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在野黨兩年發起29起彈劾案 耗費巨資引爭議

人氣 426

【大紀元2025年03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朴淑子韓國報導)自尹錫悅政府上台以來,以在野黨共同民主黨(以下簡稱民主黨)為首的韓國國會共發起29次針對政府官員的彈劾案。這比自1948年大韓民國建國以來發起的21起彈劾案還要多。國會在這些彈劾案中耗費累計4.6億元(韓元,下同)。由於這些彈劾案涉及的巨額費用是由納稅人的錢來支付,引發社會廣泛爭議。

韓國國會事務處3月9日向執政黨國民力量黨議員張東赫提供的資料顯示,尹錫悅政府執政以來,由民主黨主導的國會在彈劾案上的財政支出累計花費4.6億元:2023年支出9,900萬元,2024年支出3.0624億元,2025年截至3月已支出5,500萬元。

這一數字幾乎是2016至2017年彈劾朴槿惠期間國會耗費公款(1.65億元)的2.8倍。與此同時,民主黨主導的多起彈劾案最終未獲憲法法院通過,使外界對這些支出的合理性產生質疑。

國會公費聘請律師 被彈劾官員需自費辯護

國會支出的彈劾審判費用主要用於聘請代理律師。根據韓國《憲法法院法》規定,國會法制司法委員會必須聘請律師作為彈劾案的訴訟代理人,相關費用從國家預算支出。然而,被彈劾的公職人員則需自行聘請律師進行辯護,即便最終被判無罪,也無法獲得任何補償。

今年初,廣播通信委員會委員長李真淑在被彈劾174天後復職。據她透露,為辯護,她個人支付了數千萬元的律師費,而國會方則從國家預算中撥款1.2億元,聘請了6名律師代理訴訟。她表示,一旦彈劾案在國會通過,官員的所有公職支援都會被切斷,即便彈劾案最終被駁回,也只能自己承擔所有法律費用。

尹錫悅在憲法法院就彈劾案作最終陳述時也表示,「在野黨無差別地彈劾公職人員,而起訴方的律師費用卻由納稅人的錢來承擔,但無辜被彈劾的公職人員在被停職的情況下,還要自己掏腰包支付律師費用。」

總統彈劾案費用由其個人承擔

即使是總統被彈劾,所有訴訟費用也必須由總統個人承擔,不能動用國家預算。因此,尹錫悅也需自行承擔所有費用。

過去的彈劾案例中,包括前總統盧武鉉、朴槿惠也均自行承擔相關訴訟費用。由於彈劾案的影響深遠,預計會有部分律師自願提供免費法律援助。此前,在盧武鉉和朴槿惠的彈劾案中,也有律師團體主動申請免費辯護。然而,盧武鉉因擔心引發政治爭議,最終選擇個人支付了全額律師費用。

民主黨彈劾訴訟屢屢失敗 但不承擔任何責任

民主黨的彈劾訴訟屢戰屢敗。自尹錫悅政府上台以來,民主黨共發起29次彈劾動議,其中13次在國會單方面通過。然而,經過憲法法院裁定的8起案件全部被駁回,外界普遍認為剩餘案件大概率也不會通過。

儘管如此,民主黨仍頻繁發起彈劾訴訟。即使缺乏確切的彈劾理由,只要彈劾案在國會通過,被彈劾的公職人員便會立即被停職,從而導致政府運作陷入癱瘓。

3月13日,憲法法院以全體一致意見駁回針對審計院長崔在海、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廳長李昌洙等3名檢察官的彈劾案。他們在被彈劾98天後重新恢復職務。此外,行政安全部長官李相民被彈劾167天後復職;李真淑也在被彈劾174天後復職;檢察官李政燮、安東完的彈劾案件分別持續了270天和252天,遠超憲法法院規定的180天審理期限。

按法律規定,彈劾案須基於重大違憲或違法行為。而民主黨推動的部分彈劾案不具備基本的法律必要條件。如在前廣播通信委員會委員長李同官的彈劾案中,並未明確列出其具體違法事實,而是直接複製黏貼了針對其他檢察官的彈劾內容。此外,李真淑在上任僅兩天,尚未正式履職時便遭到彈劾。

李真淑於2月14日出席國會對政府質詢時表示:「議員們如果也按照彈劾費用的N分之一來分攤,那還會有這麼頻繁的彈劾嗎?」張東赫也表示:「民主黨應當承擔因其強行推進彈劾而產生的費用,這是對國民最基本的尊重。」

責任編輯:林琮文#

相關新聞
尹錫悅被捕後首次出庭 辯護戒嚴4大原因
繼國會彈劾後 韓國檢方起訴總統尹錫悅
尹錫悅彈劾案近尾聲 中共滲透是焦點之一
尹錫悅力求駁回彈劾 控外部勢力入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