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20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李世維編譯報導)顧問技術專家Jason Van der Schyff在澳洲戰略政策研究院(ASPI)官網發表文章,如果我們手機上的應用程式正在悄悄破壞國家安全怎麼辦?一般人經常關注可見的威脅,但數位領域帶來的危險雖然不那麼明顯,但同樣重大。
TikTok和小紅書等平台不僅僅是娛樂,它們是全球數據和影響力爭奪戰中的工具。而社會大眾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TikTok和小紅書的演算法以引人上癮的內容取悅大眾,培養連結和娛樂感,但這種便利是有代價的。很少有人質疑這些應用程式的背後是什麼:誰擁有它們?我們的數據去了哪裡?事實上,這些平台由必須服從中共專制政府的公司擁有,對我們的隱私和國家安全構成了巨大風險。
網路風險是無形的、複雜的,對大多數人來說,理解是有限的。雖然大多數人都認識到恐怖主義的危險,但將應用程式和資料收集用於構造虛假資訊和擴張影響力的武器的概念感覺很抽象。這種理解上的差距是因為優先考慮便利性,而不是安全性。儘管各國政府和專家已經發出警報,我們仍然對利用這些漏洞的惡者不斷升級的攻擊毫無準備。
像TikTok和小紅書等平台收集大量用戶數據——從位置和設備細節到瀏覽習慣。若落入不當之手,這些數據可以用來繪製社交網絡、識別潛在弱點或策劃針對性的虛假信息攻擊。演算法不僅展示用戶喜歡的內容,它們還在塑造用戶的信念。透過精心策劃的內容,敵人可以微妙地影響社會、擴大分裂或削弱公民對民主機構的信任。除了影響個別用戶外,這些平台還可能成為敏感領域的後門,例如商業高管在平台洩漏商業機密。
與設有美國子公司的TikTok且在中國被禁不同,小紅書完全由中國公司擁有,並在中國境內運營。這進一步加劇了對隱私和國家安全的擔憂。雖然禁止小紅書似乎是個簡單的解決方案,但它並未解決核心問題:公眾對這些平台內在風險的認知和教育缺乏。若用戶未能了解他們的數據如何被收集、儲存及可能被利用,他們將繼續轉向類似的平台,延續脆弱性的循環。這突顯了數位素養和教育的迫切需求。
新的平台和變通方法可能會迅速出現,繞過現有的規範。問題仍然是:政府能否在快速變化的網路環境中有效地實施政策?如果我們制定政策來保護兒童,那麼使用這些免費應用程式的國防人員又該如何處理?他們可能無意中洩露國家安全信息。應該在所有人群中,特別是那些擁有關鍵數據的群體,採取一致的、安全為先的應用程式使用規範。
全面的網路安全計劃應像公共健康或交通安全宣導活動一樣普及,讓人具備識別和應對網路威脅的能力。他們應該知道自己的數據儲存在哪裡,理解應該避免讓應用程式知道他們的位置,並考慮可能的後果。網路安全不再是小眾的關注問題,它已成為現代公民的核心教育。
我們每天忽視的隱藏風險不僅僅關乎個人隱私,還關乎國家安全。我們必須轉變心態,認真對待這些威脅。通過認識到我們網路習慣中所嵌入的脆弱性,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更安全、更具韌性的社會。因為當涉及國家安全時,無知不再是幸福。
美國需制定全面的數據安全政策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非常駐研究員、前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家經濟委員會成員哈雷爾(Peter E. Harrell)發文,無論TikTok案件的最終結果如何,對中國通信技術、軟體和網路設備的限制,正成為美國對中國經濟和技術政策的主軸,與關稅和出口管制並列。僅在過去的十二個月中,美國就以潛在的電子間諜活動為由,限制了中國新型貨櫃終端起重機在美國港口的使用,通過了立法並發布了新的行政命令限制某些數據轉移到中國,要求美國雲端服務提供商實施「了解你的客戶」(KYC)草案,禁止中國自駕車在美國銷售或使用,並起草一個禁令,限制使用中國製造的商業無人機。
美國官員希望限制數據流向中國,並限制中國軟體在美國境內的願望是可以理解的。中共是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中共獲取美國數據並控制軟體和技術為北京提供了進行間諜活動的潛在工具。在極端情況下,可能會攻擊美國境內的關鍵基礎設施、商業和政府網路。
自1990年代末期,美國普遍認為開放的網路生態系統將促進美國價值和美國公司的商業利益。如果美國現在對與中共的科技關係實施限制,美國官員將需要闡明全球資料流、軟體和設備的新願景,制定全面的數據安全政策,同時維護開放網路的道德、商業和經濟利益。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