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7日訊】(John Boitnott撰文/大紀元記者趙孜濟編譯)我的一個好朋友已經五十多歲了,越來越接近退休年齡。她和丈夫希望能過悠閒自在的生活,但現實是她必須擔起新的照顧責任,悠閒生活成了夢幻泡影。我的朋友屬於「夾心世代」,上有老,下有小,她不僅要照顧婆婆,還要支助剛大學畢業的兒子。
像她這樣一邊要照顧年邁父母,一邊要支助成年子女,同時面對經濟壓力、高齡老人與家庭變遷三大挑戰。這對任何一個退休者來說,都是極大的心理壓力和經濟負擔。這個問題值得關注,也需要尋求新的解決方案。
「夾心世代」越來越多
「夾心世代」人口似乎越來越多。皮尤研究中心調查發現,近四分之一(23%)的美國成人同時贍養年邁父母和子女。這種狀況很糟糕,會嚴重影響家庭生活和退休生活。
為什麼會形成這種現象?有幾個因素:
• 壽命變長:人的壽命越來越長,卻不健康。
• 經濟拮据:薪資沒有調漲或物價越來越高。
• 較晚生育:許多人很晚才懷第一胎。
這正是四五十歲的人面臨較大壓力的主要原因。以前的人在收入最顛峰的年紀,沒有像現在的人那麼多照顧責任。
現在不僅個人家庭有這種問題,醫療與社會服務機構也因人口老齡化而不堪負荷。針對這些新世代出現的問題,必須有新的因應之道。

身心壓力
同時照顧年邁父母和成年子女很累人。照料老小、處理家庭經濟,還要兼顧自己的生活,這會形成一種長期的壓力,令人焦慮、沒有幸福感,根本無法享受退休生活。
在這種壓力下,許多人身心俱疲,不堪負荷,筋疲力盡。你期盼的平靜退休生活,往往會被嚴酷的現實吞噬掉。
你一週大部分的時間可能都在處理這些事:
• 預約醫院門診時間
• 處理一家老小的大小事
• 調控各種開銷
你的人際關係可能會變糟,與朋友逐漸疏離,婚姻生活被犧牲,人際界線模糊,導致家庭分崩離析。
你可能還會因壓力太大而生病,慢性病加重、睡眠不足,身體健康越來越差。
財務壓力
除了身心壓力,隨之而來的還有財務壓力:
1. 照顧成本難測
照顧費用難以預測,即使精打細算,問題來時也可能措手不及。有一天你可能需要特製的醫療設備,或家裡需要改裝,這類開銷迅速在增加,金額高得驚人。2021年AARP研究發現,平均每個家庭照顧者每年超支7,242美元。
2. 成年子女問題
許多人的子女成年後仍吃用家裡,消耗父母的退休金。有的人要幫孩子還助學貸款,有的人要幫孩子付房租,有的人要處理孩子的突發事故,因而陷入財務困境。
3. 退休金銳減
退休金原本是你未來生活的保障,現在卻被以上兩個因素侵蝕。有的人可能因家庭責任過重而減少工時或提早退休,致使退休金縮水,這對許多夾心世代來說,簡直雪上加霜。
4. 可能得延後退休
面對這種財務壓力,很多人不得不重新審慎評估退休時間。許多人沒有完全退休,設法繼續工作賺錢,他們可能會:
• 減少工作時間,逐步退休。
• 改做兼差工作或改當顧問。
• 乾脆不退休,繼續上班。
這不僅影響經濟能力,也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家庭關係、退休形式。面對這種情況,你必須學會靈活變通,思考新的因應策略。
怎樣做好照顧工作?
