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21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Peter C. Earle撰文/信宇編譯)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和政府效率部(DOGE)負責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呼籲對諾克斯堡(Fort Knox)的美國黃金儲備進行全面審計,再次引發了有關美國黃金儲備的透明度和安全性的長期爭論。以加強政府問責為名,該提議得到了自由市場懷疑論者的支持,他們擔心聯邦機構的誠信問題,也有陰謀論者認為金庫中幾乎沒有黃金,甚至可能存放的有偽造金條。然而,此次提議的時機引發了有關黃金在美國金融戰略中作用的更大範圍的疑問。
越來越多的人猜測,官方審計可能是美國正式重估黃金儲備的第一步,儘管市場價格已接近每盎司3,000美元,然而美國的黃金儲備仍以每盎司42.22美元的過時價格記錄在案。這個舉措的潛在影響非常深遠,不僅關係到美聯儲的獨立性和貨幣政策的穩定性,還關係到通脹預期、全球黃金市場和美元的儲備地位等。此外,財政部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暗示了資產負債表資產端貨幣化的可能性,一些分析師認為,此舉可能會為新宣布的美國加密貨幣戰略儲備基金(U.S. Strategic Crypto Reserve Fund)融資鋪平道路,該基金包括比特幣(Bitcoin)、以太幣(Ethereum)和其它三種代幣。
最近幾週,流入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分部倉庫的實物黃金和白銀激增至新冠病毒(COVID-19,即中共病毒)全球疫情開始以來的最高水平,反映出全球金銀市場的供應緊縮似乎正在加劇。而作為全球最大實物黃金交易中心的英國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ondon Bullion Market Association)的黃金庫存則急劇下降,而黃金租賃利率(類似於債券市場的回購利率)卻大幅飆升,表明可交割金屬的短缺。
越來越多持有黃金期貨多頭合約的交易商現在要求實物交割,而不是展期寸頭,這加劇了本已緊張的供應壓力。這種轉變導致了價格的自我強化上漲,因為期貨價格的上漲鼓勵了更多的多頭頭寸(long position,指投資者買入期貨合約,預期未來價格會上漲,從而希望通過賣出合約獲利),擴大了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之間的價差,進一步迫使金銀銀行履行交割義務。傳統上,這些銀行通過租賃安排來抵消其風險敞口,然而隨著黃金儲備向東流至新興市場,可用供應量已大幅減少。
新興市場的各國中央銀行是這個供應緊縮背後的主要力量。印度、波蘭、土耳其和匈牙利等國不僅增加了黃金儲備,還開始將其持有的黃金從西方金庫運回本國。從歷史上看,各國央行將黃金儲存在倫敦和紐約,並將其出租給市場,以增加流動性和創造收入。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這些國家選擇將其黃金儲備存放在國內,使其脫離了可借出的供應,並加深了實物黃金市場與紙黃金市場之間的脫節。
與此同時,黃金不斷流入美國的紐約COMEX倉庫,很可能是為了彌補倫敦的短缺。與此同時,投機活動,特別是對沖基金和動量交易商的投機活動也在增加,這進一步助長了價格上漲勢頭,並加劇了對金銀銀行(Bullion banks)的壓力。另一方面,中國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庫存水平透明度有限,似乎正在吸收更多的供應,進一步限制了西方市場的供應。
在此背景下,有關美國可能重估黃金價值的猜測愈演愈烈。根據過時的每盎司42美元基準,美國財政部目前對其官方黃金持有量的估值略高於110億美元。然而,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這些儲備的價值將超過7,500億美元。鑒於在川普和馬斯克的領導下,政策轉變的不可預測性顯而易見,因此不應排除黃金重估的可能性。
有可能使用的一種機制是,按照修訂後的市場價格重新發行新的黃金證書,美聯儲將被要求用這些證書兌換現有的黃金證書。這種會計手段將立即增加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價值,從而使美聯儲的財政部一般帳戶(Treasury General Account,TGA)有可能擴大數千億美元。
此舉可達到多種目的,包括:
• 通過增加硬資產相對於高風險資產的比例,強化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
• 為美國政府提供財政靈活性,以便為新舉措——甚至可能是戰略性加密貨幣儲備基金——提供資金。
• 引發實物黃金需求激增,因為市場參與者試圖對沖此舉帶來的影響。
黃金價值重估對美元的潛在影響最終仍不明朗。即使在經濟上並無充分理由,但這可能會增強人們對美元的信心,尤其是在美元的購買力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削弱的情況下。如果重新估值增加了黃金相對於其它持有資產的比重,那麼可能會有助於鞏固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尤其是在美聯儲多年將低質量資產列入其資產負債表之後。
另一方面,這一舉措可能會被視為一種變相的量化寬鬆,進一步削弱市場對美元的信心。如果市場將此視為一種魯莽的貨幣擴張,可能會加劇人們對美國故意讓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下降的擔憂,這可能與「海湖莊園協議」(Mar-a-Lago Accord)方案一致(即在讓美元貶值的同時重新談判美國的債務義務)。
黃金價值重估也會對紙黃金市場產生重大影響。上一次美國政府正式重估黃金價值是在1933年,當時還沒有黃金期貨市場。如果美國突然重估黃金價值,可能會造成實物金屬擠壓,迫使期貨市場的空頭爭相履行交割義務,從而推高金價。鑒於摩根大通(JP Morgan)等大型金銀銀行經常持有黃金期貨空頭頭寸(short position,指投資者賣出期貨合約,預期未來價格會下跌,從而希望通過買回合約獲利),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很可能需要進行干預,以防止出現系統性危機。
一種可能的應對措施是強制所有期貨多頭頭寸進行現金結算,防止市場崩潰。然而此舉可能會大大削弱人們對紙黃金市場的信任,導致大量需求轉向實物黃金,進一步加劇供應緊張。
儘管美國黃金價值正式重估現在仍屬推測,但其潛在影響卻是深遠的。實物黃金短缺、租賃利率上升以及新興市場中央銀行大舉囤積黃金,這一切都表明黃金在全球金融中的作用正在發生重大轉變。這種轉變是否會導致金價上漲、實物黃金市場和紙黃金市場之間的裂痕擴大,或者最終導致全球貨幣體系的重組,我們將拭目以待。
不過,隨著對諾克斯堡進行審計的呼聲越來越高,對美國黃金儲備的各種猜測不再局限於理論探討或陰謀論圈子。隨著全球金融、貨幣政策和地緣政治戰略的不斷演變,黃金再次登上全球經濟中心舞台,黃金儲備現在已成為一個具有現實政策影響的議題。
本文刊自美國經濟研究所(AIER)網站。
作者簡介:
彼得‧厄爾(Peter C. Earle)是總部位於馬薩諸塞州的智庫「美國經濟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 AIER)的資深經濟學家,也是一名作家,曾在紐約華爾街的全球金融市場擔任交易員和分析師超過二十多年。
原文:Is a Fort Knox ‘Audit’ Prelude to a Gold Revaluation?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