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榮:烏克蘭應審慎應對美烏談判契機

以和平為最終目標 靈活應對 爭取最有利的條件

人氣 1148

【大紀元2025年03月02日訊】美國與烏克蘭未能達成協議,標誌著對川普總統的交易式外交策略在戰略布局上的挑戰。然而對烏克蘭而言,這不僅是一場談判的挫折,更是重新評估自身戰略定位、尋找最佳和平方案的重要契機。在俄烏戰爭仍持續膠著、國際局勢變動不定的背景下,烏克蘭應審慎衡量自身利益,尋找最有利的條件,以實現長期穩定的和平發展。

川普政府的外交策略一向以交易為核心,試圖透過談判取得最大利益。他上任以來,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之間的互動一直是國際關注的焦點。與過去美國政府不同,川普並未採取強力制衡俄羅斯的立場,而是希望透過談判來緩解緊張關係,甚至試圖藉此重塑歐洲安全架構。然而美國與俄羅斯的交涉並非單純的權力競逐,而涉及歐洲地緣政治、美國盟友關係及北約(NATO)的未來方向。

在與普京的談判中,川普政府一方面希望俄羅斯降低對烏克蘭的軍事壓力,另一方面則試圖讓歐洲國家在安全問題上承擔更多責任。這種策略的效果卻未如預期。俄羅斯並未真正改變對烏克蘭的立場,而歐洲盟友對美國的安全承諾開始產生懷疑,擔心美國是否會在關鍵時刻選擇與俄羅斯妥協,進而影響歐洲的安全穩定。

美國對烏克蘭的談判策略也是在這樣的戰略框架下進行。美國希望在提供軍事支持的同時,要求烏克蘭在經濟與政治領域做出更多讓步,甚至在特定議題上與美國保持一致。此次雙方談判的核心之一,就是美國希望與烏克蘭簽訂礦產開發協議,讓美國企業取得更多能源與稀有金屬的開採權,藉此提升美國在歐洲能源市場的影響力。對烏克蘭而言,這樣的條件可能影響自身的主權與長期發展,因而保持謹慎態度。

美國政府也希望透過這場談判向歐洲發出明確訊號,即美國仍然是歐洲安全的重要保障者。這種強勢交易的外交模式,使得歐洲國家對美國的承諾產生疑慮。歐洲各國雖然希望美國持續支持烏克蘭,但同時也擔心川普政府的政策過於短視,無法真正為歐洲提供長期穩定的安全框架。

對烏克蘭而言,這次談判破裂表面上是一次挫敗,但實際上可能是一次重新思考未來發展的機會。烏克蘭應該意識到,在美國與俄羅斯兩大強權之間,唯有靈活應對、爭取最有利的條件,才能確保自己的國家利益不被犧牲。烏克蘭可以利用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博弈,尋求更具彈性的外交策略,推動有利於自身安全與經濟發展的協議。

美烏談判是否仍有轉圜的可能,取決於雙方如何調整策略。如果這次談判破裂只是因為溝通不順暢,未來仍有機會透過幕僚級會談重新磋商。如果川普政府仍然堅持「施壓取利」的模式,而未能考慮烏克蘭的戰略需求與歐洲整體安全情勢,那麼這場外交布局恐怕將更加複雜。

在當前國際局勢下,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壓力仍未消退,歐洲對美國的信任也在動搖。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如何運用這場談判契機,決定自己在未來國際格局中的地位。如果烏克蘭能夠積極尋求戰爭的解決方案,建立一個穩定且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和平條件,那麼這次談判的挫折,或許將成為邁向和平的轉折點。

烏克蘭應該把握這次機會,積極尋求能夠保障長期和平與國家發展的外交途徑。戰爭的持續只會讓烏克蘭付出更高昂的代價,唯有在國際博弈中靈活應對,才能確保國家的安全與繁榮。這場談判的結果,將不僅影響烏克蘭自身的未來,也將影響整個歐洲的穩定與和平。

(作者為中台灣教授協會理事長,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

责任编辑:金岳#

相關新聞
萬斯警告俄羅斯:不同意和平協議將面臨制裁 
夏洛山:歐洲在烏克蘭和平進程中的角色
川普與澤連斯基會談破裂的5大看點
澤連斯基離開白宮後首發長篇聲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