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20日訊】聽眾朋友們,晚上好,歡迎來到《佳音時刻》,我是佳音。今天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大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今日焦點:美俄總統通話 普京同意有限停火協議;內鬥打響?蔡奇整風打頭陣 貴州徐麟搶跑 習撐腰;中國經濟開年有改善?不!難掩疲態。
美俄總統通話 普京同意有限停火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於週二通話,商討俄烏停火協議。普京同意川普提出的暫停一個月對能源基礎設施發動襲擊的建議,烏克蘭方面也表示願意考慮這一有限的停火協議。
這裡先給大家解釋一下,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烏克蘭為了反擊俄羅斯,一直試圖用無人機和導彈襲擊俄羅斯領土深處,包括能源設施。對於這些舉動,莫斯科方面稱,烏克蘭在發動恐怖襲擊,也下令襲擊烏克蘭的能源設施。
白宮表示,兩位領導人在進行長時間的通話後,同意共同推進更廣泛的與和平計劃有關的會談,但目前尚不清楚烏克蘭是否會參與其中。
川普在社交媒體上稱,他和普京已同意儘快停火,並達成永久和平協議。他說,「倆人討論了《和平契約》的許多要素,包括數千名士兵被殺害的事實,普京總統和澤連斯基總統都希望結束這種局面。」
美國官員表示,此舉將促成更實質性的一輪談判,以結束歐洲二戰以來的最大衝突。
克里姆林宮在一份聲明中稱,普京與川普通話後,下令俄羅斯軍隊停止對烏克蘭能源設施的襲擊。但普京在通話中表示擔心,暫時停火可能會讓烏克蘭獲得喘息的機會,基輔方面會動員更多的士兵參戰,並重新武裝自己。
克里姆林宮還強調,任何解決衝突的方案都必須終止對烏克蘭軍事和情報的援助。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將考慮支持美國停止對能源基礎設施進行打擊的提議。他在記者會上說,「我認為,我們與川普總統進行對話是正確的,我們將詳細了解俄羅斯向美國提出了什麼建議,或者說美國向俄羅斯提出了什麼建議。」
截止目前,俄烏戰爭已造成數十萬人死亡或受傷,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多個城鎮化為廢墟。
好,關於俄烏停戰協議,我們先說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來聊中共政壇最近的權力角逐:
內鬥打響?蔡奇整風打頭陣 貴州徐麟緊跟 習撐腰
兩會結束後,中央黨建領導小組組長蔡奇在3月12日主持召開黨建會議,布局學習運動,他要求全黨學習俗稱「習八條」的「中央八項規定」,還稱學習教育將於7月底結束。
3月17日,由蔡奇掌管的中共中央辦公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中辦」下發「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的學習文件,學習運動正式展開。
3月18日,新華社報導,習近平偕同蔡奇等人近日在貴州考察。而貴州省委書記徐麟此前在貴州省內推動學習「習八條」。他的這一行為被外界解讀為有上位的野心。
對此,台灣學者洪耀南在《Newtalk新聞》發表文章稱,作為習近平的親信,蔡奇在兩會後隨即宣布全黨進入為期數月的「黨建整風」,被外界解讀為「兩個凡是」的翻版。他說,當年華國鋒就是通過「凡是毛主席的決策,我們都擁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堅持」來鞏固自己的權力。現在,蔡奇發起整風運動,要求全黨學習「習八條」,這場整風不像只為表忠,更像是要清除黨內可能的反對勢力。另外,這項運動設置了明確的截止時間,就是截止到7月底,這個時間極為關鍵,因為7月底之後就是北戴河會議,而四中全會有很大概率在北戴河會議之後召開。
洪耀南在文章中稱,按照以往慣例,中共高層歷來在北戴河會議上討論重大政治議題,其中涉及黨內大佬權力平衡、人事安排等敏感內容。而四中全會的主要議題往往與「黨建」或高層人事變動相關。由此推測,今年四中全會的核心將圍繞習近平的核心地位及提前為二十一大布局,包括清除潛在的反對勢力,以確保習近平接班人的安排順利推進。
有意思的是,今年的整風運動與往年不同。以去年為例,去年的整風運動由蔡奇提出,學習的內容是習近平的講話。但去年官媒的報導是「經黨中央同意」,開展學習教育。也就是說,蔡奇有召開會議的意向,他經過黨中央的同意,發起學習運動,說的是由下而上的行為。
但今年,官媒的報導是「黨中央決定」開展學習教育,彰顯的是中央的決策,體現的是集體領導的意志,是「黨中央」要求蔡奇去做的,這是由上而下的行為。
那麼這個命令蔡奇去做事的「黨中央」是習中央,還是由中共元老操盤、實行集體領導的「黨中央」呢?
