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綜合報導)在美中貿易戰陰霾籠罩下,中共總理李強近日在福建開外貿企業座談會,承認「外貿形勢複雜嚴峻」,要求「穩外貿」。在中國社交媒體上不時有外貿廠家吐露苦況。專家認為,美中角力背景下,中共的「穩外貿」不會有什麼效果。
中共央視新聞報導,中共總理李強3月18日至20日在福建調研,並主持召開外貿企業座談會。他在會上說,當前外貿形勢複雜嚴峻,並要求做好穩外貿工作。
外資持續撤離中國。中共商務部數據顯示,2025年1—2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1712.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20.4%。而在2024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260億元,同比下降27.1%,已是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今年美國兩度加關稅之後,中國外貿廠家陷入困難。
3月13日,一位工廠老闆發視頻介紹最近的接單情況:「我們是代工廠,一直都是做美國客人的訂單。但是今年因為關稅的問題,導致我們現在訂單不行,之前每個月都是兩萬件要出貨的,現在直接就停止,客人說先暫停。因為之前加了百分之十的款(關稅),所以客人說要觀望,先把手上的貨全部暫停下來,不做。做好的貨也先放在工廠這裡,等待他們的通知。客人沒有說不讓出貨,只是說要減價,(美國新增加的)百分之十的關稅,要怎麼來分攤?現在還在跟他們談判。」

這位老闆說,現在搞得工廠都沒事做了,大家都在等,不知道後面的情況到底朝什麼方向發展,都在靜觀其變。但是,自己不知道能不能等得起這麼久,因為如果沒出貨就拿不到錢,但是這邊工人工資、工廠的費用每個月都要開銷的,就看還能維持多久。
中國外貿重鎮義烏,號稱能和世界上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做生意,小微外貿企業眾多,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一直以來養活許多打工者。但現在情況不同了。
博主「義烏註冊芳姐」表示,今年義烏人越來越少了。「本來年後就是返回義烏的高峰期。今年也有很多房子租不出去,路上也冷清了不少,看到比較火熱的職業,也就是代駕、滴滴、外賣小哥這些,工資也少得可憐,月薪4000塊錢,扣掉房租和水電,還剩多少?在義烏,你們說還有機會嗎?」
在今年2月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後,美國總統川普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對中國商品再加徵10%關稅,在3月4日生效。許多中國企業已紛紛向東南亞轉移生產線,讓商品不被印上「Made in China」來規避川普關稅。在這波產業轉移潮中,越南成為熱門目的地,不少中國工廠老闆在這裡建廠。
博主「林深在越南創業」發於上月的視頻表示,「咱們工廠接了大量的外貿訂單,明天開始也準備把工廠搬到越南去了,會把一些生產線遷移到越南。」
他說,現在國內的外貿關稅越來越高。有很多的工廠老闆已經在越南那一邊開廠。他所在的服裝行業也是一樣,中國國內整個用工成本都在增高。他準備在越南再開一家服裝廠,專門做外貿訂單的生意。

這位博主認為,川普的加稅只是個開始,未來關稅壓力還會越來越大。
浙江一位網友也說,他老闆的雨傘工廠原本是專門出口美國的,但現在美國客戶直接說:「如果還在中國生產,就不下單了。」無奈之下,他們只能考慮搬遷到東南亞。
不過,幫助中國商人在越南開廠的「劉老師」在社交媒體提醒,中國廠家在越南開廠也不容易,那裡面臨用工荒,招人不好招,招了也容易跳槽。
博主「冬天」3月21日發帖說:「跟外貿紡織圈的朋友小聚,才知道今年的業務是真差,有的集團提出的方針是要去國內化,意味著後期大小訂單都會往東南亞轉,看來以後要出國打工了。」
為吸引外商投資,中共當局近日宣布開放部分經濟政策,還將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發展高層論壇年會」,並頻繁接見外企高管。還有消息說,中共黨魁習近平可能將會見來訪的外企首席執行官。不過,有經濟學者認為,中共很難扭轉目前外資斷崖式衰退的趨勢。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日前對大紀元表示,美中現在的矛盾已經不是簡單的經貿關係,更多是政治角力,是由於意識形態和社會經濟制度不同造成的矛盾,簡單的經濟政策沒辦法扭轉目前的情況。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表示,美國還有兩個核彈級的政策,一個是正在醞釀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另外一個是川普簽署了美國投資優先政策備忘錄,可能要暫停或者取消1980年代中美簽訂的雙邊稅收協定。這兩個政策如果推行,就會導致中美兩國的經濟脫鉤。所以中國的外貿形勢面臨著高度的不穩定性。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