身為「夾心世代」,你必須運用一些策略來減輕自己的負擔。
1. 設定界限
設定界限是關鍵第一步。你也許很想盡全力照顧,但還是要設定明確的界限,才能保有自己的空間。你要坦誠地和受照顧者溝通,說明自己的能力和侷限,以免對方期望過高。表明你的能力範圍,你才能兼顧自己的健康、提升照顧品質。
2. 找其他家人幫忙
你可以要求其他家人共同來照顧,減輕負擔,不必自己一肩扛。互助合作可能還有一個好處:家人彼此關係會更親近。兄弟姐妹、表親或孫子女都來幫忙的話,也會帶來新的氣象與新的做法。
3. 利用社區資源
我們常會忘記社區資源,它可能是個很有用的資源。地區老人中心、成人日間照顧中心、支持小組都可提供協助。這些資源不僅有實質的幫助,也有心理支撐作用,對孤單的照顧者來說是很有力的後盾。
4. 利用喘息服務
喘息服務可以減輕照顧者的負擔,是很寶貴的資源。喘息服務有很多種類,可以滿足不同的需求和情況,比如:
• 家庭喘息服務
• 成人日間照顧中心
• 短期療養院
• 照顧者互助會(非正式組織)
善用這些資源,你就能空出時間休息,不致過勞,同時提升照顧品質。
運用以上策略時,你仍需懂得變通並堅持下去,因為照顧方法並非一成不變,需視情況重新評估、適時調整。照顧過程也許很艱辛,但你還是有很多辦法可用,甚至還能從中受益。
財務策略
面對各種挑戰,夾心世代必須有一套財務策略,才能守護自己的資產。
1. 編列預算
要兼顧三代經濟,編列預算需要多下功夫。你可以先扣除必需開銷,再設法縮減某些花費的預算。你也可以建立「家庭基金」,讓家中有收入的人都貢獻一些錢,用於共同消費上。這樣做可讓收支更透明,每個人分擔一部分家計,也可避免分擔不公而生怨。
2. 買保險
退休的人如果必須照顧家人,一定要有保險,以防意外事件。最基本的需求就是長照險,可以減輕照顧年邁父母的經濟負擔。買人壽保險可以保障遭遇困難的成年子女。你可以考慮買壽險加長照險的保單,擴大保障範圍。
3. 了解法律文件
以下是你必須了解的法律文件:
• 醫療照護委託書(healthcare proxy)
• 持久授權書(durable power of attorney)
• 預立醫療決定書(living will)
• 健康保險便利和責任法案(HIPAA)授權表
這些法律文件是在尊重受照顧者的自主權下,賦予照護者做重大決定的權力。你可以找一位資深律師幫你把關,看看文件是否恰當、是否有疏漏之處。
4. 與家人達成財務共識
開誠布公地與家人溝通財務問題很重要。每個人要出多少錢、期望遺產怎樣分配、長遠的財務計劃,大家一起坦誠地討論。有些事說開可能不舒服,但談清楚才能避免將來發生衝突,在財務上也才有共識。
可以召開家庭會議,讓所有利益相關者表達想法,共同尋求解決方案,討論可能發生的問題,比如長期照顧需要做哪些事、突發的醫療開銷怎麼解決等問題,未雨綢繆。
擬好策略、防範未然,你在財務上會更有應變能力,家庭生活才會平穩。將來你可能需要根據所有家人的狀況隨時調整策略。
兼顧自己與家人 做好長遠規劃
夾心世代一方面要照顧長輩、援助成年子女經濟,一方面也要守護自己的健康,擬定長遠的計劃。
支助成年子女的時候,你應該設定界線,才能避免子女過度依賴。你可以這樣做:
• 逐漸減少支助金額
• 和子女一起編列家庭預算
• 設法住在一起
一定要懂得照顧自己,以免操勞過度。注意你的健康、與朋友多聯絡、保有自己的愛好,並善用社會資源,這樣你才有喘息空間,才能提升照顧品質。
你必須有一套前瞻性的計劃:與年邁父母溝通照顧方式;買保險或存備用金;引導成年子女做財務計劃,讓他們學習自立、減少依賴。
過程中你可能需要調整你的退休計劃、改變策略,你的財務才不會被打亂。
挑戰與機遇
夾心世代面對的挑戰也許很艱苦,卻是個人成長和培養親情的難得機遇。如能善用社會資源,這些看似艱鉅的任務還是可以達成的,甚至還能帶來好處。
歷練中的夾心世代正在為將來社會鋪路,以後的人會更懂得互助合作、更有適應能力、更珍惜人類福祉。◇
原文「The Sandwich Generation in Retirement: How to Balance Care for Parents and Adult Children」 刊登於Due博客網站。
《大紀元時報》版權所有©2025。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和主張,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或招攬之用意。大紀元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的建議。大紀元不擔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或時效性。
責任編輯:沈少棋