時事評論員周曉輝認為可能是後者。他這樣判斷的理由之一是今年的報導比去年少了「以嚴明的紀律確保全黨自覺同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和「忠誠」之類的措辭。蔡奇在講話中也沒有過度捧習,如果習近平仍然大權在握,蔡奇的吹捧只會更加高調,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去降調。
除此之外,在這起整風運動中還有一件事情引發外界關注,那就是貴州省委書記徐麟的動作。
據《貴州日報》3月15日報導,徐麟在3月14日,也就是中辦正式發布文件之前,就搶先在貴州省內推動學習「習八條」。他的這一行為被外界解讀為有上位的野心。有評論人士認為,徐麟這麼急著表態,可能是為了討習近平的歡心,試圖在二十一大再進一步。
作為習近平的親信,徐麟搶先一步發布學習文件,挑釁意味濃重。但在這麼敏感的時刻,習近平在17日親自跑去貴州考察,似乎想要以行動力挺徐麟。
據官媒報導,這是習上台以來第三次考察貴州。官媒發布的照片顯示,習一行由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副總理何立峰、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貴州省委書記徐麟等人陪同。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認為,貴州是中共所謂的政治高地,出過很多副國級以上的領導人,習在此時跑去貴州,無疑是為親信徐麟撐腰,但也有可能是因為其權力受到挑戰,到地方拉親信布局反擊。
不過李林一指出,習家軍內鬥很厲害,假如中共還有二十一大,徐麟也有可能在二十一大前被鬥下來。
學者袁紅冰爆料,中共的「紅二代」們已經開始行動,想要阻止習近平在2027年二十一大繼續連任。他們擔心,如果再讓習近平執政下去,會把整個共產黨搞垮,因此正在採取各種方法「逼宮」。另一方面,習的很多布局被瓦解,比如他想大力栽培的苗華等人,居然在政治上出現不忠於他的現象,最終倒台,習因此大受打擊。
《日經亞洲》資深撰稿人中澤克二在今年年初發文稱,最近中國共產黨內派系鬥爭明顯升溫,由於今年將大體上決定下屆領導班子,因此潛在的政治風暴很可能會在北京爆發。
好,關於中共高層的博弈,我們就說到這裡,下面我們來看中國經濟的最新動態。
中國經濟開年有改善?不!難掩疲態
3月17日,中共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83,73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0%,與去年全年相比,加快了0.5個百分點。其中商品零售額73,939億元,同比增長3.9%;餐飲收入9792億元,增長4.3%。
中共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一向與政治掛鉤,因此真實數據可能更糟。但由於沒有真實數據來源,我們只能通過官方數據,來觀察中國的經濟狀況。
從表面上看,1—2月份,經濟增長4.0%,低於中共當局制定的全年增長5%的目標。對此,中共統計局警告,「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
為了擴大內需,中共當局加大了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支持力度,推出3000億元人民幣的補貼計劃,鼓勵消費者更換家電、汽車等耐用消費品,補貼比例大約在15%到20%。有數據顯示,這些補貼確實帶動了一些消費,家電、通訊設備、體育娛樂用品的銷售量都有所增長。
在如此大的補貼下,加上中國新年引發的消費熱潮,1—2月份零售業同比僅增長了3.9%,足以證明中國內需十分低迷。
“經濟學人」智庫高級經濟學家許天辰告訴德國之聲,隨著時間的推移,「以舊換新」的效果可能會越來越差。他舉例,今年前兩個月的汽車銷量就已經出現了下降。
2025年,中國就業市場的壓力依然很大。中共統計局稱,今年2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達到了5.4%,是近兩年來的最高水平。這意味著,很多人找工作比以前更難了,特別是年輕人,競爭越來越激烈。
為了緩解就業和收入問題,北京當局推出《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要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穩定股市、擴大育兒和養老保障,鼓勵文化、旅遊等消費。
但問題是,中共政府並沒有公布這項措施的具體預算,也沒有說明這筆款項將從何而來。要知道,沒有財政支持,任何政令只是一紙空話,沒有任何意義。
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了9.8%,新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也在下滑。這意味著,房價不但沒有明顯上漲,反而有可能持續下跌。
在外貿易方面,數據顯示,1—2月份,中國出口貨物為38,812億元,增長3.4%;進口貨物為26,551億元,下降7.3%。
中國出口貨物雖然增長3.4%,但與去年12月增速10.7%相比,已大幅回落。這可能與川普總統有關。川普總統在就任前就放言,要提高對華關稅。因此,美國多家公司在關稅還未提高之前,囤積大量中國商品。但自2月4日起,美國正式提高對華關稅,中國商品出口必然大受打擊。
另外,中國進口貨物下降了7.3%,這意味著中國國內需求仍然疲弱,甚至更加嚴重。
高盛分析師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顯示,去年年底,中國的出口商因擔心關稅而提前出貨帶來的提振效應可能已在消退,而美國提高關稅帶來的不利影響可能已經開始顯現。
另外,美國兩次加徵對華關稅,並計劃在4月初進一步加稅。北京當局也做出回應,對美國產的大豆、玉米、雞肉等加徵關稅。這些行為都會對中國未來的貿易形勢產生巨大影響。
面對這些挑戰,中共政府仍然把2025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定在5%左右。對此,有分析師認為,對於目前的中國而言,這可能是一個難以跨過的鴻溝。
好了,時間總是過得飛快,感謝您陪伴我們度過這段《佳音時刻》。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別忘了幫我們點讚、留言,並分享給更多朋友!明天同一時間,我們不見不散!
《佳音時刻》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