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縮衝擊下中國餐館競相降價 倒閉潮頻現

人氣 7171

【大紀元2025年03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編譯報導)在北京郊區一個破舊倉庫裡,放置著一排排巨型冰箱、工業爐灶和商用麵包烤箱,商人安大偉(An Dawei,音譯)對這些設備逐一檢查,等待轉售給餐飲企業。

路透社3月20日,現年38歲的安大偉是二手廚房設備銷售商,他表示:「對於普通人來說,開餐館幾乎註定會失敗。」

每台電器背後都有一個北京餐館失敗的故事,這些餐館的老闆往往把畢生積蓄押注在疫情後經濟V型復甦上,結果卻發現隨著中國經濟放緩,中國人在外出就餐方面縮減開支。由此引發餐飲業展開價格戰,食品供應商以9.9元(人民幣,下同)價格提供咖啡,以99元價格提供四人套餐。

一線城市每月餐廳關閉率超10%

除擴大內需是無解難題外,中共還需要應對美國關稅和長期房地產危機的衝擊。2月消費者通脹率降速創下2024年1月以來新高,引發人們對通貨緊縮螺旋的擔憂。

去年,安大偉及其團隊每月都會接觸200家關門的餐廳,比前一年增270%;企查查的數據顯示,全國倒閉的餐飲公司數量創歷史新高,接近300萬家。

「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每月餐廳關門率超過10%,有時甚至超過15%。」安大偉說。

在北京各地關門的餐廳裡,安大偉公司的工人團隊正在整理椅子、烤箱、儲物櫃和烘焙推車等設備,用叉車將其中一些設備運走,也有買家直接過來買桌子。

安大偉表示,有更多規模較小、管理費用較低的商店開業,例如飲料店和麵包店,但這些商店的設備支出較少,該公司收入在2024年下降五分之一多一點。

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附近一個空蕩蕩商場裡,一家麵包店在開業14個月後倒閉,麵包店經理將倒閉歸咎於每月5萬元(6,900美元)的高昂租金和低客流量。

「隔壁有類似商店出售(麵包),味道沒有那麼好,但便宜10元。普通人基本上會購買便宜產品。」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經理說。

「人們只是沒錢。或者即使有錢,他們也不願意像以前那樣花錢。」這名經理說。

競爭惡性循環最終讓消費者付出代價

分析師表示,中國餐館的平均壽命僅為500天左右,北京餐館壽命則降至一年。市政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北京餐館淨利潤暴跌88%。

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Zhu Danpeng)表示:「中檔企業更容易破產……因為它們不划算。」他指的是人均收費100元至120元(13至16美元)的餐館。

安大偉說,價格競爭激烈,菜單還得不斷變化,才能吸引顧客,許多餐館都在為生存掙扎。他補充說,許多餐館被迫將成本削減至每位顧客約70元到80元。

2024年因大量餐館倒閉,中國餐飲業的收入增長從2023年的20.4%放緩至微不足道的5.3%。倖存下來的餐館不得不大幅削減利潤率才能維持經營。

安大偉將價格戰追溯到2023年,當時疫情解封。他說,在房地產、教育、金融和科技等行業大規模裁員之後,大量新人湧入餐飲業。

他補充道,競爭的惡性循環最終會讓消費者付出代價。

「一旦(餐館)不能再虧錢了,他們就會想方設法賺錢,而他們只能通過降低食材質量來做到這一點。」他說。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招收中國理工學生 美議員要求大學公開風險
Forever 21二度申請破產保護 將關閉所有門店
涉中共「獵狐行動」 紐約安僑老闆獲刑20個月
天然羽毛短缺推高羽毛球價格 漲得比黃金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