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黃小堂紐約報導)兩位台灣漫畫家丁柏晏與陳沛珛3月15日至16日參與美東最具影響力的獨立漫畫盛會「紐約漫畫及卡通博物館藝術節」(MoCCA Arts Festival),向美國觀眾展示來自台灣的漫畫及插畫作品,並透過現場「似顏繪」活動與觀眾近距離互動。活動期間吸引許多不同文化背景與年齡層的觀眾參與,反應熱烈,甚至有粉絲跨海相見。
這是兩位台灣漫畫家首次到紐約參展,他們攜帶了自己的商業出版品及獨立出版漫畫,也特別準備了一些周邊商品,如明信片、鑰匙圈等,希望藉此接觸更多元的觀眾。活動現場觀眾年齡層廣泛,超過一半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熱情的反應令兩人印象深刻。


陳沛珛表示,過去參加歐洲與亞洲的漫畫展時發現,歐洲觀眾往往較直接、熱情地表達對作品的喜愛,即使未購買商品,也會主動讚賞創作者的才華。亞洲觀眾則較為含蓄,沒有購買的情況下,通常會保持距離,較少直接互動。但此次紐約參展卻融合了多種文化的特色,許多亞洲臉孔的讀者與在美華人觀眾也積極與他們交流,打破了以往參展時的文化界線。
首次嘗試「似顏繪」活動,兩位漫畫家起初皆感到緊張,但觀眾拿到畫作後露出的笑容,立即消除了他們的顧慮。陳沛珛表示,「似顏繪」活動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現場觀眾的積極程度超乎預期,也讓她發現不同國家、文化的外貌特徵與服飾風格,激發更多創作靈感。

語言對漫畫作品的傳播並未造成太大的障礙。陳沛珛指出,雖然現場販售的漫畫多數是中文版,但觀眾往往第一眼便被圖像所吸引,願意以自己的想像來解讀故事內容。此外,他們也教導觀眾使用即時翻譯工具,更深層次地了解作品。
丁柏晏此次更與美國獨立出版機構合作,將自己的漫畫作品翻譯成英文並在展會首發。他提到,展會中意外遇見曾在東京碰過面的中國留學生,還有特意帶著他的書籍跨海前來簽名的粉絲,讓他體驗到跨文化交流的驚喜與感動。
此次參與紐約藝術節,兩位漫畫家皆感受到美國與歐洲漫畫節相似的熱鬧氛圍,透過藝術與插畫跨越語言和文化界線,成功地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讀者建立了連結,也為台灣漫畫在國際舞台上提升了曝光度。
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自2017年起,持續以「Taiwan Comics」為主題參與MoCCA藝術節,每年皆精心挑選風格獨特的台灣漫畫家參展,已逐步建立穩固口碑,成為美國漫畫迷每年必訪的重要展位之一。
兩位藝術家也特別為此次紐約展覽創作了以蛇年為主題的作品。丁柏晏以Y2K魔法少女施展魔法讓地鐵化身為蛇,靈感來自電影與動漫中紐約的景象,陳沛珛則延續一貫日常風格,將台灣市場街景結合蛇纏繞在角色間的元素,增添奇幻感。◇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