告書」的相關培訓,感興趣的企業主可聯絡該辦公室Eric Strazza,電話:212-335-4310或電郵:[email protected]。◇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